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2021-06-25 15:39袁益梅
文教资料 2021年5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思政

袁益梅

摘   要: 大学语文课程思政,要立足于大学语文文本,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把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之中,达到以情动人、以美育人、立德树人的目的。利用大学语文课程,对大学生进行“屈原精神”教育,很有意义。

关键词:大学语文   课程思政   屈原与楚辞

“课程思政”是目前高校着力推进的一项课堂教学改革。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强调:“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大学语文在高校属于人文素质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大学语文在课程思政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能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试以“屈原与楚辞”教学为例,探索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具体路径。

一、挖掘思政意义

屈原对后世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这是司马迁对屈原的辞赋和人品的崇高评价。后世文人对屈原也是推崇备至的,刘勰说“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文心雕龙·辨骚》),李白说“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江上吟》),杜甫说“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戏为六绝句》)等,都表达了对屈原的崇敬之情。

屈原是中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中国诗歌之父,是中国的诗魂、国魂、民族魂。屈原开创的楚辞新诗体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屈原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他的精神,即深沉的爱国爱民情怀,廉洁忠贞、特立独行的品格节操,以及在逆境之中敢于坚持真理的、敢于反抗黑暗统治的、坚忍不拔的、上下求索的精神。贾谊、司马迁、李白、杜甫、苏轼、陆游、辛弃疾、文天祥等莫不受艺术的滋润和人格的感染及爱国思想的熏陶。西汉贾谊贬谪长沙,过湘江作《吊屈原赋》,以屈原自喻,寄托愤慨之情。司马迁惨遭宫刑,以“屈原放逐,乃著《离骚》”自励,终完成一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伟大著作——《史记》。“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无不体现屈原的精神与情操。

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的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奋斗。这需要屈原精神,需要有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必胜的信心。我们要认真做屈原精神的实践者和弘扬者。屈原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弘扬屈原精神,是时代和现实的需要。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使命。大学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多为文学经典,这些文学经典倡导的爱国情怀、责任担当、奉献敬业、诚信友善、光明磊落、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精神和品质,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最佳范本。大学语文教学应充分发挥课程优势,寻找文学经典与思政教育的契合点,深入挖掘文学经典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对其进行符合时代意义的阐释和重构,让学生在享受文学之美的同时净化心灵、丰富精神世界、提高道德品质,使其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推动力。爱国爱民、改革创新、独立不迁、求索进取铸成了屈原精神。屈原精神体现了时代的进步,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组成部分,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利用大学语文课程,对大学生进行屈原精神教育意义重大。

二、梳理思政元素

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多是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经典和文化经典。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不能把思政概念硬塞进教学内容中,而应该根据文本内容,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注重内容的广度、深度、前沿性、时代性,做到让学生耳目一新、心悦诚服,达到以情动人、以美育人、立德树人的目的。

1.爱国思想

屈原是中国第一位爱国诗人,他的人品和才华可与日月争光。屈原是中国文人心目中一个崇高的象征,屈原精神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文人。爱国思想是屈原精神的核心,屈原是爱国思想的先驱。屈原爱国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爱国与忠君相统一。我国封建社会是家天下的世袭制度,国君是国家的象征和权力的代表,“忠君”与“爱国”密不可分,“忠君”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爱国”的表现,“忠君”就是为了“爱国”,要“爱国”必须通过“忠君”实现。在屈原看来,国君和国家是一体的,若离开国君谈兴国、强国,则是无稽之谈,一切改革都将无法实施。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屈原“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返”。在《离骚》中有许多“系心怀王”的句子,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撫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屈原希望怀王珍惜时光,革除旧弊以兴邦国。“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屈原表明愿意竭忠尽智辅佐楚王强大楚国。“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与余成言兮,夫唯灵修之故也”“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等,以男女婚姻比喻君臣关系,屈原自比美人,痛斥夫君怀王的变心及其他女子的嫉妒诽谤。从这些诗句可以看出屈原是有忠君思想的。屈原的忠君是他爱国思想的一部分。

