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方法探讨

2021-06-22 03:39张申万静高倩然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16期
关键词:本科教育金融学课程思政

张申 万静 高倩然

[摘 要] 金融类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结合,既是新时代下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要求,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模式。金融专业教师应在教授金融知识体系的同时融入我国经济问题和思政教育,教导学生辨析国情差异,强调经济发展时应将社会进步放在第一位,培养学生服务国家与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改革的着力点在于以学生为主体,明确教师的定位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以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国际金融”“宏观经济学”课程为例,挖掘金融类专业课程思政育人元素并提出了较为完善的课程改革方案。

[关键词] 金融学;课程思政;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 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时间序列间分位相依性(quantile dependence)的风险值(Value-at-Risk)预测模型研究”(71903144)

[作者简介] 张 申(1980—),女,天津人,经济学博士,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金融系讲师,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金融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及实证金融研究;万 静(1981—),女,天津人,经济学博士,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金融系讲师,研究生导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学研究;高倩然(1997—),女,山东省淄博人,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2021级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金融时间序列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16-0081-04    [收稿日期] 2021-02-23

一、金融类课程思政改革的意义及理念

在新时代大数据环境下,我国社会正在经历多元化发展,海量信息会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表现出新形态。传统的思政教育设立独立课程集中教授,教育途径有很大的局限性。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是教育工作者探索的新课题。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的主要形式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观和精神追求等思政元素融入每一门课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及行为[2]。课程思政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归根结底是对学生价值观的塑造。育人教育不再专属于思政教师,而是需要所有任课教师思考并融入教学。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强调要牢牢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九个坚持”[3]。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如何赋予课堂深度与意义,如何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如何在专业教学中阐述文化自信,如何寓教于乐并提升学生获得感,是每位高校教师值得思考的主题[4]。

金融类专业在长期内都将是本科阶段最热门的志愿专业之一,肩负着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人才的重任。这一阶段的大学生正处于树立健全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需要教师积极引导来提高思想道德素养。我国经济是特殊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金融理论和专业技能的教授不能离开思政教育。

目前金融专业的主流课程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等,这

些课程都源自西方经济学。现在的金融市场存在一个不合理现象,就是太强调经济利益,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弊端。但我们的金融市场所秉承的价值观应不同于西方经济学强调的企业价值观,而是社会价值观。鉴于此,在西方经济学的基础上应结合我国国情,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把资产是否会带来社会进步放在第一位,然后再强调经济利益,避免形成西方企业高效率而政府无效率的状态。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中国把市场经济作为手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这是对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吸收与创新的结果,但在实际应用和经济政策上与西方有着本质的不同,我们制定了国有经济为主导、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的经济制度和合理的分配政策,实现了全国贫困县全部脱贫。在未来金融人才的培养中,应教育学生辨析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分,深谙我国经济发展规律,探索适合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二、金融专业课程改革的着力点

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教学内容改革,而是包括思政元素挖掘、教学内容和资源建设、教学方法设计、师资培训等一系列要素的完整育人体系[5]。教育工作者要明确“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关键问题,“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前提性问题,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6]。以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国际金融”“宏观经济学”两门金融学专业课为例探索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

在课程规划中需要注重三点要素。第一,改革应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希望听到有温度的课程,而不是生硬的宣传,教师应考虑学生的需求、心理、观念,而不是单纯完成教学任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围绕金融类领域职业发展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形成正確的价值取向,加强自身职业规划。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提供丰富的配套学习资源。当代大学生是数码信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其认知方式和思维观念多样且活跃,高校教师需要调动学生主观积极性,采用新媒体、新形式、新技术教学,使育德目标水到渠成。第二,教师应明确教书与育人的定位。教书与育人是互不独立的两个任务,我们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诚信缺失、追逐个人利益、违背职业操守的“金融精英”。因此,要重视师德建设,提高教师思政教学水平,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实现教与育的统一、言与行的统一,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第三,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我们常说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邓稼先、钱学森等学者不惜放弃优厚的待遇也要回到祖国参与建设,中华民族长盛不息正由于华夏精神的代代传承。教师在高等教育中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的发展趋势,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帮助青年人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三、金融类课程的具体实践

(一)“国际金融”课程思政实践

“国际金融”课程思政的教学意义在于,以课程主要内容为划分,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工作与课堂教学合理结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帮助学生将国际金融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帮助学生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成功,并最终增强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形成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际金融”是金融专业的核心必修课,其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三大模块:一是国际收支的概念及其失衡和调节;二是开放经济下的外汇与汇率,其重点是汇率的决定理论;三是国际货币体系的理论及实践内容。“国际金融”课程改革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

1.课堂授课中引入思政元素。思政元素需要多角度挖掘。表1总结了知识点与其结合的内容。比如,在讲解“人民币汇率的历史回顾”时引入思政教育元素,讲解从改革开放前我国主要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到1973年后我国钉住加权的“一篮子”货币并逐步采取多种有益尝试,到2005年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管理自主的浮动汇率制度的过程。这个过程能使学生认识到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升,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又如,在讲解重大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时可以将其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结合,指出经济危机是特定生产方式的产物,是资本家狂热追逐剩余价值的结果,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还有,在分析中长期均衡发展模型时,不仅要解析金融理论,也要强调西方金融理论的前提条件、配套政策及与我国实际国情的适应度,将理论与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相结合,使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

