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勇
(南昌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 江西·南昌 330029)
教育部在2018年提出要打造“金课”,淘汰“水课”,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为了打造“金课”,必须提高教师的课程创新能力,必须养成课程领导力。至今为止,国外学者们对教师课程领导意识很少做专题研究[1]。虽然近几年有不少学者已开展相关研究,但多是对学校课程领导、校长课程领导的研究。我国学者关于这方面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目前已有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1-5]。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胡惠闵教授指出,教师必须实现从课程执行者到课程研究者的转变。申继亮认为,推进课程及教学改革要处理好教师、学生、课程三者之间的关系,给学校更大的自主权,让教师发挥更大的自主性。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郭华指出,要深入推进课程领导建设,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素养是关键。但是,目前我国课程领导的研究不够深入,对校长领导研究较多,对高校外语教师课程领导意识养成的研究较少,所以应该进一步研究。
理论上,高校外语教师在外语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发挥重要作用,应该与外语课程的实施、开发、改革息息相关。然而,由于各种外在因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外语课程实施过程中高校外语教师与外语课程之间的这种息息相关的关系,在大多数情况却并未发生。实际上,高校外语教师只是外语课程被动的执行者,而不是领导者。随着现代课程范式的时代转型,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高校外语教师课程领导意识的逐步觉醒,“把课程归还教师”的呼声以及教师课程领导的现状和对策问题逐渐引起外语学界的更多关注。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高校外语教师课程领导意识是指高校外语教师以主人翁的姿态,在充分理解课程的设置标准、内容和目的后,通过自己课堂的具体实施,形成的对课程教学、课程开发和课程创新的领导感觉、思维等心理过程;是高校外语教师对整个外语课程系统改革与创新的敏感性和自觉度,及对外语课程意义的把握和反映;是教师课程主体价值张扬的意识和师生创造力彰显的意识,蕴含着教师主体对外语课程理论的理性思考,驱动着教师执行外语课程标准、落实外语课程方案和进行外语课程实施,反映着教师的外语课程信念、课程知识和课程眼光与智慧。总而言之,高校外语教师课程领导意识是外语教师为了实现外语课程规划与目标,在一定条件下对外语课程承担规划、决策、设计之职能。高校外语教师课程领导意识的回归与重建,既是当前我国外语课程更新换代新形势下,外语课程改革创新与教师职业专业化进程中的必需,也是促进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新时代国家新文科建设的迫切要求。
心理学认为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主观反映,是一种蕴藏在人的大脑内的心理活动,虽然是属于理念层面的,但其内在的心理是可以通过外在行为表现出来的。因此,教师在课程领导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将在一定程度上能较准确地“折射”出教师课程领导意识的生成状况。研究采用(SEM)结构方程模型对高校外语教师课程领导意识各变量的拟合状况进行深入分析,运用软件AMOS24.0建构模型,并对教师课程领导意识各变量数据进行导入与运行,形成了高校外语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意识各变量的初始模型。通过对高校教师课程领导意识量表题项的条目净化,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并进一步对课程领导意识进行收敛效度和判别效度研究分析,发现高校外语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意识变量主要包含“课程决策的领导意识、课程实施的领导意识”“课程开发的领导意识”“课程创新的领导意识”“课程管理的领导意识”“课程评价的领导意识”六个因子。为此,课题组从理念和行为两个方面精心设计,编制了“高校外语教师课程领导意识调查问卷”。共设置6个大项,30道小题。经测试,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a)为0.889,信度为0.85,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1。这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