(2)强国理念。屈原既倡导实行德政又提倡法治,把楚国建设成一个“国富强而法立”的国家是屈原的“美政”理想。屈原的美政理想具体内容有:

一是主张合纵抗秦,由楚国统一天下,这是屈原政治理想对外的方面,是屈原对天下一统的追求。这种追求通过屈原所推崇的古代圣君贤相、所批判的独夫民贼反映出来[2](59)。《离骚》“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夏桀之常违兮,乃遂焉而逢殃。后辛之菹醢兮,殷宗用而不长。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尧、舜、禹、汤、文王、武王等人物都不是楚国的,但屈原对他们非常推崇,因为他们是明君,是被作为华夏一统的政治领袖看待的。又如他所列举的昏君贼臣,像启、夏桀、后辛等,都是屈原所痛恨的。屈原对天下一统的憧憬和追求,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到战国后期,真正的强国只剩下秦、楚、齐三家,秦国是当时公认的军事强国,齐国是当仁不让的文化强国,楚国是版图最辽阔、人口众多的一个国家。在这三强当中,真正实力最强大的是秦国和楚国,“凡天下强国,非秦而楚,非楚而秦”“纵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所以,在外交上屈原主张联齐抗秦,由楚统一全国。

二是“有德在位”“举贤授能”,提倡修明法度,实行法治,这是指屈原政治理想对内的方面。《离骚》说:“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夫唯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统治天下。在这种“有德在位”的德政思想的指导下,屈原要求“举贤授能”。《离骚》说:“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屈原的美政理想还包括“法治观念”,如《惜往日》“君无度而弗察兮,使芳草为薮幽”。屈原谴责楚王不以法度审理是非,致使贤臣斥逐。《惜往日》说:“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背法度而心治兮,辟与此其无异”。屈原以明法自居,并以是否执法为尺度衡量楚王政治之得失,认为法治则国强,心治则国遭祸。

三是“两美必合”,这是屈原美政理想实现的必要条件。“两美其必合兮,孰信修而慕之”?只有明君与贤臣的相互信任倚重,有利于国家的政治措施才能落到实处。傅说在傅岩筑过墙,武丁任用他毫不怀疑。姜尚曾操刀做屠户,遇到周文王得到抬举。宁戚放声歌唱,齐桓公听后任命他做重臣。这些贤臣得遇明君,“两美合”成就一番功业。在楚国,屈原认为自己是一美,是两美中的贤臣。另一美呢?他发出疑问,谁是真正仰慕寻求贤臣的明君呢?楚怀王显然不是理想的明君,于是屈原上下求索,寻求“两美必合”。

屈原的美政理想,是对天下一统的追求,对“有德在位”“举贤授能”“法治观念”“两美必合”等的坚持,是符合当时历史发展趋势的,是充满时代气息的,是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因而是进步的。

(3)爱国与恤民相统一。闻一多先生说:“屈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充分条件称为人民诗人的人。”屈原的爱国与爱人民是相统一的。屈原有两次被流放的经历,特别是郢都陷落的时候,他与民共流亡、同生活,了解人民的疾苦,同情人民,屈原的作品中有丰富、深刻的人民性和民本思想。“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离骚》),“皇天之不纯兮,何百姓之震愆”(《哀郢》),这些诗句无不体现屈原对人民的苦难感同身受,表达了深切的爱民之情。屈原的民本情怀不仅体现在对人民苦难的同情上,还体现在对腐朽的贵族群小的痛斥上,痛斥他们奔走钻营争权夺利、利欲熏心贪得无厭、钩心斗角嫉贤妒能,痛斥他们不遵循先圣之法追求邪曲。

“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离骚》),表达了屈原以身殉理想、以身殉国的决心。公元前278年楚都城郢都被秦军攻破,屈原痛心疾首,于公元前277年五月初五纵身跳入汨罗江,“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哀郢》)。屈原的爱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最深厚的根基所在。

2.独立不迁的人格美

王国维说:“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四位旷世而不一遇的伟大诗人,即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此四人,苟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学者,殆未之有也。”(《文学小言》)这就是说,在中国历史上,人格和文学都称得上高尚伟大的人首推屈原,后继者有陶渊明、杜甫和苏轼。屈原是一位胸怀坦荡、不屈己、不求人、清正刚直的人。他身上所具有的独立不迁的人格情操美,无人能撼。

