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本阅读教学中的“知人论世”不应该是一项机械性的教学任务,而应该对此作“三维”思考:选择适切的内容以创建文本内外的关联;选择合适的课堂呈现时机以架构文本解读契点;以学生接受的效能为辅翼使之领会文本真意。
【关键词】阅读教学;知人论世;适切度;时机性;效能值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6-0028-02
【作者简介】汤丽萍,江苏省常熟市中学(江苏常熟,215500)教师,苏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文本阅读教学中的“知人论世”,是一种有机的融合渗透,是一种有益的探究涉猎,是解读文本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就现代文本教学活动中的“知人论世”,作一些粗浅的思考。
一、选择适切的内容,创建文本内外关联
“知人论世”的本意是论述阅读文学作品时对作者本人思想、经历等的把握,而每一个文本的“人”和“世”是纷繁芜杂的。因此,首先要考虑选择哪些内容。
笔者以为,在阅读教学中,“知人论世”应选择那些对文本解读起重要作用的内容,建立起文本内外的有机联系,为阅读教学服务。选择的依据在于其与文本的关联度。以《葡萄月令》为例,“月令”是“知人论世”应选择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学生首次接触,涉及文题、文体、作者性情等诸多方面。在作者汪曾祺的生平阅历中,应选择文本所体现的生活时代。同时,《葡萄月令》是作者的散文代表作,被称作“散文中的散文”,因此,汪曾祺散文语言的特点也应是选择的内容。
在选择性原则下,“知人论世”的内容还应具有以下特点。
1.可感性。黄厚江老师教学《葡萄月令》时选择“知人”的内容是作者女儿汪明《〈葡萄月令〉遭遇退稿》中的一段文字:“不管别人怎么评价,我们知道,父亲自己对于《葡萄月令》的偏爱是不言而喻的。当年因为当了‘右派,他被下放到张家口地区的那个农科所劳动改造。在别人看来繁重单调的活计竟被他干得有滋有味、有型有款。一切草木在他眼里都充满了生命的颜色,让他在浪漫的感受中独享精神的满足。以至于在后来的文章中,他常常会用诗样的语句和画样的笔触来描绘这段平实、朴素、洁净的人生景色。”这一内容具体形象,富有感染力,以文本来“知人”“知文”,内外有机勾连,使学生对作者、作品、作者经历、精神世界都有了感性的了解。
2.情味性。一位教师在给学生讲述“月令是上古的一种文体”后,出示了一张“月令”图片,并附一段文字“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和学生一起欣赏“月令”之美,然后引出作者对“月令”、古典文学的无比钟爱,并在此基础上欣赏《葡萄月令》的美。汪曾祺写散文和小说,常常喜欢用“闲笔”,带给读者无穷的诗意与情味。上述教师关于“月令”的欣赏,可谓教学的一处“闲笔”,使知识鲜活,使课堂灵动。
3.转化性。“知人论世”,不是教学的华丽点缀,而应是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郑桂华老师在教学卡夫卡的《变形记》时,让学生自主完成对卡夫卡的作品、经历、作品特点等方面的资料积累。课堂上她让学生归纳要点、把握信息、熟悉记忆,将知识消化、活化。她请学生讨论卡夫卡作品的语言特色与小说主题的关系,并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指明卡夫卡作品的精髓所在,这是将知识升华,将卡夫卡作品的特色从内容到形式作了一个感性的诠释与理解。
二、选择合适的课堂呈现时机,架构文本解读契点
“知人论世”呈现的时机不应该是一个定数,而应该是一个变数。最佳的呈现时机是与文本阅读教学最黏合的时机。
1.各得其法,各尽奇妙。曹勇军老师教学《葡萄月令》时,以文本的理解来引导学生理解“月令”的意蕴,从文本中来,又到文本中去。而黄厚江老师在执教时,跟学生一起阅读、发现、欣赏汪氏散文的诸多美妙之处,让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缩写,探究以“葡萄月令”为题的精妙,启发学生领悟“月令”的内蕴。带领学生,在文本中跋涉,步步登高,信手拈来的“月令”与“汪氏特质”,为文本教学增添生花妙笔。可谓各尽其妙,各得其宜。
对作者的“右派”经历、下放生活和豁达的人生态度这些理性的内容,两位老师都将之化解在一个个细致精巧的教学环节中,引领学生体悟文章的精神内核。曹勇军老师采用的是“由文及人”“由人及品”的方法。而黄厚江老师则以写出这种散文中“极品”的作者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为问题主线,让学生展开讨论,走进文本深处。
