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土桥中心小学 王 惠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将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创客教育主要以课程为载体,集创新教育、体验教育、项目学习等先进的教育理念为一体,在教学过程中融合多学科知识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教学本身紧密联系前沿科技,创客教育并非传统意义的知识传授,而是以创意为前提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使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容易轻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少数教师认为,课上只要为学生播放一些flash动画或者浏览一下PPT就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产生这样的教学误区,主要是因为教学目标不明确,认为只要将简单的信息技术告知学生即可,并不需要学生掌握其中的技术操作。然而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学的最大难点,就是将简单的信息技术知识形象地表达出来,让学生全面地理解。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培养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对小学生而言,初期接触信息技术知识并不一定能够完全理解,却是最好的启蒙教育,对学生未来信息化素养的形成具有奠定基础的重要作用。
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认知世界的方式主要是直观感知,小学信息化教学最为主要的特点便是直观。为了让学生更为轻松愉快地理解信息技术知识,教师要尽量简化信息技术的表现形式。同时信息技术本身也在不断更新,引入信息技术的前沿科技发展内容也成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之一。除此之外,信息技术知识伴随信息化教学不断发展,课堂上教师也会运用多媒体、微课、慕课等多种形式完成教学。尤其在疫情期间,小学信息化技术课程基本上都是线上教学。因此,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特点在于,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素材,并以最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适当补充并扩展书本之外的教学内容,以便让学生真正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全貌,对信息技术产生宏观认知和全面理解。
创客教育的本质是缔造“创造者”,而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的人才能被称之为创客。创造本身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累积经验,才能在经验导向下形成创客素养。那么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客精神,无疑需要以特定的实践项目为基础,引导学生关注项目本身的实践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并在项目进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渐突破思维局限性,完成项目任务。
在开发实践教学项目时,教师需要真正了解本班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如果学生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牢靠,项目任务难度就可以适当增加。反之,则需要降低任务难度,保证学生具有完成项目任务的信心和动力。例如,在讲解Word使用操作方面的知识点时,如果学生能够对办公软件各种功能产生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知,教师则可以为学生布置图文、表格、演示图表等复杂度较高的项目任务。如果学生对办公软件的各种功能了解程度不足,则需要适当降低项目任务难度,可以从简单的插图、打字、排版等项目任务开始。创客教育融合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最为主要的教育目标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实践教学项目以学习任务为导向,更有利于引导学生完成项目任务,形成连贯性的学习目标,进而驱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积极性,在保护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高教学质量。
创客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符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理念。而创新本身也是一个突破传统,鼓励个性化发展的教育过程。如果学生在学习了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后,完成学习作品或作业时千篇一律,那么创客教育则是失败的。在已知的知识维度中,找到突破固有思维和尘封思想的创新,才符合创客教育的本质。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创客教育的融入更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认同学生的创意作品,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
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过程中,创客教育的融入需要结合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特点。教师要尽量拓展课外知识,由学生主动收集和整理具有创意性的创作素材。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更为全面地了解了信息技术知识,也对外部世界的变化与发展产生了更为深刻的认知,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积极作用。例如,在“画图”和“编辑文字”等课程环节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创造,通过互联网平台寻找设计灵感和创作想法。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下载学习资料的网址,由学生自己登陆并在其中甄选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和设计素材。之后,学生便可以结合自己找到的素材,进行加工和创作,不拘一格地拓展想象空间,完成其个性化的创意作品。学生在遇到一些无法解决的难题时,教师可以进行辅助性的引导,帮助学生构建设计思路,且并不需要对学生的作品“横加干涉”,只要点到为止即可,最大限度地保留学生作品的原创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创意作品更加彰显学生的创意灵感,真正以创意作品突显创客教育本质。
在创客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不难发现,合作精神是创新者获得外部支持的先决条件,团队合作是创新者获得创意来源的必要条件。而创客教育之所以提倡团队分工合作,也是因为在信息时代分工不断细化,如果缺乏合作精神就很难在团队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又很难以一己之力战胜分工明确的整体团队。故而,创客教育更加提倡团队分工合作。而小学信息技术融合创客教育,更需要在课程实践层面上展现合作环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例如,教师在讲解完信息技术关键知识点后,可以为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项目任务,由小组成员共同合作完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分组的前提是学生所学知识和掌握的信息技术具有互补性。可以先挑选几个表现突出的学生作为组长,再由其他学生根据小组拿到的合作项目任务主动选择组别。小组成员确定后,小组便可以开展内部讨论。组员分别说出各自对完成该任务的想法,再提出个人能够为小组分担的工作内容。最后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商议下,制定任务计划和分工明细。小组成员先后完成各自的分项任务后,汇集到一起讨论合作项目的完成度,在查缺补漏的同时加以改进,最后拿出合作成品。教师在收到各小组上交的合作项目终稿后,并不需要及时做出评价。可以由小组成员先完成内部评价,推选出最佳设计奖、合作精神奖获得者,再推选一名成员对小组合作项目进行简单介绍。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结合所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通过合作分工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讨论和互动的过程中增强了交流,也理解和包容了他人的想法,更有利于学生形成合作意识。
为了加强创客教育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深度融合,过程评价应当侧重于学生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实践能力、信息素养等方面的全方位评价。如果学生能够快速获取信息,与小组成员融洽相处,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教师可以给予高度评价。给予学生过程评价,对促进创客教育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深度融合具有积极作用。
在学生完成自主设计的作品之后,教师和学生均可做出成果评价。评价学生作品是否具备了创新性、是否充满了创意,并不是注重作品本身的设计感是否符合大众审美,而是注重学生是否能够讲出自己的设计亮点,是否能够表达出真实的设计想法。解说作品远比设计作品要难,而且学生展示自己作品时表现出的自信和满足,才是创客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本质。因此,在成果评价方面,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作品的个性化发展,真正突出创客教育理念。
只有从多元的视角出发,对学生进行评价,才能使评价发挥其诊断、鼓励、促进的作用,评价的真正价值才能得以体现。基于创客教育的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评价为了更加公正,综合了师评、自评与互评的评价方式。可以先由组内成员进行评价,而后教师根据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的表现给予评价,再由学生自我评价来了解学生对各种评价的想法。在多元化的评价中,创客教育理念真正融入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更有利于课程质量的全面提升。
综上所述,在创客教育理念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乃至实践能力,更是需要发挥出创客教育的优势。创客教育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融合应用方式较多,开发实践教学项目、鼓励个性创意作品、提倡团队分工合作,均有利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创客教育理念的融合。在教学评价方面,需注重过程评价、成果评价以及多元化评价的运用,从而促使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更好地融合创客教育理念,发挥出创客教育优势,不断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