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备教再出发

2021-06-28 19:17张传松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1年5期
关键词:荷塘月色荷塘议题

张传松,湖北省仙桃市第八中学教师。

《荷塘月色》作为传世经典作品,一直入选高中语文课本,研究文章俯拾即是,教学案例也数不胜数。既为后教者提供了一种便利,因为可资借鉴的成果太多;也为后教者设置了一道障碍,高峰在前,似乎难以逾越;抑或有了参照的范例,不愿名作重读。这种情形下,恰恰有几个问题值得追问:体例创新的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下的《荷塘月色》,能不能照搬照抄已有的教学案例?教学后学生阅读文本的疑惑释然了没有?文本的当代价值如何彰显呢?等等,这就有了继续探究的必要。

一、梳理成果,找到前行的起点

借用大数据分析法,我收集了学者、教师在杂志上发表的20篇关于《荷塘月色》的研究文章,30篇教学案例,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有以下特点。

1.把研讨的重点放在“这几天我的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上。这就引出了大量的知人论世的考证性文字,有生活沉重说,革命失败说,道路选择说,工作不顺心说,等等。虽为推断,却又言之凿凿,成了文本解读的“索隐派”。

2.把研究重点放在情感的起伏变化上。哪里心里不平静,哪里平静,哪里又出静了,哪里又归于平静,条分缕析,清晰可辨。有论者在分析“不静”原因时,把自然环境中的“斑驳的黑影”“蝉噪”“虫鸣”,与社会上具体事件加以对应。

3.有论者对文中的“妻儿”形象进行了深度挖掘。说“妻儿”不仅仅是结构上的首尾呼应,它作为一个意象应别有深意。“妻子”的昏昏欲睡与“我”的不眠构成对比,表现“我”的苦闷无人理解,无人倾诉,更加深了“我”的痛苦。

4.有教者受现有文本解读结论的影响,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时代背景和作者介绍上,以此探讨“不平静”的原因。

5.有教者以情感为线索,带出对文本的整体把握,之后重点分析“月下荷塘”,而又以分析修辞手法为主,其它内容则一笔带过。

6.有教者对《采莲赋》和《西洲曲》为什么能够让作者“静”和“出静”,处理得过于简单粗糙,语焉不详,难以让学生信服。

7.对中学的文学教学只在文字的表面作简单滑行的现状,有大学教授表示了极度的不满意,归咎于教师对文本缺少深度的钻研。

这就是目前对文本大致的处理情况,教师应该有所了解,作为教学再出发的基点。

二、了解学情,找到教学的支点

人们说,备教要备教材,备学情。我习惯于先备学情,因为它可以让我的备教材有的放矢,教学靶向明确。

备学情,我用两个任务驱动:发现之旅,疑惑丛生。

让学生踏上对文本的发现之旅,我有明确的要求:发现内容,发现结构,发现线索,发现手法,发现语言,发现主旨,等等。

疑惑丛生,让学生自由生疑,不作限制。

我把它当作任务布置下去,收上来,则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教学资源。

学生对文本的发现主要有:

发现内容:心中不宁——悄悄出门——享受独处——月下荷塘——塘上月色——荷塘四周——忆起采莲——回到家中。

发现照应:第1段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第6段的结尾“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第8段“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三处相互照应。

开头写妻子拍着闰儿唱眠歌,结尾写“我”回家后妻儿已熟睡,首尾形成照应。

发现修辞: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发现语言:文章写景时多用叠词。如:“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层层”“缕缕”“脉脉”……它们增添了文章的节奏感、韵律感,朗朗上口,读时给人以美的感受。

发现主旨:借月夜下的荷塘,描绘内心的淡淡喜悦和哀愁,委婉而曲折地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幻想超脱现实又无法摆脱的苦闷心理。

学生心里的疑惑主要有:

1.是什么原因“这几天我心里颇不宁静”?

2.为什么说“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不能欣赏夏夜的奏鸣曲吗?