2.化解融合,造就品位。钱梦龙老师在执教鲁迅的《故乡》时对小说的时代背景介绍,丝毫没有灌输的味道,他引导、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在温故知新中让学生轻松自主地完成了对小说背景的了解。他在执教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时,启发学生联系鲁迅的《故乡》,指明“两篇小说所反映的农村情况前后相隔约十年,去年读了《故乡》,今年再读这篇《多收了三五斗》,就可以看到这十年间农民的生活状况、农民的精神面貌有了哪些变化”。在教学中,钱梦龙老师将时代背景、作者写作意图都揉碎了,融进教学的每一个细小环节,从未脱离文本一步,在字、词、句的品析中,学生就对农民、时代了然于心。
名师们在课堂教学中,对“知人论世”的内容,没有只是机械死板地灌输给学生,而是运用各自的教学智慧造就了课堂教学的高品质和高品位。
三、学生体悟的效能值:彰显文本格局深味
笔者以为,教学文本,务求真意。所谓真意是指作者在文本中通过文字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怀以及对社会人生展现和思考所形成的时代意义。阅读教学要彰显文本应有的格局与深味。如果阅读教学仅仅停留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以及对表现技巧的鉴赏,语文教育就很难触及学生的心灵,很难为他们铺就精神的底子。
汪曾祺说:“对于生活,我的朴素的信念是,人类是有希望的,中国是会好起来的。我自觉地想要对读者产生一点影响的,也正是这点朴素的信念。”他有这样的创作观念,作品中就一定会有所反映。在《葡萄月令》中,作者正视人生的起伏、生活的艰难、命运的多舛,以宁静和诗意的葡萄描写来观照生命,写葡萄,不以“葡萄”为题,而以“葡萄月令”为题,既有内容上的差异,也有审美旨趣上的差异,更有精神内核上的差异。尤其令人赞叹的是,文本中表现的审美情趣与精神旨趣是在“非常”的时代、处境中拥有的。这样的“知人论世”能够彰显作者以及文本的精神格局。老舍在《想北平》中表达对故土的无限热爱和眷恋之情,通过“知人论世”,学生才能了解这篇在1936年写于青岛的散文,结尾那一声“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饱含着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民族忧患意识、对故土之爱与思,是作者的民族大爱的体现。
如果对孙犁与母亲之间的深情不了解,就很难体味《鞋的故事》里蕴含的对纯朴的母亲、妻子以及故乡的怀念之情。《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篇小说中学校布置的雕塑画像是很耐人寻味的。费尔巴哈的《美狄亚》描画的是残忍冷酷的复仇女神。尼采被法西斯主义誉为思想先驱,纳粹几乎把尼采的思想全盘吸收,希特勒更将尼采的超人哲学发挥得淋漓尽致。如果对这些形象细节强化“知人论世”,就是对文本“深味”的体察。
阅读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领悟文本真意、深意与精神格局,要教会学生如何从一个文本的阅读学会一类文本的阅读。读了《葡萄月令》,学生能阅读汪曾祺的其他散文和小说;读了《想北平》,会阅读老舍的“京味”小说和剧作;读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会思考“战争”与“和平”、“战争”与“人”的问题。从阅读一个人、一部作品进而阅读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世界,这是阅读教学的目标任务之一。
当然,一味以“知人论世”图解文本,或者以各种漂亮的借口否定它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都是对文本的不尊重,也是阅读教学的不严肃态度。阅读教学中,获得文本真意要运用多种解读理论、多种教学策略,“知人论世”只是其中之一,如何运用得自由得体,是我们思考实践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汪政,何平.解放阅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2]覃永恒.概括的力量[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3]凌宗伟.教育价值应成为学科教学的追求和旨归[J].江苏教育:中学教学,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