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张
摘 要: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实施,首先需要让学生树立思辨性文学阅读观,利用群文阅读的启发性,尊重学生阅读角度的多样性。在有效实施思辨性阅读的前提下,开展作文教学,引导学生敢说真话、少说废话。转变传统训练模式,与时俱进地转变教学理念,关注学生个体独特性,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高效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 作文教学 实施路径
复旦大学自主招生曾有这样一道题目:“请以桌上的这瓶矿泉水为话题,连续不断说上5分钟。”这道题让许多考生难以应对,不少考生在结结巴巴地说了1分钟后彻底词穷。自主招生的“学霸们”拥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相当优秀的逻辑思维能力。但为何这么优秀的他们会卡壳?笔者认为只有在尊重思辨性的前提下,将“阅读积累”与“表达”有机结合,才能让学生游刃有余地应对每一次“挑戰”。
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十八个任务群,“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是其中之一。新课标明确规定了该任务群的教学目标、教学课时、学分要求。与传统教学相比,该任务群更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从学生角度来看:学生在了解作者、价值观、文化思想等的基础上,提出质疑、转变传统思维模式,形成敢于批判性思维。从教师角色角度来看:教师是引路人,引领学生发现问题;教师是规划师,带领学生规划行程。
2020年8月3日,全国20多省同时进行“2020年普通高中统编教材”国家级示范培训。其中王栋生系统谈了统编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施建议,其在报告中指出:“语文教学内容编写的目标是让作文成为学生发展思维品质的学习活动,在作文过程中丰富识见、孕育理想,学会负责地表达个人见解,真诚地表达情感。”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需要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意识,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
一、思辨性的阅读——树立文学阅读观
1.利用群文阅读的启发性。
我们如何解读一篇文章?无非是通过炼字、用语、主题分析文本,将一篇文章解读得支离破碎。学生收获了什么?无非是“答题”技巧,导致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千篇一律,求“稳”不求“进”。不可否认传统的课程观过于保守,只看中结果而不让学生享受过程。需要反思文本解读是否迁移到学生思辨性思维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是否有所增强?
我们应该关注学生自我建构能力,用专题性的群文阅读打开学生的阅读思路。例如有学者将《烛之武退秦师》《陈情表》《谏太宗十思疏》作为专题,给学生制订任务:“自定标准评论:烛之武、李密、魏征谁是冠、亚、季军?如果派其中一个和特朗普谈判,谁更合适?”该任务的实施,首先需要反复揣摩人物刻画文字,培养学生潜心深入阅读的能力。该任务的结论是学生自我构建的,而不是开发成型的。“谁去合适?”没有统一的答案,学生言之有理即可。结论的展示以学习者为主题、以学生言语智慧为重心、以实践活动为手段,完成自我结构。
又如将《老王》《画人记》《红鼻子》作为专题,让学生思考“心理距离与语言之间的反差的体现”。也许会有人质疑这类题目过于“高大上”,似乎不太符合学生时代的教学特征,忽略高中生应有的认知能力。中学生写评论篇幅不会太长,往往以短评为主,只擅长对一个问题表达观点。专题阅读设置的评论性任务是符合他们阅读与思考范畴的。歌德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内涵,只有有心人得见;形式,对大多数人来说是秘密。”内容、内涵、形式是有层级区别的。如果大家都能看到,我们再讲解,就失去了价值。2017年新课标任务群阅读理念指出:“主题阅读、比较阅读、专题阅读等方式落实阅读教学。”阅读教学已不再局限在“语言建构与运用”层面,而需要让学生通过相同或相异的文章组合阅读,通过比较、鉴别积累语言经验,提高阅读水平。重构课程内容,设定富有启发性的、专题性的任务及项目,能使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内化为学生的阅读思维。
2.尊重阅读中的不确性。
孙晋诺在2020年7月28日的教学手记中这样写道:“承认文学阅读中的不确定,敢于让学生试错,即使误读,比只做一个接受的容器更会读文学作品。”深入阅读,能让学生形成自我阅读能力的基本结构,拥有知错、纠错的认知水准。当学生拥有较高水平的阅读能力时,面对各类考题,就能更沉稳地面对,拥有俯视的姿态。
文学阅读观可以这样建构:
例如:孙晋诺老师让学生品读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一位学生的阅读片段是这样的:“原文: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我读:从第一行文字起,时间和空间在马尔克斯的笔下拉长延展,布恩迪亚上校的记忆犹如第一滴从积雨云上滴落的雨水,看似漫不经意,却牵扯出了日后疯狂猛烈的暴风雷鸣。”
这位学生思辨性的解读,读出了属于她的《百年孤独》,建构了自己的作文素材体系。
笔者在讲授《江城子》前给学生布置了任务:“用画或文字描述你的阅读体会。”不少学生用画作表示。
笔者问绘画的学生为何如此设计,她的回复是:“女子消瘦的脸是诗人的想象,他用女子思念后的憔悴表达对女子的想念。窗外的芭蕉叶已亭亭如盖,可见两人相离时间之久,岁月如梭,然思念如旧。”
也有学生自创现代诗解读古体诗。内容如下:“胭脂香,铜镜掩月光。闲来粉黛扑颊上,如砌点点微霜,更有霞光长。忽扬笑,袖手在人旁,亲手替把钗环上,俯身又闻清香,指尖发丝绕。雷又响,人影渐稀稠,泪眼婆娑何处望,执手无奈又放,人醒身侧万丈凉,如临天地骤荒,孤军一场。”
笔者认为阅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需要框定学生用特定的形式表达。如果在学生的解读中,看到了他们思维的痕迹,那么即使和教材、和作者的思想相差甚远,仍然拥有可贵之处。持之以恒地坚持思考,带有思辨性地解读,时间的堆叠,自然会看到阅读鉴赏能力的增强。这种文学阅读观是我们渴望发现的。