3.作者为什么说“无福消受”呢?

4.“月色荷塘”“江南采莲”为什么能让人沉静下来呢?

5.作者在描写荷塘美景时,为什么要用“阴森森”“峭楞楞如鬼一般”“阴阴的”这一类词?这些词会不会与荷塘的美景不和谐?

6.作者为什么突然联想到采莲呢?

7.《采莲赋》与《西洲曲》有什么不同呢?删去一个可不可以?

8.《采莲赋》写的相对多一些,《西洲曲》为什么写的那么简约呢?让人不明白作者的用意。

9.作者为什么要“惦记江南”呢?作者又不加以展开,让人看不明白。

10.作者在文中到底要表達什么呢?

11.我们今天学习这篇课文,又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

这就是教学前学生对文本思考的真实呈现。我面对这些教学的“财富”,进行了技术的处理。

对学生已有的共同发现,课堂上就不再涉及,避免学生懂了的老师还往死里讲,不懂的老师死不讲。

对有价值的独特发现,在全班分享,让学生有发现的成功感、快乐感。

对课堂教学有推动作用的发现,让学生在黑板上展示,或成为教学的抓手,或融进教学的环节。发现不完善的,进行延伸补充。

对学生的诸多疑问进行筛选,类似的疑问合并,集中解答;个别问题,课后一对一探讨。

对影响教学全局的疑问,纳入教学设计,成为教学的支点,领起教学。

但是,面对众多疑问,不要把课堂单纯变成答疑课,把课堂碎片化,文本解读碎片化,要在整体设计中加以化解。

三、解读文本,找到教学的原点

解读文本,是一个教师的看家本领,是教学设计的逻辑原点。我觉得教师解读文本应当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教师不借助资料具有“素读”的能力,能有自我的个性化的独特理解;二是具有文本细读的能力,如叶圣陶说的“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三是针对学生的疑问,能有的放矢的解读,攻破学生理解的难点,能帮学生爬坡翻坎;四是教师对文本的发现,既能整合学生的发现,又能高过学生一筹,让学生体验文本不一样的风景。基于以上的考虑,开启了我的文本发现之旅。

无论从哪个方面看,《荷塘月色》都是一个圆形结构。

从结构看,文章的起承转合是一个圆形。从“出门”的缘起,到“赏荷”承接,转到“采莲”,最后合到“推门回家”,形成一个闭环。

从心理看,“不宁静”出门,独处、赏荷“得静”,“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又“出静”了,联想到江南采莲又“得静”了,“我们无福消受了”,想到《西洲曲》又“出静”了,还是一个闭环。

从行为看,作者从出门,到赏荷,到联想采莲,最后推门到家,也是一个闭环。

横看成岭侧面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恐怕是老师解读文本的高处吧。

怎样回应“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心里颇不宁静呢?”

这涉及解读文本时的知人论世问题。对于教学中的知人论世的处理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对时代背景、作者进行详细介绍;二是介绍多少,何时引入,看文本研读的时机;三是完全不用知人论世。具体到《荷塘月色》该如何处理呢?只有作一番细细的考量,才能作出判断。

我们先看看古人对这个问题的处理。白居易的《琵琶行》、苏轼的《定风波》、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文本前都有一段序言,交待了写作的背景。而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开头“独在异乡为异客”,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的开头“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都起笔突兀,没有作任何交待。这两种情形告诉我们的是,存在即是合理。交待写作背景是为了有助于对文本的理解,是合理的。不交待写作背景也是合理的,也就是说,在不交待背景的情况下,不影响对文本的理解,这也许是“素读”存在的原因吧。

再回到《荷塘月色》,作者一开篇就是“这几天我心里颇不宁静”,文章前后都不作缘由的交待,说明文章本身是自足的,没有知人论世,没有具体缘由的交待,并不影响对文本的理解。再者,人产生“不适”的原因可能千差万别,但产生“不适”是共同,如何“调适”则更具普世价值。所以,老师不必花气力搜寻文本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生活状况,也不必在课堂上作繁多的引入,避免喧宾夺主。倒不如沉浸在文本中探求作者如何内心挣扎,寻求解脱则更有意义。

