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睿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西安 710300)
高铁客运乘务排班信息系统由知识库、信息处理器和计算机3 部分组成。该发明数据处理准确,运算速度快。一方面可以使乘务人员的工作合理化,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高铁的运行成本。提高未来高速客运列车运行计划的信息化水平是必然趋势,因此有必要更深入地研究信息系统的建设。高铁具有覆盖范围广、线路多、人员多、变化因素复杂等特点。日常人工计划编制烦琐,难度大,影响了高铁运行质量的提升。要解决这一问题,迫切需要信息技术在高铁客运乘务排班信息系统中实现自动计划统计功能,并通过该系统实时掌握乘务人员工作强度和工时使用情况,为合理安排线路、优化运行方式提供决策依据。
高铁客运乘务排班信息系统针对客运的特点,采用乘务调度优化组合,根据需要计算乘务时间,选择短时信息系统,主要用于自动编制乘务计划、便捷调整交通路线、自动进行数据分析等方面。
该系统利用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根据高速动车组的运行规律,结合乘务人员的特点,将乘务人员分成多个乘务组组合,通过逻辑运算,编制分层调度计划。
高铁列车春夏客流高峰期间乘务人员变动大,系统提供了灵活的对话界面,支持管理终端,便于乘务调度。
本系统开发了自动计算工时功能,可根据出勤情况、备勤情况、临时加班情况、线路延长情况等,核实乘务人员的工作量,并根据工时进行绩效考核。
本系统根据工作岗位、乘务人员工作量、待命班次等因素,自动选择工作量较小、工作时间短、待命班次较少的班次,进行轮班准备。
其主要使用生物学数据以防止乘务人员脱离正常工作。
高铁客运乘务排班信息系统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结构,符合分散式系统布局的特点,能够有效支持分布式网络应用。具体的结构见图1。
本系统主要包括系统帮助、版本管理、数据库管理和用户管理等模块,实现了角色授权、权限分配以及对整个用户的管理。
2.1.1 用户管理
针对高铁客运乘务排班信息系统中复杂的权限管理问题,设计了用户管理模块,该模块负责建立和维护用户,授予用户操作权限,按照操作协议对用户进行认证。
2.1.2 数据库管理
这个模块负责参数的维护、数据的恢复和备份。另外,这个模块配备有自动报警装置,可以向数据管理员发送电子邮件,以便在出现意外事件时处理数据库锁定、文件丢失等情况。
2.1.3 版本管理
该模块负责软件升级和备份。如果程序员发现软件错误或者需要优化功能,他们可以用这个功能来修改和更新系统程序。
2.1.4 系统帮助
该模块可以向用户提供系统范围和相关功能的详细信息,解答操作人员的操作步骤和方法等问题,并能对用户的操作进行有效的指导。
这个子系统主要负责管理基本数据。该模块具有乘务历史管理、乘务规则管理、发送站管理、列车编组信息管理、线路维护、列车调度等功能。
乘务计划管理系统主要由4 个功能模块组成:人工调整计划实施方案、自动编制计划实施方案、人工调整总计划、自动编制总计划。
运行人员还可以在乘务组系统中,在自动排班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的情况下,通过人工调整来优化排班。手工调整的结果也会被检查。出现故障时,系统会发出提示信息来修正操作人员。
2.4.1 乘务组管理
乘务组管理主要针对的是乘务组人员的绩效。航空基地调度员使用该模块将短信发送给航空成员。乘机管理模块负责记录乘机休假和护航人员离境的情况,实时向乘机调度员和管理人员提供乘机信息。
2.4.2 排班计划管理
该模块的作用是降低乘务人员的绩效,制定实施计划,并采用基本方案。执行方案和基本方案的内容尤其应包括方案、到达和离开时间和地点、乘务段、乘务信息、乘务编号,还包括乘务绩效信息,尤其是乘务工时、乘务时间、乘务绩效、乘务人数、乘务岗位等。
这一体系由报告和发布两部分组成。系统可在铁路调度中心使用,并向各管理部门通报总体规划。经核准后,将基本计划分配给负责旅客运输的常规运营单位。
2.6.1 统计管理
