我国课程思政领域研究热点及通识教育实践研究

2021-07-01 14:16张保国王小迪
关键词: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思政教育

张保国,王小迪,宋 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对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育人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诸多学者主要从学理层面、理论层面对课程思政领域进行了探索,但对研究热点和通识教育实践方面的研究目前仍比较薄弱。基于此,本文在对研究热点分析的基础上,对通识教育实践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

一、我国课程思政领域研究热点:基于关键词计量分析

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China Academic Journal Network Publishing Database,CAJD)作为数据源,检索条件为:年度从“不限”至“不限”,主题为“课程思政”(精确检索),来源类别为“CSSCI期刊”。检索时间为2020年12月15日。共检出390篇文献,筛除院校及学者介绍、会议简讯等非学术文献后,获得381篇有效文献。利用Excel 2010和中国学术期刊网的文献计量分析模块对获取数据进行统计。

(一)论文高频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是文献主题的表达[2]。由表1可知,在该研究领域,经同义词合并后(如思政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合并为思政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思政教育合并为思政教育等),有7个频次≥10的高频关键词,依次是课程思政、思政课程、立德树人、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协同育人、高校。

表1 我国课程思政领域论文高频关键词分布统计(频次≥10)

(二)论文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

关键词共现频次越高,说明该方向越是研究热点。由表2可知,在我国课程思政领域的关键词共现关系中,课程思政与立德树人的共现频次最高(28),次之的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22)、课程思政与教学改革(19)、课程思政与思政教育(14)、课程思政与协同育人(10)等。

分析可知,我国课程思政领域研究视角偏重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逻辑思辨及课程思政实施的理论探讨方面,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后续研究应该增加定量研究和实证分析,关注不同类型课程的思政教育实践,并结合相关学科进行交叉融合研究。

二、我国课程思政领域高影响力文献:基于被引频次分析

采用被引频次和h指数作为评价标准[3],对高影响力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并按照被引频次排序,结果见表3。被引频次≥150的高被引文献共有12篇,由11位第一作者完成。总结来看,高被引文献的关注领域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辩证关系方面,既有从内涵演进、本质联系及不同侧重方面的比较[4],又有两者同向同行的理论阐述[5],还有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发展内在逻辑及构建策略的研究[6];二是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问题及建议路径方面,涉及到教师[7-10]、学生[8]、课程[8,10]、教材[7]、资源[7]、制度[7]、校园文化[10]等方方面面;三是课程思政的高校经验研究,主要是上海地区部分高校的实践总结[11-15],也有其他地域高校的经验梳理[10]。

表2 我国课程思政领域论文关键词共现矩阵分析

表3 我国课程思政领域论文高被引文献(频次≥150)分布统计

h指数是评估研究人员学术产出数量与水平的混合量化指标,h指数越高,学术影响力越大[3]。从表3可知,邱仁富(上海大学)和石书臣(上海师范大学)两位学者的h指数均为18,学术影响力最大,次之的是邱伟光(16)和陆道坤(11),这四位学者是课程思政研究方面的领军人物。

三、课程思政的通识教育实践:基于“中国古代健康文化”

通识教育课程是课程思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堂可以作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开展工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提供充足营养。统计发现,381篇文献中,理论研究相对较多,而实践总结相对较少;实践总结研究中,立足大学外语、体育、大学物理等普修课程和各类专业课程的建设实践探讨相对较多,而立足通识教育课程进行研究的文献仅有7篇。为此,以通识教育课程“中国古代健康文化”为案例进行实践探索具有一定积极借鉴意义。

(一)通识教育课程“中国古代健康文化”

“中国古代健康文化”课程内容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祖国传统医学的肥沃土壤,汲取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精粹、古代哲学思想和祖国医学智慧。课程核心价值观可用“仁、和、精、诚”四个字来概括,是中国传统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融的精神创造。

(二)课程思政的通识教育实践

1.立足队伍建设,夯实思政教学的立足点

教师是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的基础保障。思政教学要想开展好,必须打造一支思想素质过硬、学历背景合理、教学水平卓越、科研能力突出的团队。一般高校在开设“中国古代健康文化”课程时,多由数名教授组成教学团队,在思想素质、学历背景、教学研究、科学研究等方面达到教学要求,为课程建设及思政教学提供理论支撑和思想保证。

2.立足四位一体,凝练教学目标的契合点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核心和灵魂[16]。“中国古代健康文化”作为通识教育课程入选校第一批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立项课程,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学生开设,设计共24学时,计1.5学分。经过集中研讨,课程组确定了“知识+素质+能力+价值”四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

3.立足学生基础,优化课程内容的知识点

了解学生基础,做好学情分析,掌握学生选课及学习意愿是做好课程思政教学的前提。针对选课学生来自各个学院、学科背景不一、医学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课程组选择优化授课内容、梳理完善课程知识点,筛选了8个专题,梳理了16个知识点,具体内容见表4。

表4 “中国古代健康文化”知识点、思政元素融入点及教学方法

4.立足育人要求,挖掘思政元素的融入点

深入挖掘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通过合理的方式融入课堂教学是思政教育能否起效的关键。基于此,课程组深入挖掘了“中国古代健康文化”的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点,具体见表4,融入点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即以古典哲学思想、古代医家生平故事、古代医家经典著作作为思政融入点。

5.立足资源建设,丰富网络学习的时间点

利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线上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构建“基本教学资源+微教学资源+拓展教学资源”于一体的教学资源库。学生可以进行线上自主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不必拘泥于课堂时间,增加了学习的自由度;对于上课没有领会到位的地方,可以利用线上资源进行反复学习,查缺补漏。

6.立足学生中心,探寻教学模式的创新点

教学模式方面,构建了“教师主导、学生深度参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模式,摆脱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具体内容见图1。

图1 “中国古代健康文化”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模式图

7.立足多元评价,注重学习过程的参与点

成绩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效果评价的结果体现,正确合理的评价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中国古代健康文化”基于“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性评价的理念,构建了“自评+生评+师评”的综合评价体系。成绩评定包括平时出勤(20%)、网络学习情况(20%)、课程作业(20%)、答疑讨论(20%)、课堂辩论(10%)、在线测试(10%)等方面。

(三)课程思政的通识教育实践反思

经过几个学期的教学实践,“中国古代健康文化”通识教育课程取得了一些收获与成效。课程建设方面,建立了较完善的基于知识点的课程思政内容体系,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线上线下思政教育体系。思政教学方面,立足多学科视角,挖掘思政融入点;在课前、课中、课后环节全时段融入课程思政;开展致敬抗疫英雄、无偿献血等主题实践活动。教学效果方面,达成了“思政挖掘有角度、课堂思政有温度、实践活动有效度”的目标;学生参与层面,达到了参与度高、兴趣点多、融入性强的特点,起到了亲和力足、感染力高、说服力强的立德树人育人效果。

课程建设及教学实践中,教学课程组成员体会有两点。一是课堂教学中切忌“言必思政”。避免直白说教、将思政教育挂在嘴边,可能适得其反。有时候不提不说,让学生感悟顿悟,却有“于无声处听惊雷”之效。二是思政元素的融入方式应是水乳交融、如盐在水的潜移默化式融入,才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效。

实践中,课程组也发现有一些值得反思和改进之处:一是教学模式还需进一步完善,如通过情景剧饰演、课堂辩论等方式加以改进;二是德育目标的考核是难点,因为德育指标的特点,存在考核不好量化的现象。故应发挥学科优势,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将课程思政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思政教育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职业中专思政课程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