对于《采莲赋》与《西洲曲》的区别,教师要深钻细究,迎面而上,答疑解惑。不能搞语焉不详,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其实,弄清《西洲曲》的含义也不难。作者因为文所需,只节选了需要的句子。教师只要引入全诗研读,学生就可弄通诗意,并知晓作者引用的深意。下面是《西洲曲》全诗: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这首南朝民歌写女子思念由冬(梅)、到春(杏子)、到夏(莲花)、到秋(莲子),一年四季地思念,一年又一年的思念,相思已成灾。苦中苦,相思最苦。所以,《西洲曲》与《采莲赋》的热闹、风流、有趣的格调截然相反,字字是愁苦,又勾起了作者的隐痛,再次跌落现实中。

四、优化设计,找到教学的落点

教学设计是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以解决教学问题、优化学习为目的特殊设计活动。我认为,当前课堂设计优化路径应该考虑下列因素:

一是熟悉当下对文本的研究成果,二是了解学生对该文本的收获点和疑惑点,三是教师对文本有自我认知,四是整合新教材、新课标、高考评价体系的精神。

基于以上考虑,我构建了三议三讲整体教学模式,即课文议题创新讲,群文议题接着讲,学术议题深里讲。

有了前面对文本的充分研读,我从中提炼了一个富有阅读价值的议题:一个苦闷者的心灵挣扎之旅。

这是一个具有很大阐释空间的议题,将引导学生一步步走进文本。时而进入童话般的荷塘,时而被蝉声与蛙声唤醒,时而进入理想化的江南胜地,时而被采莲女子的愁思惹起愁绪。时时求解脱,隐痛却又挥之不去,如影随形。学生体会到作者表达的是,苦闷与超然相生、隐痛与欢愉相伴、现实与理想交织的自我心靈刹那间的感受,这就是写作的目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是一个巧妙的教学议题。从教学氛围看,它是民主的、开放的、活泼的、富有生气的。从思维品质看,具有思维的主动性、建构性、挑战性、积极性。从教学能力看,它是创新的。它不是传统课堂的碎碎问,对文本的肢解。但它又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是教学的突破口,是推进教学的总支架,是对文本高度凝炼的概括。能否提炼一个准确的议题,是对教师文本解读能力、鉴赏能力的极大考量,也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

这就是课文议题创新讲。

五、寻找切口,化解教学中的难点

在课文议题创新讲的过程中,有一个难点学生难以逾越,即课前收集的一个疑惑点:月下荷塘、江南采莲为什么能让苦闷者沉静下来呢?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最能考验教师的智慧和教学功底。教师要么用多媒体展示荷塘美图代替对语言文字的体悟,要么仅停留在修辞方法的分析上,在文字的表面上滑行。我设计了两个情境化研究小议题,让学生沉浸到文字内核中。

1.作者用了十种艺术手法为我们营造了十种美感,请具体探究一下。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用拟人、排比、博喻手法,传神地表现了荷花的情态优美、颜色明亮、美妙动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用通感手法,表现了荷香丝丝缕缕、似有似无、断断续续、香远益清的美妙状态。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用动静结合的手法,表现了荷塘充满了生机,充满了独特的美感。

……

在小议题的导引下,学生从不同角度不断发现文本的美感。先分后合,作者笔下的月色荷塘,为我们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要继续探求。那就是:充满宁静、优美、馥郁、活力的美。