调查的样本是从某省10所高校外语教师中随机选取。调查总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有效被试368名,有效率86.75%。其中,在性别分布上,男性教师占23.92%,女性教师占76.08%。在年龄结构上,30岁及以下人数占6.63%%,31-40岁人数占87.07%,41-50岁人数占21.51%,51岁及以上人数占7.56%,老、中、青年教师分布基本合理。在学历分布上,本科20.46%,硕士75.50%,博士4.03%。在职称分布上,高级职称教师占18.73%,中级职称比例为60.23%,初级职称为26.80%,各级职称教师分布基本合理。从教时间3年以下12.41%,4-10年33.09%,11-20年38.02%,20年以上16.48%。从参与教师基本信息表可知,高校外语教师中男性所占的比重较低,女性所占比重在76.08%以上。青年教师所占比重比较大,超过80%。就从教时间而言,60%以上的教师从教时间在10年以上。从职称结构看,教授、副教授所占比重较少。
本研究主要采取问卷调查,辅以访谈的方式对高校外语教师课程领导意识进行调查。
问卷回收后使用统计软件SPSS26.0和EXCEL对数据进行录入和统计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课程规划的领导意识、课程实施的领导意识、课程开发的领导意识、课程创新的领导意识、课程管理的领导意识、课程评价的领导意识与外语教师课程领导意识显著相关。
表1 高校外语教师课程领导各维度与整体高校外语教师课程领导的相关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六个因子先后被引入回归方程。由于六个因子的回归系数为正,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因此课程决策的领导意识、课程实施的领导意识、课程开发的领导意识、课程创新的领导意识、课程管理的领导意识、课程评价的领导意识对外语教师课程领导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当单项领导意识度增加时,外语教师课程领导意识度随之相应增加。反之亦然。回归方程为:Y(整体外语教师课程领导意识)=3.612常量+0.216课程规划的领导意识+0.243课程实施的领导意识+0.259课程开发的领导意识+0.230课程创新的领导意识+0.269课程管理的领导意识+0.234课程评价的领导意识。
表2 高校外语教师课程领导各维度与整体高校外语教师课程领导的回归分析
高校外语教师要把自己的外语课程价值观转化为学校外语课程开设的计划体系,既要保证国家外语课程和地方外语课程在学校里得到全面有力实施,同时还要确保学校外语课程的积极有效落实,以形成学校三级课程科学合理的网络结构。调查共设计了5道题,见表3。
表3 高校外语教师课程规划的领导意识选项题目(n=368)
调查结果表明:有61.38%的教师认为课程规划的领导意识在自己的课程教学中起重要作用;有62.83%的教师主动养成课程规划的领导意识;有近60.23%的教师会在教学工作中不断生成自己课程规划的领导意识;有62.46%的教师会根据教学效果审视与完善自己课程规划的领导意识;有55.62%教师会按照课程目的和要求促进课程规划的领导意识养成。从这些统计数据中,我们发现:目前高校外语教师课程领导中课程实施部分的领导意识得分基本超过60%。
高校外语教师要懂得及时对课程开发、课程研究、课程实施与整合进行专业管理,要制订一系列的课程实施制度加以落实保障,从人、财、物、信息等多维度确保实施有力度、有深度。调查包括5道题,见表4。
表4 高校外语教师课程领导的课程实施的领导意识调查结果(n=368)
调查结果表明:有80.44%的教师认为课程实施的领导意识很重要;有70.27%的教师会主动收集、研究及整合资料促进自己课程实施的领导意识;有78.29%的教师会经常关注有利于促进课程实施的领导意识;有78.67%的教师会经常利用网络等提高自己的课程实施的领导意识;有76.57%的教师会经常完善自己的课程实施的领导意识。总体而言,高校外语教师课程规划的领导意识比较强。由此看来,目前高校外语教师课程规划的领导意识处在“积极状态”。
高校外语教师要从学校的办学实际出发,积极地开发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中的教育课程资源,以丰富课程建设的内容,拓开课程建设的视角,使课程开发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推动力。调查包括5道题,见表5。
表5 高校外语教师课程开发的领导意识题目及调查结果(n=368)
调查结果表明:有72.83%的教师认为课程开发的领导意识能促进课程领导;而有79.83%的教师认为具有教、学、研一体化意识对促进课程领导很重要;有62.25%的教师会结合课程、学习和科研活动促进课程领导;约52.25%的教师会经常抓住机会参与课程开发的领导意识活动;有54.57%的教师会不断完善课程开发的领导意识的策略与方法。从这些统计数据中,可以发现:许多高校外语教师认识很到位,但在行动上有些迟缓。
高校外语教师要积极参与跨学科及交叉学科的研究,养成具有开设新课程的能力,在社会服务方面应顺应国家、社会需求开展课程创新。调查包括5道选题,见表6。
表6 高校外语教师课程创新的领导意识题目及调查结果(n=368)
调查结果表明:有40.35%的高校教师认为课程创新的领导意识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意义重大;有49.28%的教师会经常为促进自己的教学效果养成课程创新的领导意识;有43.22%的教师会时刻关注课程创新领导意识的养成;有57.06%的教师会通过不断完善教学效果养成课程创新领导意识;54.75%的教师是以提高教学水平为主要目标养成课程创新的领导意识。总体而言,在课程领导反思方面,高校教师反思意识平均值仅有48.93%,而且还有3个项目的百分数未达到50%。由此看来,目前高校外语教师课程创新的领导意识不足。
高校外语教师要能够正确理解课程管理的意义,要把培养人、发展人、塑造人作为课程管理的主要价值来审视,准确把握办学目标和培养目标,善于用正确的世界观、教育观和人才观来统领课程管理。调查有5道选题,见表7。
