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敏洁,重庆师范大学2019级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研究生。
《阿長与〈山海经〉》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回忆性散文是一种追念过去生活,再现作者情感的文学样式。也就是说,回忆性文章不仅要呈现“被忆者”的形象,也要表现“忆者”的情感。那么,在阅读《阿长与〈山海经〉》时,重点就不仅仅要关注鲁迅给我们呈现了一个什么样的阿长,更要关注鲁迅在呈现不同阿长时的情感。当下在解读和教学这篇课文时,往往仅停留在阿长的人物形象和鲁迅对阿长的情感分析,忽视了不同时期“忆者”的不同情感以及情感变化的缘由。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鲁迅回忆自己与阿长生活的一段经历,儿时的鲁迅对阿长是厌烦、不大佩服的,因为觉得她饶舌多事、不拘小节而又规矩繁琐,而当再次提笔时却充满无限的感激与怀念。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作者的生活阅历,两种情感纠葛的产生,既因鲁迅个人经历许多苦难之后找寻到了慰藉,也因阿长填补了作者儿时母爱的缺失。
一、童年鲁迅对阿长的厌烦与“敬意”
《阿长与〈山海经〉》以儿童的口吻讲述了“我”与阿长之间的生活故事,表达了当时的心理感受和情感评价。童年鲁迅对阿长的情感经历主要由“不大佩服”“不耐烦”到“特别的敬意”,情感的变化源于童年的反应和儿时的情绪,需要我们在阅读时仔细品味。
(一)厌烦憎恶
儿童对事物总是充满好奇与新鲜的,他们的世界也是简单纯洁的。童年鲁迅和大多数孩子一样,好奇也好动,想要到处走走玩玩,喜欢去“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而因为这些阿长会说他顽皮并告他的状。“调皮”是每个儿童的天性,但对出身于书香世家的鲁迅来说是不被允许的,会受到更多的约束和管制。因此,受到阿长“小报告”的鲁迅肯定也免不了家长的责骂或责罚,这让童年鲁迅对阿长是“不大佩服”的。除此之外,阿长不但喜欢“切切察察”,喜欢传播家庭里的小道新闻和是是非非,而且说话时手指在空中摇摆,还点着自己的鼻尖或对方的鼻尖。这样的行为无疑是一个长舌妇的形象,令生活在书香世家的鲁迅觉得行为粗俗、没有礼貌、没有文化、不够文明。作为保姆的阿长,她的职责应该是照顾好小鲁迅的起居生活,但她夜里睡觉却“独占”一张床,在床中间摆了一个“大”字,挤得“我”无法好好休息。这里的“大”字与前句的“伸开两手两脚”相呼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阿长睡相的难看。“摆”字与后句的“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写出了阿长“死猪”般的沉睡状态,甚至还将一条胳膊搁在我的脖子上,这让童年鲁迅对阿长产生了“无法可想”的无奈和厌恶。
小孩子都喜欢自由,不愿被条条框框所束缚。童年的鲁迅也极不耐烦“规矩”,偏偏阿长却懂得许多“规矩”。平常的规矩就是不许我玩闹,还有她所说的“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等等,这些“道理”光想想就让童年鲁迅感到繁琐之至且麻烦至极。除夕对于小孩子来说是最期待、最欢乐的时光,当“我”还沉浸在节日的喜悦和对明日的盼望时,阿长却把这一切弄得很扫兴,还得提前“排练”。首先是新年第一句话一定要说“恭喜”吉祥话,这让刚醒来的“我”觉得很惊异。说完“恭喜”紧接着要“吃福橘”,将冰冷的东西塞进“我”的嘴里,这样一年到头才会顺顺流流。这里的“冰冷”不只是橘子给“我”冰冷的感觉,还是童年鲁迅当时吃橘子的心情。所谓的“福橘”在童年鲁迅的眼里是“元旦辟头的磨难”,每年最期待的节日变成了“磨难”,此时的糟糕心情与当初期待的美好心情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让童年鲁迅对阿长以及这些“规矩”都是极不耐烦的。
