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丽 谢美林 邓焕仪 黄欣弘 黄志敏
(1.韶关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广东·韶关 512005;2.韶关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广东·韶关 512005)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慕课(MOOC)[1]、微课、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电子白板教学、空中课堂直播[2]等网络教学模式被广泛采用,成为辅助实体教学的重要手段。2020年春季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在“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背景下,网络教学以其突破时空限制的独特优势成为各高校首选的教学模式[2]。教师和学生如何更好地适应网络教学模式、大学生对网课的满意程度如何、疫情缓和学生返校后如何从网络教学过渡到实体课堂教学等,成为当前教育界讨论的热点话题。根据前期阅读的文献资料[1-11]及访谈,设计了《大学生网课满意度调查》问卷[1-2],对国内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大学生网课满意度比例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网课学习效果,帮助教师较完整、准确地掌握大学生的网络学习情况,进而明确未来网络教学改革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基于对有关课程满意度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类的文献资料梳理[1-11]及线下访谈,设计了《大学生网课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分为三部分共29道问题,第一部分从性别、生源地、院校、专业、年级等对象属性进行定类数据调查;第二部分为主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设计网课满意度的指标,每个指标设置5个选项:1为“非常不满意”、2为“不满意”、3为“一般”、4为“满意”、5为“非常满意”;第三部分旨在调查网课满意度影响因素。2020年秋季,借助于问卷星平台面向国内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收回756份,由于问卷的题项设置了未作答完整则无法提交的要求,因此756份问卷都无缺失值,全部有效[1]。根据简单随机抽样原理,对此次问卷样本量进行置信度检验,全国大学生人数约5000万,总体方差取0.5,绝对误差限和置信度取0.05,所需理论样本量为385份[5],而有效问卷756份,因此,本次问卷调查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以全国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广东省为主,占74.18%),表1为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由表1可知,调查对象的性别比例适中,其中大一学生较多(占46.16%),生源地以农村地区居多(占61.24%),就读院校中以普通本科院校为主(占83.99%),专业类型以理科(占39.68%)、工科(占32.28%)为主。
表1 样本基本情况[3]
对问卷第二部分的总体满意度指标进行统计分析。756位大学生中,对网课总体情况非常满意(打5分)的有12.96%,满意(4分)的有37.17%,一般(3分)的有41.4%,而不满意(2分)的有5.29%,非常不满意(1分)的有3.17%;总体满意度分值为3.51分,可见总体满意程度不高,满意度等级分布如图1所示。
图1 大学生对网课总体满意度等级分布
将问卷第二部分的学习形式、学习条件、学习平台、作业和测试的时长以及难度、学习效果、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教师教学水平、授课方式和课堂氛围9个满意度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各指标满意度占比数据见下表3[11]。
对上述9个指标数据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由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得出其KMO值为0.918(KMO>0.8),Bartlett检验p值为0.000(p<0.05),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本次研究的数据非常适合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
根据因子分析结果,由主因子旋转后方差解释率(见表3)可提取前3个因子时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5.41%,提取前4个因子时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8.10%,只增加2.68%的贡献率。另外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见表4)得出因子1主要包括(χ1-χ4),称为外界条件及学习任务因子;因子2主要包括(χ7-χ9),称为教师教学因子;因子3主要包括(χ5-χ6),称为学生自身因子,3个因子可解释全部的指标信息。故选择提取3个因子,分别是外界条件及学习任务因子、教师教学因子和学生自身因子[11]。
表2 大学生对网课满意度指标等级分析
表3 主因子旋转后方差解释率
表4 主因子旋转后的因子载荷阵
大学生网课满意度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外界条件及学习任务因子、教师教学因子和学生自身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依次递减。外界条件及学习任务满意度方面,学生受网课学习平台的影响较大;教师教学满意度方面,学生受教师教学方法和方式的影响较大;学生自身满意度方面,学生受自己学习效果的影响较大。另外,通过9个满意度指标的直观数据分析得出,3个因子的满意度(最满意和较满意人数占比)存在一定差异,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最高(58.29%),其次外界条件及学习任务的满意度(50.99%),而学生对自身满意度最低(39.48%)。这意味着学生自身因素对网课满意度影响较大。
根据前期分析和调查数据,网课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被划分为五大类:学习态度(心态、方法、效果、学习条件等)归纳为学生因素;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方式、课程安排等归纳为教师因素;学习环境、课件材料、课堂回放等归纳为硬件因素;作业布置量、完成量归纳为作业因素;课堂范围、师生互动、小组讨论等归纳为互动因素。被调查者对上述各因素的认同率占比分布如图2所示。
