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国栋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阅读教学作为其中的一个方面,是与语文联系较为紧密的,关乎学生语文能力是否可以有所提高,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内容。学好语文相关内容,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有极大帮助。主要讨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当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教学目标及教师教学习惯提出优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针逐渐渗透到高中课堂当中,对学生的教育目标不仅仅局限于成绩,对学生素质教育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极其重视。语文教学注重理解,所以阅读理解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到一定高度对所有科目学习效率的提升都会有所帮助。众所周知,高中生的学习是很紧迫的,面对以后的高考,繁多的课业会使学生感觉到无趣,因此,优化教学体验,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而学习到更多知识,可以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分析
高中语文教学现在不光是对学生教育教学上的要求,也增加了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在高中这一关键时期,语文阅读教学方面还存在很大问题,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与理想策略严重脱轨,教学过程中,着重注意语文知识与技能教学,学生阅读能力培养较为浅表,教师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力度不大。良好行为的养成需要习惯的培养,在总体的语文学习过程中,阅读是极易被教师忽略的一个方面,在进行阅读时,常见的就是教师安排学生朗读文章内容,有的学生在朗读的时候只是单纯地读,只为完成任务,没有带入情绪体会文章的感情,因此就无法理解文章,无法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优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及策略
(一)课文朗读是关键
文章内容需要理解才能明白,而浏览文章只能够大致了解其中意思,如果浏览得不全面,就会造成对文章内容的不清楚、不明白,这样的学习效果及体验是不好的。通读全文,逐字逐句的阅读会让学生更细致地明白其中的意思。例如,在学习文言文《陈情表》的时候,简略地浏览全文是看不出什么含义的。《陈情表》通篇都是古文的词韵,光看不思考,了解不到文章蕴含的意思,况且学生也有很多不明白的词句,而运用朗读将文章内容诵读出来,了解到主人公艰难险阻的一生,更能深刻感受到文章的慷慨意蕴。在进行朗读前,教师应先让学生找出不会读的词,在词上注音。教师可以先给学生示范一遍这篇文章的读法,哪里需要带有情绪读,用记号笔画出,并利用注释让学生明白这段话的含义,让学生有所感受,这样学生在进行朗读的时候就会注意到。《陈情表》中有“生当陨首,死当结草”,主人公表达的意思就是“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表达出主人公的壮志豪情和舍身为国的情绪。这样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感受到文章蕴含的情绪,感受到文章的“温度”,激发学生学习阅读的欲望,为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引导学生思考,进行有效阅读
高中语文课堂相较于其他阶段的语文课程来说,繁多且无趣,有些文章会容易让学生感到乏味,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学习进度也会受阻。在面对这种文章或遇到这类情况时,教师可以采取提问的方法,在文章中选取学生感兴趣的部分查询资料,并进行提问,这样学生就会在学习文章的过程当中有意识地找寻提问内容,对文章的内容也会着重了解。问题会开启学生探求知识的路程,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果的。例如,在学习《雨巷》时,针对“彷徨在悠长、悠长”可以提问学生两个“悠长”带来的感受;针对“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提问学生为什么作者想遇到“她”。这样学生就会带着问题来读文章。
(三)課后丰富知识,提高阅读兴趣
高中生在语文学习过程当中已经掌握了一些知识,拓宽知识层面也是阅读学习的一个方面,可以通过不断更新知识内容来使学生增长见识、丰富知识面。例如《再别康桥》中,徐志摩这位现代新月派诗人就是一位有着深厚背景的文人,创作的很多诗词意义颇深,教师可以在教学时给学生阅读一些徐志摩其他的诗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阅读学习是长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作为领导者,要时刻抓住学生的学习点设计方案和策略,让学生能够轻松愉悦地学习好语文阅读方面的知识。
参考文献:
[1]王毅.高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1).
[2]田茂香.阅读教学对话中的尊重与引领:李镇西老师《祝福》教学研习[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2(1).
[3]柴树梅,李青云.关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