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
摘 要:贬谪文学在初中生所学的文言文中占有很大比例,但初中生受限于阅历及艺术修养,不可能全面把握作品的精髓。所以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首先做到知人论世,熟悉作者所处的时代;再者要理解作者困境中的灵魂的升华和自我超越;还要学习作者婉曲的表达内心思想的高超艺术手法。
关键词:贬谪文学;知人论世;灵魂超越;婉曲手法
自从屈原被贬而赋《离骚》后,贬谪文学始终占据着中国古典文学的一席之地,其中名篇辈出。在初中文言文的选篇中,涉及贬谪内容的文学作品就占有很大比例。名篇如《记承天寺夜游》《岳阳楼记》《小石潭记》《醉翁亭记》《陋室铭》等。这类文章,有不少是作者的代表作,其思想性及艺术性高度统一。对于初中生而言,由于其自身的阅历及思想还不够丰富,往往很难驾驭这类文章,很难达成预期的学习目标。为了准确地掌握这类文章的精髓,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所以有必要通过适当的策略,建好台阶,使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
一、引导学生知人论世
封建时代的文人,往往把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人生的最高理想追求,以身许国,参政实践,他们的内心深处充满着历史的使命感。但是,现实是残酷的,政治是无情的,封建官场的翻云覆雨,使得个人命运也随社会大环境一起沉浮,当正义无法伸张,个人的抱负无法实现时,就会给作者帶来心灵的隐痛。教师要搭建心理沟通的平台,理解任何有艺术修养的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在作品中表现出自己的内心的呐喊。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所谓“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1]如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深夜未寝,披衣独行,寻友,显出作者的孤寂。一腔语言和情思都融入对景色的描写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富有才华的诗人只能昂首对月的人生大寂寞。苏轼的《卜算子·咏梅》:“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词中“独往来”的“幽人”是“有恨无人省”的。“拣尽寒枝不肯栖”足见作者志趣高洁,独卧寂寞沙洲,是作者心灵的抗争。苏轼曾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渔樵杂处,往往为罪人所推骂,自喜渐不为人识。”[2]当时心情可见一斑。这种心情极具典型性,柳宗元的“恒忐栗”“凄神寒骨”;欧阳修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范仲淹的“去国怀乡,忧谗畏讥”都表明世态炎凉对他们思想的深深冲击,对宦海的失望与无奈时常流露出一种避世的淡漠情怀。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深深的隐痛发而为文,遂成千古绝唱,苏轼的《赤壁赋》、柳宗元的“永州八记”等,无不情有所系,感慨为之。因此,要补充材料,让学生做到知人论世。
二、理解作者灵魂超越
被贬谪的封建文人,濡染了“兼济”思想,所以他们大都“屈其身而不屈其道,任白谪而何亏”,“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所以才会奏出时代的强音:“与民同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们借文章彰显自己的志趣,如《陋室铭》中的“惟吾德馨”;柳宗元的寻胜寄情,范仲淹的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他们虽有贬谪的痛苦、失意及牢骚,但是不悲观沮丧,没有消极沉沦,对前途仍充满希望,对朝廷依然忠贞,有一种虽九死犹未悔的坚决!他们在新的任所,大都有所作为,而且政绩斐然,造福一方。苏轼在杭州、苏州、徐州、密州、惠州等地留下美名;欧阳修在滁州也是政绩卓著;范仲淹更是青史留名,做到了“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正因为贬谪,他们接触了社会的底层,体恤了民情。拔剑击柱,壮怀激烈,文学创作,成了他们的精神寄托。正如柳宗元所说:“贤者不得志于今,必取贵于后,古之著书者皆是也。”要引导学生在宏大的历史中看到作者灵魂的闪光,看到他们对人生的思考,体会其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志趣。
三、学习艺术手法上的婉曲
婉曲是一种修辞手法,指讲话时不直陈本意,而是以委婉之词加以烘托,或暗示,让人思而得其味,越揣摩意蕴越丰厚,其作品越有艺术感染力。由于被贬的现实处境,他们待罪的孤危地位,他们往往借香花、美人自比,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隐忧。中国文学很早就有这样的先例,如屈原在其长诗《离骚》中的大量描写,写出了“信而被疑,忠而被谤”的愤激;《记承天寺夜游》的竹柏影;《小石潭记》中的清幽环境,他们饮酒、吟月、对景抒怀,用比兴手法如白居易对琵琶女天涯沦落的感叹;《赤壁赋》的主客问答;“醉翁亭”“喜雨亭”“超然石”;白居易的闲适诗等。他们借景抒怀,忧郁之情毕现,把内心的苦难化作艺术珍品,我们品读其文,陶醉在艺术的享受中。
贬谪文学,是古典文学重要组成部分,古典文学的忧愤之风在贬谪文学中得到尽情体现。作品为我们展现了作者的生存方式、心态变化、人格魅力。课堂教学中,和学生一道充分挖掘,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写好自己人生的大文章。
参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苏轼.苏东坡全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