最深度的探究恐怕是要揭示宁静之景与心灵沉静的关系。

荷塘皎皎月色、丝丝芬芳、绰约风姿,荷叶、荷花、树木、远山,在幽静的睡眠里,披着薄如蝉翼的银色薄纱,飘飘缈缈,迷迷幻幻、美轮美奂。作者在童话般的月下荷塘独处一隅,将点点忧伤静静整理,将片片思绪慢慢折叠,再慢慢揉碎,驱散了困惑与惆怅,摒弃了浮躁与烦恼。宁静之美,是远离浮华的一种心态;宁静之美,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依托;宁静之美,是人生境界的一种修炼。这恐怕才是朱自清先生月下赏荷的审美旨趣,揭示荷塘之美与心灵之静的逻辑关系,才是教学的重点。

2.化解《采莲赋》与心静的关系是教学本文的难点之二。我变换了一个策略,让学生这样探究:《采莲赋》与《西洲曲》都与“采莲”有关,能不能删去《采莲赋》?如果不能删去,它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

让学生通过探究得知,不能删去的理由有三个:从结构上,《采莲赋》照应第三段的“爱热闹”“爱群居”;从情感上,一喜一悲,情感不同,造成情节的跌宕,而且《采莲赋》的热闹、青春、多情冲淡了作者的不宁静;从主旨上,《采莲赋》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美好、热烈的理想生活的追求。

对文本难点,一要找准,二要精准施策化解。要运用策略,化解的机智,化解的艺术,在大议题的统领下,要设计让学生参与的系列小活动。

六、横向拓展,找到文本间的结点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渗透着浓厚的“整合”思想,该词在文本中一共出现21次。不管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定位,还是学习任务群的内容形态,抑或是语文实践活动的教学表现,都意在规避课堂学习的碎片化或知识摄取的零散问题。语文统编教材是基于课程标准,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编写而成的,仅从这点来说,理解与使用教材也需要单元整合教学理念的介入。课程视野中的教材单元,本是有机关联的整体,但若只让学生沉浸于单篇課文的学习之中,不去思考局部与整体与课程的关系,不仅容易造成学生体验学习的模糊、琐碎,而且无法帮助学生获得深度持久的理解和认识。

依据这种思想,运用系统思维和互文性理论,对教材中具有某种内在关联性的内容进行分析、提取、整合,创生了单元阅读策略,即群文议题接着讲。

“群文”就是《荷塘月色》《故都的秋》《我与地坛》《赤壁赋》。

“群文议题”哪里来?“接着讲”讲什么?需要挖掘教材中的内在关联性,而这种探寻则依照教材各部分的表述。本“单元提示”说:人们生活在自然之中,而大自然已深深融入人类的精神世界,成为人类心灵的寄托;在大地山川、风物美景的描写中徜徉,既可以受到美的熏陶,又能够领会深厚的人文内涵;学习本单元的写景抒情,体会民族审美心理。《故都的秋》《荷塘月色》的“学习提示”说:再想想悲凉的“秋味”,为什么在郁达夫笔下具有特别的美?重点学习作者如何写景,如何在景物描写中自然地融入感情。《我与地坛》的“学习提示”说:文章在景物描写和往事追忆中穿插了许多富有哲理的语句,这可以作为理解作者思考的突破口,阅读时要重点关注。《赤壁赋》的“学习提示”说:抓住文章写景、抒情、说理完美融合的特点,体会作者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和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单元学习任务”说:本单元的写景抒情散文,都表现了作者眼中的自然美,表达了他们对生命的感悟和思考。

我们发现这些表述背后,都有一个最大公约数,自然和人文内涵。因而,我很自然地确定了群文议题接着讲的议题:自然中的深厚人文内涵。

学生以这个全新视角透视这个单元的全部课文,将有一个崭新的、整体的、联系的发现。

《故都的秋》作者围绕“清、静、悲凉”先后描绘了五幅秋之景。原来学习时,学生只会在文本的段落上表面穿行,仅仅体会北国秋的特点。尤其对“秋果之景”的认知成为全文的难点,不知是何用意。在群文议题的引导下,学生对“秋果之景”的人文内涵体会得特别丰富、深刻和精彩。