统计管理具有计划统计、事故分析统计、乘员性能统计、乘员乘务时间统计等功能,通过对调度计划指标的自动统计,可以对计划的质量进行度量,为后续工作提供指导。
2.6.2 查询管理
该系统实现了对班组报表、指令、执行计划、基本计划、规章制度等信息的查询、分析和处理。操作者可要求提供安全规则、运输规则和技术管理规则。
本系统主要包括高铁客运调度管理、到达管理、下班管理、备班管理、检验管理、工时统计等功能。
系统在数据维护过程中,以车队信息和线路信息为基础,实现了计划管理功能。列车运行周期结束后,需要根据乘务员人员配置和服务的变化、出发地点和出发地点的选择以及工作效率进行规划。
比如,长沙南—青岛—合肥南站交叉,针对几个单位在整个跑道内各有不同的跑道确定变量,本文考虑并设计了确定值班员轮值数的通用乘务总时间计算公式。就乘务时间而言,影响乘务时间的因素有发车时间(最终到达)、发车时间、发车时间、返程时间、等候时间以及可能的列车晚点。
另外,修改旅客信息时,终点站运营人一般只需输入全线连续车次号码、运行区段、始发时间、到达时间、储存时间和发车时间,就能自动增加额外的时间,精确地计算每个班次的实际运行时间;实际运行时间应与铁路公司批准的班次时间一致,并与铁路公司批准的乘务月工时174 h±5%(165.3 h~182.7 h)相比较,以确定具体班次需要多少班次。
3.2.1 正常出勤
排班完成后,系统必须对操作终端进行人工检查,并根据临时排班、病假等情况增加或删除邮政工作人员,以确保邮件列表中的个人信息与实际出勤信息一致。
3.2.2 备班出勤
每一班的实际工时根据乘务人员在备用系统中的实际工时转换8 小时,每一班的实际工时转换2 小时。
当轮班结束时,系统会根据轮班的出勤和离队情况计算当前轮班的实际工作时间。一般而言,管理者可以直接完成控制操作,结束管理工作。如遇特殊情况,比如超时,列车晚点由管理人员负责核减有关人员的工作时间,以确保列车乘务人员工作时间准确。
轮班管理主要包括班内管理和班内人员的选择,若班内备班小组或备班小组在备班期间发生临时变动,系统将使用备班小组功能,添加或删除备班小组,以确保其与实际班内备班小组相匹配。
本系统提供审计管理,确保乘务路线合理安排,作业正确,乘务时间计算准确。班长在完成班前、班中、班后、班后,必须经过管理终端检查才能生效。考核内容包括考勤人员、出勤人员是否正确,考勤人员是否符合紧急情况下的要求,工作时间是否有变动等。
工作时间统计功能是根据每个组员的出勤情况和出勤次数,对乘务人员的乘务时间进行综合调查。在乘务人员进出信息到达或离开时,系统将确定所有乘务人员的最后状态,每个乘务人员根据离职管理人员回顾(分牵引)数据读取正常乘务时间和其他工作时间信息,并通过工时进行统计。本系统工时统计提供每日工时统计、每月按工时分时统计、每月按小组分组统计、按个人控制加(减)工时间等特殊统计数据。
高铁客运乘务排班信息系统将列车调度与运行设备的应用结合起来,使高铁调度更加紧凑,流程更加合理,运行组织更加灵活,并采用了过程自动化、界面协调、生物识别等关键技术。
操作人员只需根据给定的路径规则输入进入日期,系统就会自动计算出一般团队的休息时间;只有将下班路径及其他数据上传到“下班管理”界面,系统才能准确计算出乘务员的休息时间,并对工作量进行排序。
本系统以局域网为基础,通过一个终端输入信息,实现多个终端的信息资源共享。该系统的数据集成能与岗位管理、岗位工作同步,实现工资核算与岗位计划信息交换。
该系统利用生物特征技术检测指纹或参与面部识别,在系统出现故障的情况下进行数据处理。在网络中断时,采集的数据以本地方式存储,网络连接后自动上传到服务器。该方法克服了现场记录中人为造成的主观和客观误差,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高铁乘务人员要适应新形势,必须进一步重视信息化、自动化,提高人员规划效率,优化乘务人员资源配置,降低运营成本,为旅客创造更舒适的出行环境。高铁客运乘务排班信息系统显著提高了高速列车乘务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为加强高速列车乘务人员的管理、优化其组织结构以及准确统计乘务人员数量提供了有效的平台。高铁客运乘务排班信息系统的优点更为明显,即流程科学、操作简便、人机交互灵活,能适应铁路客运的高效率管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