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幼儿园活动中的有效渗透

2021-06-29 00:26李兴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45期
关键词:教育内容幼儿园活动区域环境

李兴乐

摘要:目前我国教育变革工作逐步推进,教育部门非常注重幼儿教育工作,无形中对幼儿园教师教学提出了严格要求。幼儿在幼儿园中非常依赖幼儿教师,教师充分利用幼儿园现有资源,组织开展主题活动,通过合理渗透教育的方式,让幼儿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品质。幼儿园活动种类较多,幼儿教师以幼儿为主体,不断丰富幼儿活动教育内容,创新活动载体,保证实际开展的幼儿园活动具有深刻的品德内涵。

关键词:幼儿园活动 教育内容 区域环境 看见儿童

现阶段我国教育部门、幼儿教师、幼儿家长都非常关注幼儿教育教学工作。能否在幼儿园活动中科学合理的渗透区域环境教育知识非常关键,这是幼儿园教师日常教学中应着重考虑的一项内容。在开展幼儿园活动时,幼儿教师要结合幼儿性格特征,组织针对性的游戏活动,在满足幼儿学习要求同时,做好启发教学工作,使幼儿掌握各个方面的知识。本文从幼儿性格特征入手,展开阐述,针对如何在幼儿园活动中合理渗透区域环境教育知识进行全面探讨。

一、幼儿性格特征

3-7岁的儿童处于幼儿阶段,非常依赖对外界事物的观察,不具备独立的认知能力。细致分析幼儿性格特征,可知幼儿的可塑性和认知欲非常强。幼儿教师为了在幼儿园活动中更加高效的渗透教育,就要在精准掌握幼儿性格特征的基础上,制定完善的幼儿园活动教育方案。这样既能将原本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具体,也能使幼儿具备良好品质。

(1)可塑性强。幼儿与其他年龄的孩子不同,具体表现为自身并没有对德育、安全、环保等内容形成独特的认识,在幼儿园中非常依赖幼儿教师。通常状况下,幼儿都是通过观察的方式来认知事物,并且会模仿幼儿教师和其他幼儿,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1]。基于此,幼儿家长和幼儿教师就会成为幼儿行为的主要模仿目标,幼儿教师在组织开展游戏活动时,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结合幼儿可塑性强这一特征,确定实际讲解的内容,在保证幼儿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让幼儿理解并掌握多个方面的知识。

(2)认知欲强。幼儿好奇心比较强,具体表现为对外界事物、他人的行为具有强烈的认知欲和探索欲。幼儿教师在幼儿园活动中渗透教育过程,细致分析幼儿认知欲强的这一特征,为幼儿高效学习创设合理区域环境,逐步渗透区域环境教育知识,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基础上,使幼儿积极参与幼儿园活动,在提升幼儿学习能力同时,使幼儿具备较高素养。

二、幼兒园“看见儿童”活动渗透教育的重要举措

“看见儿童”是幼儿园教育的一项关键要求,幼儿园教师在开展幼儿园活动时,为了科学合理的区域环境教育知识,结合幼儿学习状况,选取针对性渗透方法,从而帮助教师更加细致的观察和指导幼儿。区域环境创设和教育工作是幼儿教师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将其合理渗透到幼儿园活动中,拓宽幼儿学习渠道,实现“看见幼儿”教育目标。

(1)创设合理的区域环境,提供合适的活动空间。幼儿园儿童在游戏活动中,通过自身主动的努力活动和外界相互作用,可以获取丰富经验[2]。幼儿园教室面积小,不仅是幼儿学习的地方,也是幼儿活动的地方,无形中加大了幼儿教师区域活动组织难度。为了创设合理的区域环境,幼儿园教师在组织区域活动之前,全面考虑区域环境创设要求,投放丰富的区域材料。

幼儿园教师充分利用地面空间,在教室内外地面上,画出多种不同图形,如为幼儿创设“小花园”“小池塘”等多个活动区域;教师利用幼儿吃完的蛋糕盒子外包装,进行自由组合,制作成围栏;将幼儿活动区域设置在走廊外,在地面上画出格子,并贴上带有数字的小花,为幼儿跳跃活动提供合适的区域环境。充分利用墙面,让幼儿积极参与墙面装饰活动,主要目的就是让幼儿与环境产生互动,如在“我喜欢动物”这一主题活动中,教师要求幼儿积极参与,将墙面设计为参观动物园的背景,让幼儿手绘自己喜欢的动物。充分利用橱柜、桌面、废旧材料做好隔断,可以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区域活动环境,在满足幼儿活动要求同时,合理渗透区域环境教育知识。