除此之外,阿长还谋害了“我”最喜欢的隐鼠,这让“我”对她好不容易产生的“敬意”全部消失并生发新的憎恶。虽然鲁迅在《朝花夕拾》的另一篇《狗·猫·鼠》中解释到害死隐鼠的罪魁祸首是“我”儿时的那只“仇猫”,但对于小鲁迅来说,这只隐鼠就像一个亲密伙伴,孩子对小小的、软绵绵的宠物总是带有怜惜、宠爱之情。失去最喜欢的东西,还知道是自己身边人所为,这让童年鲁迅对阿长的恨意愈加浓烈,当面叫她“阿长”,并严重诘问。这一声“阿长”也许是童年鲁迅的孩子气,但的确是当时鲁迅心里最真实的感情:憎恶,甚至是深深的讨厌。
(二)特别的敬意
童年鲁迅有一时对阿长产生过“空前的敬意”,这是因为阿长给“我”讲了关于长毛的故事。这个故事在许多人看来是荒谬不经的,但这个看似荒谬的故事却让童年鲁迅一改之前的不好看法,觉得阿长是拥有“伟大的神力”。首先,儿童都喜欢故事,故事的趣味性对小孩子的吸引力很大。虽然这个故事听起来非常可怕,且阿长自己也感到害怕,但她“神采飞扬”的讲说并没有让“我”觉得恐惧,也没有引起“我”的反感,甚至吸引了“我”的注意,让“我”彻底地参与进她的故事中。其次,关于故事中“脱裤子放炮”这件事情,尽管表面听起来并不光彩,“我”也觉得这和“我”毫不相干,但阿长却在一直强调。这是因为她感觉到了“我”的不在乎和对她的“不重视”,“颈子上还有许多炙疮疤”,“那么,你是不要紧的”,不仅当面说她不好看,还指出她的用处不大,认为她是最安全的。面对“我”的不以为然,阿长作出了严肃的回答“那里的话?!”,这里用了问号和感叹号,表达的是阿长受到否定之后的强烈不满。在“我”看来,阿长除了懂规矩以外不会其他的,而用身体阻挡大炮的“神力”,是童年鲁迅意想不到的。
童年鲁迅对阿长出现“新的敬意”,还觉得她“确有伟大的神力”,是因为阿长给他买了心心念念、期盼已久的《山海经》。受到远房叔祖兼启蒙老师玉田先生的熏陶,小鲁迅对书中“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更是念念不忘,但却谁也不肯帮助“我”,“不肯真实地回答我”,这让当时的“我”感觉得到这本书的希望渺小甚至没有可能。当然,童年鲁迅也不曾指望这位没有上过学、没有知识文化、甚至不识字的保姆,连提都不曾提过,而就是这样一位完全被忽视的普通人却买到了这本书,满足了他心藏许久的愿望。小孩子的感情世界简单纯粹,只要你对他好,帮助他克服困难,获得他所需,他便觉得你是爱他,并会投以相同甚至更多的爱和依赖。这份从乡下带回来的礼物对小鲁迅来说简直是一种惊喜,“霹雳”和“震悚”两个词形象地写出了当时鲁迅身体的震惊和内心的不可思议。从来没有期望过的人和事如今都在眼前,愿望的实现使童年鲁迅感到知足,也让童年鲁迅大改对阿长的以往印象,变得敬佩起来。
二、中年鲁迅对阿长的同情与感恩
创作这篇文章時,作者鲁迅已人到中年,回忆起那位没有姓名、地位卑微,没有文化甚至愚昧的孤孀时,却明白了她也是一个真正懂得我、关心我、深爱我的“母亲”,让历经人生百态的鲁迅对阿长怀有更多的同情与感恩。
(一)悲悯同情
关于阿长名字的由来,文章一开始两段便介绍了。文章第一段写到了她就是我的保姆,而且反复强调这种身份还是“说得阔气一点”“略带些客气的意思”,这种主仆关系决定的情感基调在文字间自然流露出。文章第二段可以得知阿长的名字是延用之前女工的名字,而她自己原来叫“什么姑娘”也不记得了。在教材最后的链接部分谈到了阿长的生平,她的夫家姓余,还有一个过继的儿子,按理说她是可以随夫姓的,但她没有。一般人的名字是由姓氏和名字组成,显然,中年鲁迅知晓“什么姑娘”并不是她真正的名字。对于一个连名字都没有或者根本记不住自己名字的人,中年鲁迅是同情的。