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下,学科育人与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结合、学生的校园道德教育与学生完整生活的结合,尤为重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以“访学营”为依托,从空间的视角优化道德教育,提倡以社会空间整合学生的道德教育,协同家庭、社会打破儿童与生活世界的屏障,让学生在体验与探究中成长,在参与和融入社会中成熟。
【关键词】访学营;学科育人;道德养成;社会融合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41-0016-02
【作者简介】陈功,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南京,210018)校长助理,一级教师,南京市德育工作带头人。
在当下的中小学校,受教育教学时空的限制,道德教育与教育教学、学生生活融合度较低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从空间的视角优化道德教育,提倡以社会空间整合学生的道德教育,以“访学营”为依托,协同家庭、社会共同开发研学实践基地,打破儿童与生活世界的屏障,让学生在体验与探究中不断成长,在参与和融入社会中不断成熟。
学校从国家政策、学校“爱的教育”、学生个体发展需求的层面确定访学活动主题,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分年级有序推进。目前,学校已先后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陵文化、职业访学等主题访学活动,学生走进博物馆、名胜古迹、职业学校、父母单位……没有围墙的学校越来越大,学生们关注的内容越来越广。本文以“发现自我 启迪未来”职业访学活动为例,阐述访学营活动的实施路径。
一、设计启动课程——明晰活动目的
访学活动伊始,学校邀请了职业学校的专职教师、家长志愿者、职业规划专家等进校园,组织学生进行通识课的学习。通识课采用年级部的集中授课与分班授课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班级小课采用讲师走课制。所有的课程以专题讲座、互动沙龙等形式,让学生在认知上对职业访学有初步的了解。学生们带着问题进课堂:你想要过怎样的生活?你对你喜欢的职业有哪些了解?你对爸爸妈妈的职业有哪些了解……这些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在聆听和参与互动的过程中,对“职业”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引导学生发现自我,找到自信,启迪未来。
二、建设访学社区——促进全员共进
职业访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是一个合作共创的“学习者社区”。社区是一个基于儿童立场的“跨界”合作“共同体”,其组建的过程打破了班级的壁垒。在这个“共同体”中,有来自不同班级、不同职业兴趣的学生与学生的合作;有未成年的学生与成年人支持力量的合作,成年人支持力量以教师为主,包括职业学校专业人员、家长志愿者等。每个访学活动小组会有相应的学习任务,小组成员在教师、家长或职业学校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自主发掘自身的智慧和潜能,确定目标,明确分工,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研讨交流,合作开展活动。
三、优化实施过程——链接校园内外
我们的访学活动提倡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实现育“全人”的价值追求,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我们将教育的空间延伸到家庭、职业学校、特色场馆。每学年至少安排一周时间,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让学生在直面现实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和熏陶。
在职业访学活动前,学生会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规划,交流课前研究单。活动中,学生们带着任务走进职业学校和家长单位等场所开展调查研究,通过问卷填写、访谈、观察、动手实验等方式进行探究学习。在职业学校,学生进行实境体验,体验项目包括艺术设计、汽修技术、旅游管理、烹饪管理等,学生化身为“汽修工”“小廚师”“茶艺师”……获得了许多书本上得不到的知识和技能。我们协同家长,让学生以小小观察员的身份走进父母的单位。通过一天的观察学习,学生进一步了解父母的职业特点,感受父母工作的辛劳,增进对父母的理解,促进了亲子间的互动。学校还鼓励学生走进商场、学校、医院、企业开展实境体验。浸润式实境体验,让学生了解各种职业类别,感知劳动者的光荣和伟大;研究性的学习方式,唤起学生对职业世界的兴趣,萌发职业规划的种子。每一次活动后,学生都会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活动感受。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这些活动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强了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分享访学成果——实现知行合一
道德教育强调知行合一。访学活动结束,我们会组织全年级学生开展不同层面的分享交流活动。学生将自己的所学所感在道德与法制、语文、科学等学科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分享、展示;各班利用主题班会,以小组为单位,分享展示自己的研学成果;在学校层面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各级部的学生以歌舞、剧演、小品、朗诵等形式向家长汇报展示自己在研学中的所得。同时,学校还鼓励学生将自己在访学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以书信的方式反馈到职业学校、寄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学生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劳动者的尊重,对父母和学校的感恩,也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形式丰富的分享汇报,促进了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道德水平的提升。
“访学营”拓展了学校道德教育的空间,拓宽了学生思维的路径,引导学生更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德行,实现了学科育人与道德养成的社会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