二、对接“阅读”的表达——树立人生价值观
深度学习理论认为写作中积极的心理特点是:“新观念形成,范例被改变,信念受到挑战,深度思考变得必需,惊喜瞬间充斥着大脑,神经元被串联和激起。”思辨性阅读是为了让学生成为“本我”,敢于“读出”自己的观念。这是思辨性写作的前提。只有这样,在写作时学生才能坚持自己的说话风格,表达真实的想法。教师在选择“思辨性表达”训练任务时,更需要有的放矢。
1.关注热点,敢说真话。
2020年高考落下帷幕,其中全国Ⅱ卷作文题为: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同气连枝,共盼春来”……2020年的春天,这些寄言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上,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这些话语印在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寄托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请完成一篇演讲稿。
全国Ⅱ卷作文题“携手世界,共创未来”,学生可从:“互助、团结,面对人类危机,我们需要有应对之道。面对人类未来发展走向,我们呼吁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入手。作为当代青年,我们期待在文字中感受当代青年在危机情境下的实实在在的责任与担当。
全国Ⅱ卷关注热点问题“疫情”。新课标一卷作文题也围绕“疫情”这一热点问题。许多专家都提出“写作没有套路”。热点问题的训练更是让学生说“真话”。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给学生一个热点作为任务思考,就是让学生能够有所启发。例如2020年5月4日,B站视频《奔跑吧,后浪!》点燃一群“前浪”与“后浪”。视频出圈很成功,一下子成为人们谈论的热点。两天时间,网络上出现了《前浪不满,后浪无感?后浪刷屏缺为何引争议?》《B站的后浪出圈很成功,唯独缺了质疑与反叛》争议之声,也出现了诸如白岩松等人点赞视频之音。像《后浪》视频这样有不同声音的热点是训练学生表达能力的首选。学生面对这类问题需要有自己的观念与立场,以及专属的思维模式与表达主题,而不是人云亦云。
2.合理筛选,少说废话。
培养理性判断能力需要听取不同的声音甚至反对的声音,实现质疑、求证、包容、共识。高培圣在《虚拟反方立场:一种必要的论说思维》一文中提到“虚拟反方立场”的概念,即从虚拟视角和身份辩证思考同一时间或现象的不同层面或者同一层面的不同方案,形成客观与周全的结论。
例如学生对热点问题的评论会虚拟不同身份,从他们的视角谈论问题。多维度呈现思维中的“放”。然而在“放”的不同层面存在重复、不合理的现象,较常见的有:论述重心不一致;论述时存在思维漏洞等。这时候需要删选,对思维进行必要的“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的训练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更严密,筛选后的思维视角能使思维更立体、更有厚度。
当然,在语言的选择上我们可以针锋相对,这是一种说理的方式。但是笔者认为,平时人际交往时,温和或幽默的言语,更能让人接受。比起针锋相对,可能更机智。以退为进,礼让三分,是对论说明智的完善。
三、融入思辨性的训练——树立实践发展观
看到过一位教师的教学手记:《我学生的阅读意识超越了不少语文教师》。该教师布置学生的暑假作业其一是:阅读朱光潜《诗论》《谈美书简》;吕叔湘《语文常谈》;艾克曼《歌德谈话录》;毕飞宇《小说课》。在阅读欣赏的基础上撰写鉴赏性文字。该教师在他的公众号上分享了几位学生的阅读佳作。
鉴赏或评论某一类事物,首先是对事物有深刻的了解与把握,其次是在大众基础观点之上提出看法。最后是尽己所能地扩充鉴赏的内容,更好地为说理服务。笔者认为,该教师对学生文字鉴赏能力是到位的。初看标题,会觉得该教师的说法夸大其词,但看了该教师学生的学习成果。笔者认为,他们的阅读意识的确超越了不少不愿看书写作的一线教师。
是什么促使学生有如此思辨性的文字表达?笔者认为,首先是教师对教学的理念。教师在每节课开展前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千差万别,但是教学设计的核心目标却只有一个: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学会学习。每位学生初入学校,都带着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与思维方式。等到学生离开那一天,是否应该让他们保持独特性?
表达的实质是思想。一位哲学家说过:“语言是思维的外衣。”一个人在豆蔻年华与而立之年表达的方式是不同的。学生在不同时期的表达与不同阶段心理的变化相关,我们不能以停滞不前的方式训练学生。
教师要承认学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更是课堂资源的开发者。教师可以适当指导学生的阅读与表达,对资源进行加工与筛选,形成资源库。还可以把阅读与表达中形成的零碎的课程资源整合成完整的课程資源。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还应包括对学生的“包容度”。课堂讲台不是一言堂,可以多留些时间给求知的学生。在表达时,可以清楚地发现他们在构建文字、组织语言时独特的思维品质。虽然现在还没能超越自我的思维品质,但笔者相信,经过不断的训练,他们对言语规律的感受性理解和概括意识会有所改变。
知识不仅是教师传授给学生的,还是学生从内心深处扎根、发芽的。教育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把目光放长远。
杜威说:“教育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建设性过程。”何为主动建构?
活泼个体,俯仰“天地”,悟人生之道。
参考文献:
[1]高培圣.虚拟反方立场:一种必要的论说思维[J].教学月刊,2018(9):18-21.
[2]孙晋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案例:跟四位“名师”学思辨[J].语文建设,2019(2):9-13.
[3]叶黎明.写作教学内容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124-12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