表7 高校外语教师的课程管理的领导意识及调查结果(n=368)
调查结果表明:有近89.67%的教师认为课程管理的领导意识很重要;有45.04%的教师会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经常激发自己的课程管理的领导意识;有56.77%的教师会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提高课程管理的领导意识;有近55.40%的教师会不断加强课程管理的领导意识的培养;有近48.35%的教师会经常自觉地提升自己的课程管理的领导意识。总体而言,高校外语教师的课程管理的领导意识相对较低,尽管高校外语教师都普遍认识到在课程管理中教师领导意识的重要性,但是执行不够。
高校外语教师要善于对课程实施的过程、方法与结果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评价的目的在于改进,是为了课程改革能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走下去。评价要建立在多种信息、多维角度、多方参与的基础上进行,应少一些主观臆测,多一点客观调查;少一点定性描述,多一点定量分析;少一些全盘否定,多一点调整完善。调查共编制了5道选题,见表8。
表8 高校外语教师课程评价的领导意识选项题目(n=368)
调查结果表明:有56.86%的教师会关注自己课程评价的领导意识;有58.5%的教师认为课程评价的领导意识重要;有46.95%的教师会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调整、完善自己的课程评价的领导意识;而有55.62%的教师认为学生、同事和学校等外部反馈信息会影响课程评价的领导意识;近50.72%的教师会按照教学实践生成课程评价的领导意识。由此可知目前高校外语教师课程评价的领导意识一般。
高校外语教师需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课程领导意识水平的提高。
高校外语教师要加强课程领导意识的培养,要以献身教育的主人翁精神勤于学习与研究,积极主动地升华自身的课程领导意识。要将课程领导信念、课程领导情感与课程领导意识养成行动融为一体,积极探索课程领导意识养成策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校外语教师只有具有强烈的追求事业的感情,才能够保持对课程领导意识养成持续的热爱,投身到对课程决策的领导意识、课程开发的领导意识、课程创新的领导意识的培养上。
学习团队为高校外语教师的互相学习提供了一个平台。不同年龄、职称、学历的高校外语教师可以就课程如何设置、实施、开发、创新进行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通过制定定期学习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就学校课程的设置、发展情况,开展线上线下的讨论活动,共同讨论学校外语课程的未来发展前景和规划,讨论目前学校课程的设置的不足。学习团队便于教师间意见的交流,容易产生新的观点,学习效果也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内容包括:课程的相关理论,课程领导的内涵、结构、要素等。无论是理论学习还是实践,教师应当互帮互学,相互解惑。
目前,我国教师课程领导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因此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学术界给予帮助和支持,要经常组织各级学术研讨会,或加强教研室学术活动的管理。在高校外语教师课程领导意识养成进程中,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要具有放权的意识,给予教师更大的权利,给予教师主人翁地位,让教师有机会参与到学校的课程开发、管理和发展过程中,让他们把自身发展同学校课程改革与创新发展联系起来。
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参与可以使各项活动具有权威性、常态性、规范性的特征。学校可以按照学科组建教师工作坊、定期的教研室活动和学术研讨会,让每一位教师都能积极参与,从而充分了解、掌握课程领导的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这些活动还可以让教师知晓、了解、掌控学校课程实施的运行机理。目前,教师课程领导意识研究确实是一个新的领域,许多教师并不能完全了解,因此学校组织这些活动就非常必要。具体的操作可以:第一,通过教师工作坊、定期的教研室活动,制定课程研讨计划,针对学校的课程发展情况,定期开展学术研讨活动,教师和学院领导共同讨论课程的未来发展前景和规划,讨论目前的现状,便于直接获取教师的意见,产生新的观点。第二,通过召开全国性的、全校性的或每一学院的学术活动,让每位教师可以对于学校的课程管理、发展、改革创新进行一个研讨,让教师充分理解学校课程发展的各项能力,在研讨中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确立大家共同认可的课程管理、发展、改革创新愿景。
高校外语教师课程领导意识决定着外语教师在外语课程教学实践、开发、改革过程中的行为、方式和效果,内在地影响着高校外语教师外语课程教学的绩效。因此,高校外语教师应该积极投身于课程领导意识的养成活动,努力提升自己的课程领导意识,实现自己教育人生的不断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