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顺霞
摘 要:以少數民族贫困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当前在“互联网+”大背景下具有民族特色的家校共育模式,寻求突破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传统而简单的家校教育模式,从而实现“精准家校共育”,达到提高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道德品质良好习惯的养成以及正确“三观”的培塑,实现合力育人和教育效果的有效衔接,全面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互联网;家校共育
当今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就算身处千里之外,也能实现咫尺之间的“见面”。偏远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家校共育工作,因受到地理位置以及家长文化素质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对学生的教育衔接等都不尽如人意,家校共育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如何切入“互联网+”的模式进行家校共育,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人口居住比较分散,而其文化教育等相对落后,群众获取知识与信息的能力较差。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家校共育的发展步伐。
中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一个关键时期。对于初中生来说,从懵懂无知的孩童成为对新奇事物缺乏判断力,急于展现个性,人生观、价值观亟待正确培塑的青少年,开始走入青春期,有些许逆反,其健康人格的塑造在这一时期恰恰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因此,在这一阶段,通过学校教育发展学生的健康人格,帮助他们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至关重要。但教育过程中,不能仅靠学校教育,家长成为“甩手掌柜”。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阶段处于重要地位,学校教育需要与家庭教育合力,同时调动多方力量合力育人,实现对学生道德素养以及知识素养的培养,促使他们共同发展与进步。
一、打造互联网+家校共育机制,家校共育无缝连接
随着社会发展以及脱贫攻坚走向胜利,不少贫困地区的教育教学环境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学校通过积极建立家校通、QQ群、微信群等,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学生成长管理的信息化。通过在中学搭建学校教育网络这一资源平台,把学生在校的具体情况、作业、考试等信息及时反馈给家长,并做好沟通与联系。为了切实引导和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观,教师、家长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的成绩好坏,更需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情绪变化,对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动态做到及时掌握,一旦发现存在问题,则要及时与家长通过微信群进行沟通与联系,及时与家长做好交流,从而为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的困惑和思想上的“疙瘩”而采取一些科学的共育措施。既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同时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与家长联系在课外、家庭对孩子循循善诱,在合力之下,为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校园育人环境。
二、构建互联网+共育平台,家长参与建言献策
通过发挥互联网平台的各种功能,围绕中学生做好一些信息交流平台的搭建。在家长群中,及时发布国家在教育方面对贫困地区学生的优惠政策,发布学校的教学管理内容以及动态信息,改变原有贫困地区家长与教师无法见面的弊端。学校利用微信视频连线反馈信息,通过视频录制、拍照等形式,将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以及日常学校生活在群中进行展示,一方面让家长能认识到自己孩子在学校的真实环境,了解孩子,增强亲子关系。一方面提升家长对学校的认识,实现良好的共育沟通,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教学管理以及评价之中,积极建言献策。我校以互联网的形式建立了“家校共育互联网家长群”,家长可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学校以及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从而通过学生的行为、家长的行为以及就家校共育事件的具体评价,让家长与家长进行互相交流、互相探讨,也让学生与学生交流沟通,取长补短。通过制造一些主题性的话题,使师生、生生、家校以及家长与家长之间展开一些大范围的讨论,促进家校的良好沟通,实现家校共育,达到同频共振,最大限度优化教育。
三、借助互联网召开家长会,实现共育目的
对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家长来说,因为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居住偏远,一些家长无法到学校随时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因此,教师可借助互联网下的QQ、微信群的功能建立家长委员会,与家长及时保持联系。同时,在征求家长的意见下,开展面对面的家长会,一些家长路途偏远无法参与家长会时,可通过现代技术参加线上家长会,拉近时空距离,促进学校与家庭教育的交流与合作。通过灵活多变的形式,让家长及时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中的具体情况,同时学校也能及时与家长保持联系,针对孩子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家长群积极发挥集体教育资源优势,形成多方共育模式,集结教育力量,切实达到共育的目的。
总之,当前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基于“互联网+”的大背景,教育的发展同样需要创新,尤其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更要与这个时代同步,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织就教育网络,形成全面的教育系统,才能真正达到理想中的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雷河.浅谈互联网时代的家校共育[J].文教资料,2019(21).
注:本文系2020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互联网背景下家校共育的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235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