2.理论联系实际,聚焦金融时事。“国际金融”课具有很强的时效性,针对这一特点,可以将当今经济金融热点问题作为素材,因势利导,尤其是引导学生在综合考虑我国基本国情的前提下进行问题的分析,找出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分析思路及解决方案,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和获得感。以2018年开始的中美贸易摩擦为例,在课堂上提出焦点问题,如摩擦产生的过程与现状、原因和应对策略,令学生分组搜集相关材料并开展讨论。通过合作与研究,学生可思考不同经济制度的矛盾、深入了解国际形势,自然能够增强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观认同。2020年我国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取得较大进展,数字人民币真容初露,数字货币为人们生活带来了便捷的同时也必然会影响到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央行数字货币的技术、政策及监管均体现出世界较高水平,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金融和经济方面的创新成果,可以激发学生科技强国、科技报国的信念。

3.评价考核体系的改进和创新。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评价考核体系,旨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避免功利化考核,遵循过程性考核和多元化考核的原则,为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节奏。在对基本知识点的考查基础上加入焦点时事的分析,建立丰富的试题库并不断更新,增加应用分析类型题目的权重,考核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考核来激发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兴趣。

(二)“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的实践

“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结合课程主要内容的各个知识点和思政元素,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渗透进来,潜移默化地加强学生对我国经济体系、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更深层次的理解,从学科知识点的角度进一步理解并坚定“四个自信”。

“宏观经济学”课程内容按照不同侧重点,大致有三类分法。第一,按照期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长期和短期。其中,长期的代表性内容是增长理论;短期的代表性内容则是经济波动与经济周期理论。第二,按照经济的开放程度可以分为开放经济和封闭经济两个部分。第三,可以分为宏观理论研究和宏观政策研究。因此,“宏观经济学”的课程思政内容在设计上要力争涵盖以上各个角度和层面,全方位地把思政元素嵌入课程主要知识点。“宏观经济学”课程在设计上遵循的整体思路如下。首先,从数量安排上,把思政元素均匀地分布于整个课程,保证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其次,从质量上结合中国实际发生的宏观实践。最后,不局限于历史事件,紧跟中国目前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思考国家当前的实际需求问题。具体而言,本课程的各个知识点和思政元素的结合可以体现在如下几个情形中。

1.增长理论中的内生增长模型,是研究长期经济行为理论中的核心内容,其中内生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创新。我国始终重视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的创新与突破,所以在课堂上可以自然地把知识点结合到我国科技创新和供给侧改革等实例中来。

2.在短期波动部分,如何应对外生冲击的重要知识点是真实经济周期模型,此处不仅可以融入2008年次贷引起金融危机的历史案例,还能引入我国宏观调控是如何成功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缓解经济基本面的压力,在全球经济遭受重创的大环境下仍保持经济正增长。这两个案例还可以运用到宏观政策的讲解中,从而做到不同章节内容思政元素的前后呼应,加深印象和全面理解。

3.在开放经济部分,讲解“蒙代尔-弗雷明模型”和汇率制度时,引入2015年人民币受到升值压力的案例,当时我国适时适度地进行汇率制度改革,成功避免外汇市场大幅波动,也没有对国内经济产生太大影响。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详见表2。

课堂上鼓励学生借助新媒体新技术将思政内容和宏观经济学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这样的课程设计可以生动自然地将思政元素展现在学生面前,在保证课程质量和严谨性的同时,让学生切身体会并积极参与到对宏观热点问题的讨论和思考中,从而加深学生認同感和使命感。

四、结语

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步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经济需要不断保持活力,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只有熟知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和规律,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实践中创新,坚持马列主义和为人民服务的根基不动摇,才能实现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实力的下一个飞跃。金融类专业大学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储备军,高校专业课程实施思政育人改革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尝试,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每一位专业教师都应从思想上提高对课程思政的重视,将思政目标落实到高校课程教育中,发挥专业课与思政课相辅相成的协同效应,真正做到以课育人、立德树人。

參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1).

[2]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2):50-58.

[3]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EB/OL].(2018-09-11)[2020-10-22].http://edu.people.com.cn/n1/20

18/0911/c1053-30286253.html.

[4]顾晓英.教师是做好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关键[J].中国高等教育,2020(6):19-21.

[5]冯林,梁巧慧,彭红枫.金融类专业课程思政的理论思考及实践[J].山东教育(高教),2020(12):32-33.

[6]石中英.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思想主线[J].中国高等教育,2020(18):7-8.

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Finance Major: Taking the Courses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and Macroeconomics as Examples

ZHANG Shen, WAN Jing, GAO Qian-ran

(College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China)

Abstract: The combination of financial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not only a new require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in the new era, but also a new model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Financial professional teachers should integrate China's economic problem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the teaching of financial knowledge system, teach students to distinguish and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of national conditions, emphasize that social progress should be put in the first plac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ivate students'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to serve the country and the people. The focus of the reform lies in taking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 clarifying the orientation of teachers and cultivating students'patriotism. Taking International Finance and Macroeconomics courses of the College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of Tianjin University as example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of financial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puts forward a more perfect curriculum reform plan.

Key words: Financ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猜你喜欢
本科教育金融学课程思政
浅述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在价值投资中的应用分析
浅析数学方法在金融学中的应用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中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