(2)定期更换区域材料,满足儿童发展需求。幼儿园活动区域中,如果教师投放的材料具有单一性,将难以保证幼儿与操作材料产生动态性互动,甚至不利于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区域环境。为了防止产生这项问题,幼儿园教师在主题活动中渗透区域环境教育时,就要在幼儿活动区域投放具有多层次、递进性的多元操作材料,这是现阶段满足幼儿不同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对于创设科学合理地区域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幼儿教师在开展新的主题活动时,细致分析主题活动的具体要求和内容,全面掌握主题活动中的各个站点,明确适合开展集体活动的区域环境,投放符合幼儿操作要求的材料。

(3)定期更换区角材料,保证材料具有多样性。主要就是结合不同的活动区域和季节,定期更换区角材料。比如:保证构建去的玩具和操作材料具有实用性,使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区域活动,长期保持新鲜感。幼儿可以从家里将玩具带到幼儿园,与班级中的其他幼儿分享,既能丰富区角材料,也能投放多样性的材料[3]。幼儿园可以利用家长资源,为孩子创造活动过程中需要的材料。对于小班而言,幼儿教师请家长帮忙为娃娃制作小衣服,幼儿要给娃娃系扣子和整理服饰,使幼儿具备这些简单的生活服务能力;为中班幼儿投放材料时,幼儿教师发动家长手机鞋带和毛线,之后要求幼儿亲自操作,为娃娃装扮不同种类的发型,在此期间幼儿能够学习编辫子和系鞋带等技能。通过做好这些工作,幼儿可以在区角活动中快乐学习,对于提升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4)依据幼儿年龄特征,制作合适的区域材料。幼儿在游戏活动中非常依赖教师,教师在创设区域环境过程中,需要全面结合幼儿年龄特征和学习需求,为幼儿制作针对性的材料,同时也要体现材料多样性、丰富性、层次性,保证材料充分发挥应用价值,激发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幼儿既能直接与材料接触,也能在实际操作中按照自身想法摆放材料,有助于积累主题活动经验[4]。实际上,幼儿园区域活动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区域的安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幼儿教师需要在观察和研究时合理调整,保证最终创设的区域环境符合活动开展要求。

(5)有效结合区域材料和教育主题,实现最优化教育目标。幼儿园教师结合活动教材,细致分析其中涉及的区域环境创设要求,在区域活动环境中投放丰富材料同时,保证区域材料与教育主题有效结合,在不断延伸幼儿教育内容的基础上,使幼儿对主题活动具备较高兴趣。幼儿园教师为了实现最优化教育目标,要为幼儿提供充足的区角活动时间和空间,使幼儿积极主动探索和参加教育活动。比如:“我喜欢的动物”这一主题活动教育目标,是让幼儿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培养幼儿喜爱动物的情感。可以将动物贴纸、动物图片等作为选用的区域材料,或是带幼儿走进动物园,为幼儿初步了解各类动物的生活习性创造机会。不可否认,在相宜的区域环境中幼儿可以高效学习,有利于提高主题活动教育效率。

总之,幼儿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将幼儿园活动作为教育载体,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之后,合理渗透教育。幼儿教师要将“看见幼儿”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结合幼儿性格特征,应用针对性教学方法,创造适合幼儿学习的区域环境,加强区域环境教育力度,使幼儿具备良好品质,实现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胡亚莉.幼儿园安全教育在游戏活动中的有效渗透[J].中华少年,2019(09):2.

[2]施建英.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生活教育理论的有效渗透[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8(08):47.

[3]赵永柱.如何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有效渗透文明礼仪教育[J].甘肃教育,2020(03):48.

[4]汪海燕.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有效渗透良好品质教育[J].当代家庭教育,2019(23):56.

猜你喜欢
教育内容幼儿园活动区域环境
区域环境生态建设
基于企业异地并购视角对税收竞争、区域环境与资本跨区流动的实证研究
略谈幼儿手工活动的指导策略
刍议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谈幼儿园晨练活动中的图标的运用
基于高校教育改革的教学实践探析
京津冀一体化下的区域环境政策审计问题研究
幼儿园活动中提高幼儿素质研究
中职学校三结合教育中学校的作用研究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微课程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