由图2得知,72.09%的被调查者认为学生因素是影响网课满意度的重要因素,69.05%认为教师因素是重要影响因素,可见学生因素和教师因素是影响网课满意度最重要的两大因素,这两大因素分别只有3.05%、3.17%的学生给予否定看法。其次是作业因素、互动因素和硬件因素中分别有62.70%、51.46%、48.54%的被调查者给予肯定看法。因此,学生因素、教师因素、硬件因素、作业因素、互动因素这5个因素皆为影响网课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列,此结果与满意度因子的分析结果一致,验证了满意度因子的有效性。
图2 网课满意度影响因素
其一,学生方面:相较于线下课程学习,大学生的网络学习状态不佳。调查显示低于50%的学生满意自己的网络学习状态。首先,经访谈得知,大部分学生此前未接触过网课,对网课的授课模式不熟悉,且课堂专注度和自制力不够;其次,开展“停课不停教,不停学”工作,即大规模开展网络课程[5],给学生的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压力,从而降低了学生对网课的满意度。再者,学生所处环境的差异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学生不同的上课体验,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监督能力较差。学生如果不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心态和学习方法,那么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持续降低,学习的难度也愈加增大。
其二,教师方面:教师教学方式方法较单一,未充分掌握学情。首先,大部分高校教师此前并未进行过网课教学,面对网络教学的全面实施,教师们需要大量时间去适应线上教学模式和熟悉教学平台的操作;其次,由调查数据得知,超过50%的学生认为教师应在教学方式和课堂氛围上予以改进。大多数教师只是直接上传教学视频让学生自行观看,由于视频中的教师语言精炼,都是“干货”,缺乏授课教师的讲解答疑和同学间的合作交流,学生在线上课程中注意力很难集中。此外,由于缺乏面对面交流与互动,教师在上课进度、学情等方面把握不够准确。
其三,硬件和学习条件方面:学生面对种类繁多的学习平台,适应度较差。调查数据显示,学习平台包括:超星学习通、钉钉、腾讯会议、QQ、蓝墨云班课、中国大学MOOC等,使用频率由高到低递减,五花八门的学习平台和有待熟悉的平台操作无形中给学生增加了学习压力,学生会因用错学习平台或由于网络出现错过问题课堂直播,或忘记提交作业等情况,部分学生由此产生了负面情绪,渐渐地抵触网络学习。
1.改善学习环境,加强自我监督
学生应改善学习环境,包括尽快适应学习平台、提高网速、拥有独立学习空间、及时与教师和同学沟通交流等;其次,学生需掌握线上学习方法并及时调整学习方法,摆正学习心态,在初期确定好自己的总目标,制定出一个分期计划,逐一突破,从而增强对学习的自信心。再者,师生间与同学间多创造沟通交流的机会,调节不良情绪,从而降低学生自身的心理落差。问卷数据显示,课前预习人数占35.98%、每节课认真听课人数占32.54%、课后积极和老师沟通并认真完成作业人数占52.65%,即课后主动学习的学生多于课堂认真听课的学生,说明学生的课堂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不高。因此学生需加强自我监督意识,督促自己做好课前预习、课中认真听课及课后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等学习任务,增强自主学习和自我监督能力。
2.丰富教学内容,开展多元化教学和辅导
从问卷数据得出,学生更倾向于教师在学习资源(占60.71%)、课堂氛围(占58.73%)、教学方式(占58.73%)和课堂指导(占40.87%)等方面做提升,如图3所示。课堂的师生互动与答疑、同学间的合作探索,这种师生间的双向交流不仅能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而且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明确学习目标和提高自主学习与自我发展的能力。教师授课应该注重形式多元化,注重活跃教学氛围,不同的课程内容应安排不同的授课形式,直播、录播、课堂互动、课堂答疑、课堂练习、小组讨论等课程形式都可成为教师的授课方式,因课而异,因时而异,以便更好地把握学生学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和效率,以便调整授课方式与方法,提高学生对网课的满意程度。另外,学生作业布置不可过度,应注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布置作业,并给予一定的课堂指导和课后辅导[9]。
图3 对提升网络教学质量的期望分布
3.增强师生互动,及时沟通反馈
网课教学缺乏及时沟通、问题反馈。多元化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网络优势,通过学习平台、微信、QQ或钉钉等交流工具,及时了解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状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与教师互动交流,并根据学情调整课程设计和进度安排;其次,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制定线上学习考核机制,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考核机制中设计硬性指标。再者,学校督导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效果等方面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考核评价,班主任、辅导员也要发挥督促辅导学生的职责,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4.提高平台性能,倡导资源共享
现阶段网络教学平台使用存在多样性问题,一方面是因为老师们的偏好不同,另一方面是由于大学课程差异性强,不同学科能在不同的教学平台中找到免费且实用的教学资源。倡导资源共享(包括教学设计、课件、视频资料、题库、作业库等),便于教师和学生使用,有利于学校开展教学管理工作。学校应根据学情、软件资源情况,推荐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平台供师生进行网络课程的教学与学习。另一方面网络教学平台、应用开发等的设计维护人员,需考虑到大规模网课下会出现的网络堵塞问题,进而提高平台性能,在同一时间能容纳更多师生访问教学资源;同时提供有效且快速的问题反馈渠道、及时快速地解决问题,以便更好地发挥平台性能,提高师生使用平台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