大家口中的“阿长”原来是另有她人,不仅工作是接替别人的,连名字被这样随意安排,阿长都没有任何感觉和反抗,甚至自己也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在中年鲁迅的眼里这是可悲的。在鲁迅的其他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人物名字的重要性和特殊意义,尤其是小人物的名字。名字不仅仅是一个代号,更是一个人活在世上专属的标志,也是起码的尊重,但在阿长这里似乎都没有。没有名字,没有尊严,这在中年鲁迅看来是“不幸”的,因此对阿长充满了悲悯和同情。作者在对阿长称呼的一系列变化中,中年鲁迅在回忆时更喜欢称其为“长妈妈”,这样的称呼似乎包含了更多的尊重和亲切。
长妈妈的“规矩”在中年鲁迅眼里不仅是繁琐之至的要求,更是无厘头的迷信。长妈妈所认为的元旦福泽便是孩子醒来后的第一句话,这一声提前“排演”好的祝福好似可以安慰她的心灵,照亮她漆黑漫长的人生之路。那句“阿妈,恭喜……”的期盼夹杂着一种可笑的迷信,在中年鲁迅看来,这好比捐门槛为自己赎罪的祥林嫂,靠迷信的方式来获取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幸福,为的只是渴望得到别人的一点点关心和慰藉。但无可厚非的是,这种期盼却又是真诚的、热情的、正直的。尽管她的规矩、道理、礼仪,在中年鲁迅眼里仍旧是麻烦的,让人感到烦琐,但这背后却只是一种期望——想换来最平常的平安和健康,此时的鲁迅更加明白这也是当时生活在最底层穷苦百姓最期盼但又是最难得到的事。生活无望但又从不放弃,仿佛是一种尽管微弱但又是对命运不公的坚决反抗,中年鲁迅对此感到悲哀、怜悯。
(二)感恩怀念
再次回忆起这位微不足道的儿时保姆,中年鲁迅多了些许温情和体谅。喜欢唠唠叨叨的阿长原来是真正关心“我”的人:不准“我”拔草,是怕“我”被毒虫叮咬;不准“我”翻石头,是担心“我”被石头砸伤;跟母亲告状,是害怕“我”不听她的劝告。还有教给“我”的“规矩”和“道理”,都是希望“我”平安、健康、懂事。一个没有自己孩子的孤孀,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的保姆,却把对“我”的爱藏在一系列看似不和谐的行为中。这种感情是中年鲁迅经过岁月的沉淀以及为人父母之后明白的,此时的“我”更加感恩阿长对“我”的关爱。这样的爱甚至可以包容“我”的任性和一切,即使是“我”以为她是残忍杀害小动物的刽子手,冤枉、责备她,她也不曾有过半句怨言和解释。因为她知道“我”失去心爱东西的难过,任“我”埋怨大概只想让“我”早日释放心情,快乐生活。
阿长对“我”的爱除了表现在对“我”身体的保护和担心上,更体现在她是唯一那个真正明白“我”想要并努力满足“我”的人。现在回想,阿长只是一个普通人,她没有文化,不识字,就因为“我”喜欢和想要便为“我”寻。对于一个保姆来说,她做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且做成功”的事情。对于一个农村妇女来说,这需要耗费多大的劲儿,我们不清楚为了买到这本书询问了多少人,花了多长时间,有没有遇到困难,也不知道花了多少钱,这般用心可见她对鲁迅的疼爱。对于中年的鲁迅来说,对得到《山海经》的激动和快乐会随着年纪淡化,但是对于阿长的爱和付出却会随着成熟而更为感激。在文章的结尾,中年的鲁迅谈到自己不知道阿长真正的名字,她的人生经历仅仅是知道她大约是青年时守寡,之后有一个过继的儿子。这样的一个保姆,她一无所有,没有亲人,没有地位,卑微而孤苦,却给了“我”这么多且别人都没有给予过的关心和爱。当中年鲁迅提笔追忆时,阿长已辞世三十年。文章最后一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是最简单、最直接抒情的句子,藏着中年鲁迅深切的感恩和怀念。
三、两个鲁迅的情感纠葛
在《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通过梳理发现不同时期的鲁迅对阿长的感情侧重是不同的,在厌烦憎恶与悲悯同情间的情感游离既是因为鲁迅经历众多苦难后找到了慰藉,也是因为阿长填补了儿时母爱的缺失。尽管三十年天地相隔,世事变迁,这份回忆让鲁迅多了些许温情。