学者袁行霈认为,“独立不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对宗主国深沉的热爱与依恋;二是独立自主、坚持原则、刚正不阿的严正处世态度[3](38-42)。

“独立不迁”出自《橘颂》。《橘颂》是屈原早期的作品,是我国第一首咏物诗,是“咏物之祖”。他在《橘颂》中详细描绘了橘树的叶、花、果、枝与刺,对橘树内在精神品质由衷地赞美。屈原托物言志,借橘树寄托自己的人格操守,“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在屈原以后的生命历程中,始终保持着“独立不迁”的精神品格。

怎么保持“独立不迁”的人格呢?袁行霈认为,屈原是通过遵循“无求”与“苏世”两条为人的准则做到的。《橘颂》说:“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一个人如果胸怀开阔超脱、光明磊落,就不会为了私欲祈求别人,就能保持独立的人格。《橘颂》又说:“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如果头脑清醒、明辨是非,就能保持独立判断,特立独行,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在《离骚》中,屈原写道:“世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世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当时的楚国是一个浑浊不堪、以丑蔽美、嫉贤妒能、以恶蔽善、惩善扬恶的黑暗社会。“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那些旧贵族党人骄奢淫逸、贪得无厌、嫉贤妒能、造谣诬陷、不遵法度、苟合求容,把国家引入危险狭隘的境地。面对强大的黑暗势力,屈原坚持理想和操守,决不同流合污,坚决斗争。他声称“伏清白以死直兮”,愿为捍卫自己的清白正直而死。在《渔父》中,屈原被流放到沅湘一带,在江边游荡,边走边唱,面容憔悴,形体枯瘦。渔父见了问道:“您为何落到这步田地?”屈原说:“世人都浑浊不堪,只有我干净清洁;世人都沉醉只有我清醒,因此被流放。”渔父说:“圣人不刻板地对待事物,而能随着世道一起变化。世人都浑浊,为何不搅浑泥水而扬起波澜,大家都沉醉,为何不吃其酒渣而饮其薄酒?”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弹帽子;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抖抖衣服,怎能让清洁的身体受到污染呢?我宁愿跳到湘江里,葬身在鱼腹中。怎么能让晶莹剔透的纯洁蒙上世俗的尘埃呢?”渔父和屈原的对话其实代表两种不同的处世哲学。渔父是一个和光同尘、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屈原为了保持高洁,决不同流合污,宁愿舍生取义。突出体现了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情操美。

战国时代,士无定主、邦无定交、朝秦暮楚、唯利是图的社会风气弥漫,屈原却“不合时宜”地深情地眷恋着故国,不屑于“独善其身”,更憎恶同流合污,宁肯遭受精神和躯体上的折磨,也决不变心从俗,始终保持不随时势俯仰的独立人格,这种震撼人心的人格情操美可“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

3.上下求索的进取精神

袁行霈说:“屈原不仅是一个热情的诗人,还是一个冷静的哲人,是一个理性主义者……大胆怀疑,大胆探索,追求真理,热爱真理,是屈原最鲜明的个性特点。”[3](38-42)这是对屈原上下求索的进取精神的一种高度肯定。

“求”是追求、求证、求知,“索”就是索取、追寻、探索,“求索”就是追求探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是屈原人生的宣言。“求索”什么?在屈原作品中,具体体现为求女、问天和问卜。关于求女,《离骚》中写了四次求婚,第一次求婚天帝的女儿,但“世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天帝的守门人不开门,所求失败。第二次求婚宓妃,但宓妃“保厥美以骄傲兮,日康娱以淫游。虽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宓妃虽然确实美丽,但骄傲无礼,所以诗人放弃她。第三次求婚有娀国美女,即简狄。第四次求婚有虞氏之二姚两姐妹。这两次求婚,由于没有称职的婚人,导致求婚失败,简狄嫁给了帝喾,姚姓姐妹嫁给了少康。虽然这四次求女都失败了,但诗人并不气馁,为追求真理,他锲而不舍。所求之女比喻什么尚有不同的观点,一般认为是对明君和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寻找,这是一种可贵的求索精神。