在生命的尽头,也要创造生命的辉煌;春华秋实的生命最美丽;在困境面前,要展示自我的存在,展示自我的价值;面对严酷的环境,不退缩,不害怕,要迎难而上,展现生命的芳华;即使是平凡的人生,也要拼搏出不凡的价值。

月下的荷塘,宁静、典雅、馨香、美好,是作者向往的伊甸园。

地坛不再只是一个公园,而是富有丰富的文化意味:接纳者、见证者、磨难者、豁达者、倔强者、启示者、疗伤者。

赤壁水月,富于哲学之智。让苏轼参透水月之真,享受本体之乐,顿悟物我一体,物我同在,超然得失,觉悟人生。

教学中,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在全景式透视中,探得自然对人类的价值,让教学迈上了一个高点,这应该得益于新课标“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理念的指导。

七、深度学习,让教学达到沸点

课堂深度学习是以特定的学习内容为载体而实现的。对于教师来说,要通过课堂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和多维解读。即背景解读、关系解读、方法解读、意义解读。其中,关系解读是,任何学科知识都不是孤立的、碎片化的,而是通过一些核心概念或者重要原理的联结,形成相对完整的结构体系。所以,教师不仅要重视这些概念和原理的基本内涵,还要能够准确把握彼此之间的基本关联。

依据深度学习原理、新课标中“学科大概念”理念,统编语文“人文主题”和“单元学习任务”双线结构体例,我又设计了一个进阶思维板块:学术议题深里讲。

通过对《荷塘月色》和第七单元课文的关系解读,表现出的共同特征,我设定了一个学术大概念议题“和解”。

以“和解”这一人文大概念重新审视第七单元课文,它们不仅产生了新的联系,而且学生的思想素养将产生一个大的飞跃,因为学生对“和解”的内涵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知。

《故都的秋》是与自然的和解,《荷塘月色》是与自我的和解,《我与地坛》是与命运的和解,《赤壁赋》是与社会的和解。

《荷塘月色》与单元课文的同频共振,使文本产生了新的价值,立德树人在潜移默化中实现。

不光如此,沿着“和解”这一解读思路,学生可以对《荷塘月色》再次深度挖掘,从中找到了与自我和解的具体方法:自然是心灵的原乡,文学是心灵的远方,故乡是心灵的港湾。自然、文学、故乡可为人类疗伤。经典常读常新,让学生体验到了经典的真正魅力。

如果说以上的学习是吸收,那么以《和解》为题作文则是释放。在写作中继续提升对和解的认识,以读促写,以写深化阅读,读写双向互动。这里,沒有“少慢差费”的学习,只有拾级而上的高效课堂。

八、对备课的几点思考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要备教出符合时代要求、超越旧我的创新课,要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要加强对教科书的研究。语文教科书承载着国家意志和语文教学改革的理念,教科书的各项内容是教学内容的核心及重要载体。理解与把握教科书编排意图,需要充分了解教科书的体系结构、栏目设置和主要内容,要清楚、明了教科书中一些概念的内涵和意义。这是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选择与运用的前提。

第二,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作指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这次备教中,我运用了大概念、深度学习、互文性、大单元教学等理念,知道自己的教学要到哪里去,为什么要到那里去。

第三,要运用系统思维统筹教学的各个要素。具体地说要有五个整合:新课标、新教材和高考评价体系的整合;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的整合;单篇、群文和单元的整合;教、学、考的整合;听、说、读、写的整合。

第四,教师要有强大的文本解读能力。教学有一条逻辑链:文本解读——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文本解读是逻辑的起点,起点高、精、准,后面的环节就会势如破竹,就会有序、有为、有效地推进。

第五,教师要有丰厚的阅读。书读得多,融会贯通,方能使胸中有万千沟壑,方能使教学云卷云舒。

猜你喜欢
荷塘月色荷塘议题
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议题式美术教育
荷塘月色
让政治议题“活”起来
荷塘里的“怪物”
荷塘月色
四季的荷塘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