(一)苦难经历之后的慰藉
《阿长与〈山海经〉》节选自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在《朝花夕拾·小引》中鲁迅提到“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写作时正是作者生活最辗转困窘,心情最烦乱苦闷的时候。生活上,鲁迅与至亲兄弟失和,并独自承受来自四面八方的善意议论和恶意攻击。工作上,鲁迅兼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讲师。1925年,因反抗当时的教育总长章士钊非法解散北京师范大学一事被章士钊违法免职,虽后胜诉并取消了处分,但这些事情让他看清了知识分子种种丑恶的嘴脸。虽此时尚未爆发“三·一八”惨案,但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身处北京的鲁迅感到难以遏制的悲愤和无力。而在几天之后的“三·一八”惨案中,陈源散布流言“女师大学潮是某籍某系的人暗中鼓动的”(某籍某系是指浙江籍的国文系老师,暗示包括鲁迅等人),使鲁迅深陷流言之中。之后又曾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法国医院等处,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作者只能借旧时的美好往事来排除心中的苦闷,找寻一点宁静,寄托一丝安慰。
从《朝花夕拾》前五篇《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中可以看出,这些文章是鲁迅在对童年往事的追忆,围绕两本书籍《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一种迎神赛会(五猖会)和一种玩物(隐鼠)展开。在这五篇中,有“我”喜爱,且满足“我”好奇心和趣味感的隐鼠;有充满奇特和无限乐趣的“怪物”书籍;还有热闹又吸引“我”的迎神赛会。这些事物包含了“我”幼时喜爱有趣、新奇的事物与率真的天性,也有压抑天性的“道理”和“规矩”。同样,影响“我”童年生活的既有在“我”高兴时让“我”背书的严厉父亲,还有给“我”买书,护“我”周全的保姆阿长。在《朝花夕拾》后五篇中,有帮助“我”学习的藤野老师,也有爱国志士范爱农,还有为“我”讲奇怪故事的长妈妈。显然,在《朝花夕拾》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人物要属这位儿时的保姆了。这样的一个人仿佛出现在“我”生活的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照顾“我”日常起居,给“我”讲故事、買书,叮嘱“我”规矩、道理,着急等待又安慰“我”背书,“害死”过“我”的隐鼠……还有“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重现在脑海中点点滴滴的童年趣事和美好回忆让当时正处于混乱世事中的鲁迅倍感温暖,似乎寻到了难得的闲静和慰藉。
(二)阿长填补母爱的缺失
鲁迅从二十六岁开始研究文艺,在他的笔下出现过儿时的玩伴闰土、童年时照顾自己生活起居的阿长、青年的异国解剖学老师藤野先生和敢于追求理想的革命青年范爱农,但唯独没有提笔专门写过自己的母亲。在小说《故乡》和《社戏》中鲁迅用了简短的几句话提过自己的母亲,无论是《故乡》中“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走出来了……”,还是《社戏》里“只得扫墓完毕,抽空去住几天,这时我便每年跟了母亲住在外祖母家里”,这些只言片语其实也能看出母亲的爱子之情。