问天,就是《天问》。关于“天问”二字,历来解释不同。王逸、洪兴祖认为“天问”就是“问天”,是屈原借问天抒发忧愤之情,和《离骚》一样。袁行霈认为,这种解释有失偏颇。我们认同这一看法。因为,《天问》所提的问题其实包括两类,一类主要是就自然界发问,属于知识性的,如“何所冬暖,何所夏寒?”另一类是对人事包括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等提出的问题,属于政治性的,如“彼王纣之躬,孰使乱惑?何恶辅弼,谗谄是服?”知识性的问题是无法同屈原的忧愤相联系的。王夫之在《楚辞通释》中认为“天问”就是关于“天”的问题,“天”是指天理,大自然的变化和人事的得失都属于天理的范围。《天问》是屈原从哲学角度,对于支配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自然规律的疑问,从中看出屈原大胆的怀疑探索精神。

关于问卜,从屈原的《离骚》《惜诵》和《卜居》等作品中看,其中的“问卜”都是假托之辞,用以表達屈原上下求索的心路历程。《卜居》是通过占卜决定自己该怎么为人处世。全诗以第三者的口吻,围绕“孰吉孰凶?何去何从?”提出问题:“我是宁愿朴实忠诚呢,还是迎来送往,不使自己穷困呢?是宁愿用力除草耕作呢,还是游走于达官贵人之中以成就名声呢?……是宁愿气宇轩昂如同一匹千里马呢,还是普普通通如同一只鸭子,随波逐流,苟且偷生保全自己呢?”屈原是真的不知所从吗?当然不是。从这一正一反的提问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爱憎。这其实是明知故问,是对阿谀逢迎、随波逐流、浑浊不堪、是非颠倒世道的批判。正如朱熹说:“屈原哀悯当世之人习安邪佞、违背正直,故阳为不知二者之是非可否,而将假蓍龟以决之,遂为此词,发其取舍之端,以警世俗。”[4]王夫之也说:“托为问蓍龟而詹尹不敢决,以旌己志。”[5]

屈原坚忍不拔、上下求索的进取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不断上下求索,大胆怀疑,勇于改革创新,才能推动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求索进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复兴的必经之路。

三、组织思政教学

大学语文课程思政,采取的教学方式主要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充分利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的精品课程,拓展学生语文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感受全国顶尖高校名师的风采,见贤思齐。课堂教学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比如翻转课堂、话剧表演、文学经典诵读、诗词大赛、人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打破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兴趣,增强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性。

关于“屈原与楚辞”这章内容,主要采取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翻转课堂是满足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需要,打破传统满堂灌被动学习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翻转课堂基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把教师所讲重要内容录成短视频或相关资料放在网上,学生在课外可以自由选择观看的时间和次数,并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外学习任务。在课堂上主要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效及深化拓展学习内容。教师由以前课堂上的演员变成现在课堂上的导演。教师主要通过任务点组织课堂活动,课堂活动包括小测验、讨论、分组辩论、成果展示等形式,给学生自我表现和锻炼的机会,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屈原与楚辞”这章内容,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法,不再安排教师讲授的时间。一般安排2个课时(80分钟)。教学组织安排如下表1:

总之,在“大思政”背景下,大学语文课程应利用自身优势,充分挖掘大学语文内容的思政元素,加强课程思政内容建设,发挥文学经典的育人功能。大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增强教学效果,把知识性、审美性、人文性、思政性融为一体,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聂石樵.聂石樵屈原论稿[M].北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3]袁行霈.论屈原的人格美[J].学术月刊,1981(2).

[4]朱熹.楚辞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5]王夫之.楚辞通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基金项目:广西财经学院2019年“课程思政”示范课堂项目、广西财经学院2020年校级教改一般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实践探索》(2020A07)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课程思政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大学语文人文素质培养功能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基于公安职业特色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
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