那为什么却没有一篇完整的文章来回忆母亲、怀念母亲、感激母亲呢?母亲鲁瑞没有接受过正式教育,对新思想、新观念的了解和认同有限,在精神层面与鲁迅有着相当大的隔膜。比如在婚姻大事上,鲁迅奉母命与旧式女子朱安成婚。在鲁迅看来,“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这段有名无实的婚姻让鲁迅背负上沉重的枷锁,也造成了二人数十年的生活悲剧。晚年的鲁迅一再强调“母爱的伟大真可怕,差不多是盲目的”“母爱如同湿棉袄,脱了感到冷,穿着感到难受”,这些话或明或暗折射出鲁迅对母亲的复杂情感。
相比之下,鲁迅的笔墨更多停留在一个非母亲却胜似母亲的保姆身上。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阿长不仅可以称得上“中国式好保姆”,在这个身份以外她也充当了一个伟大且合格的母亲角色,这又是一般的保姆所不具备的。她是保姆,无时无刻不在“我”的身边关注“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她对“我”的爱,是关注到每一个生活细节,渗透到生活的点点滴滴。母亲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把别人的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去爱,这是用情至深。她会叮嘱“我”玩耍时注意安全,也会给“我”讲她知道的新鲜故事,还会把她自己觉得是有用的“道理”告诉“我”。她可以从“我”的表情里看出“我”对她故事的回应,能从“我”的言行举止中揣摩“我”的内心需求,并竭尽全力去帮助“我”。唠唠叨叨、事事都管却又细心至极,这正是每个母亲身上自带的属性。她做了保姆该做的事情,也做了超出保姆本职工作的其它事情。这般用心,让中年鲁迅在回忆时亲切地称呼她“长妈妈”,可以说,阿长用她深沉且质朴的爱弥补了童年鲁迅母爱的缺失,润泽了鲁迅受苦的一生。
四、结束语
在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的十篇文章中,共有五篇提到了阿长这个人物,是《朝花夕拾》作品中出现最多的一个形象,这位看似普通的保姆对鲁迅的影响以及鲁迅对她的情感都非同一般。她是鲁迅精神家园里最耀眼的星辰,她给了鲁迅母亲般的关爱,让鲁迅中年在颠沛流离的逃亡和避难中,依然充满温情,感到无比温暖。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刘家鸣.鲁迅:在流言伤害中挺立不屈——纪念鲁迅逝世七十周年[A].北京鲁迅博物馆.纪念鲁迅逝世七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鲁迅博物馆,2006:8.
[4]朱友林.悯世情怀:关注小人物的心理需求——《阿长与〈山海经〉》几处细节解读[J].语文知识,2015(07):26-28.
[5]陈治勇,张佳.从“厌烦”到“赞美”——探索《阿长与〈山海经〉》中的情感历程[J].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15(10):67-71.
[6]朱金烽.两个鲁迅的纠葛——读《阿长与〈山海经〉》[J].语文知识,2016(15):30-32.
[7]王志蔚.《阿长与〈山海经〉》:鲁迅的情感记忆及其结构[J].上海鲁迅研究,2019(04):95-104.
[8]黎思思.《阿长与〈山海经〉》双重叙事视角解读[J].文学教育(上),2019(08):34-35.
[9]王元贞,袁海锋.浅谈阿长身上的“母亲”影像——《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的阿长形象探究[J].语文教学之友,2019,38(08):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