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显理论视阈下动词“可”的“返祖”现象探究

2021-06-22 00:58蔡一宁渤海大学文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关键词:成句构式副词

蔡一宁 张 洋(渤海大学文学院,辽宁锦州 121013)

“可”作为一个具有多功能性的词语,用法颇多。但“可”以动词义独立成句作为应答语的用法在历史上出现过一段时间后便销声匿迹。近来发现,这种用法在“显——潜——复显”的返祖化过程后又重新活跃起来,大量出现在自媒体网络社交平台中。

一、动词“可”的“返祖”现象

“可”字最早以部件的身份出现在甲骨文的“河”中,为人肩挑荷担之形,本义为“负荷、负重”,又因其与服劳役担土挑石有关,所以引申为“(因能肩负重担而被)准许(劳役)”。许慎《说文解字》:“可,肎也,从口,丂;丂亦声,凡可之属皆从可。”《广韵》:“可,许可也。”《经词衍释》卷五:“可者,好词也。犹今人言好,每曰可也。”《现代汉语词典》(第7 版)中“可1”的第一个词条:①动“动表示同意:许~|认~|不加~否。”由此可见,“可”以“同意、赞同、认可”的基本动词义一直沿用至今。

“可”作为动词在先秦时期的使用频率较高,历史古籍中也多有出现。如:

(1)桓公曰:“吾欲从事于诸侯,其可乎?”管子对曰:“未可,国未安。”(《国语·齐语·管仲对桓公以霸术》)

(2)庭玉他日或可予斯言,或笑而哀之。(《隐居通义·诗歌一》)

(3)百官奏事如故,宦者则从辒凉车中可其奏事。(《史记·秦始皇本纪》)

动词“可”作为回应语独立成句出现在对话式语境中,表示对上文说话者所说的内容做出正面的认同和许可,在古籍中也有所体现。如:

(4)御史大夫臣德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刻石,因明白矣。臣昧死请。”制曰:“可。”(《史记·秦始皇本纪》)

(5)臣请伏于陛下以伺之。星不徙,臣请死之。”公曰:“可”。(《樊川文集》)

(6)章自请曰:“臣将种也,请得以军法行酒。”太后曰:“可”。(《资治通鉴注》)

但是这种用法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初露端倪之后便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不再为人们所使用,取而代之的是也可作为肯定回应语出现在对话式语境中的“好”“行”“可以”等词。而作为动词表达“同意、赞同、认同”的“可”则被双音节化,以成词语素的身份固定在合成词中,如“认可”“许可”等。

但近来,动词“可”的这种用法又再次回归到人们的语言生活中,频繁地出现在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社交平台以及一些网站的互动评论区中。与历史用法相同,在这些平台上,“可”也是作为回应语独立成句,出现在双向对话中,被人们用来对他人发出的寻求建议和征求许可等行为做出肯定、认可性回应,具有即时性、可延时性、跨时空性等特点。如:

(7)“成毅梦醒长安妆造大家觉得怎么样!一身红衣,正气十足”“可~”(新浪微博2020-10- 3)

(8)“这油压表行吗?”“可”(新浪微博2020-10- 20)

(7)(8)中的“可”与动词“可”作为应答语独立成句的历史用法相同,均表示对上文所陈述内容的主观上的认可。虽然问题发出者提出问题的时间和地点与回应者有明显的差异,但也正是这种可延时、可跨时空的特点,使得“可”的这种用法与以往相比所受限制更少,从而加快了“可”的返祖化进程。

二、动词“可”返祖化过程中的创新——认同评价构式“AD+ 可+(了)”的形成

语言系统是在不断的动态变化中向前发展的,动词“可”的返祖现象是语言不断向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偶然的“倒退行为”,但偶然中必定存在必然,这种“倒退”并不代表语言的退化,相反,动词“可”在返祖化过程中衍生出了认同评价构式“AD(程度副词)+可+(了)”,表现出了语言发展变化的必然性。

(一)认同评价构式“AD+可+(了)”的构成及语义特征

Goldberg 认为,凡某一语言型式(pattern),如果其形式或功能的某些部分不能严格地从其组成成分或已知的结构中得到预测,就可称为是一个“构式”(construction)[1]。构式“AD+可+(了)”作为一个整体,由构式常量“可”以及构式变量“AD”(程度副词)构成,是形式和意义的结合。由于“可”为核心成分,是凸显的焦点,所以该构式具有强烈的主观认同评价特点。

由前述可知,作为动词的“可”用来表示对某事的“准许、赞同、认同”,这一用法本身就含有说话者的主观情感和态度,在“可”进入该构式后,虽然由于构式压制的原因,“可”的词性、意义变得更依赖语境,可以衍生出“喜爱”“喜欢”等义,但其[+内心认同][+主观评价]的语义特征是没有改变的,只是随着“AD”的不同而表现出程度上的差异。

“AD”是程度副词的集合,具体来说,是“太”“非常”“相当”“特别”等绝对程度副词的集合。当绝对程度副词嵌入该构式时,可以在“可”之后加上句末语气助词“了”,三者共现使用来加强构式主观程度的表达。但无论嵌入的是哪种程度副词,无论在哪种具体语境,整个构式都具有[+内心认同][+主观评价][+褒义][+高程度]的基本语义特征,甚至可以说该构式表达的是某种现象好到超出了说话主体的预期。如:

(9)Justin Bieber 新歌《Yummy》MV 首播!粉色头发餐厅热舞,太可了!(新浪微博2020-1- 5)

(10)这首《say no》也太可了,节奏感超强,忍不住要跟着节奏动起来!(新浪微博2020-6- 17)

(11)这个音乐餐厅非常可!(新浪微博2020-7- 2)

以上这些例子中,“太可了”“非常可”中的“可”由于进一步主观化,语义范畴扩大,表现说话者“喜欢”“认为好听”等主观态度,但都无一例外地传递出说话者对前文所提到事物的一种强烈的认可和赞美心理。

(二)认同评价构式“AD+可+(了)”的句法功能及语用特征

首先,由于构式“AD+可+(了)”大多使用在自媒体社交平台中,且是动词“可”在返祖化过程中的衍生物,所以该构式继承了“可”作为应答语独立成句的用法,一般作为一个话轮的结束语出现在网络对话体中。如:

(12)“新发色还行吗”“太可了!”(新浪微博2020-10- 17)

(13)“最近两天我已经穿上了羽绒服,夏天一过直接入冬。”“非常可。”(新浪微博2020-10- 19)

以上例子中,程度副词“很”“非常”作为变量进入构式“AD+可+(了)”后,独立成句,并且由于副词“很”“非常”的参与,使得构式“AD+可+(了)”不再只是单一地表示对上文话题发出者所说内容的认可和赞同,而是将应答者内心的认同情感表达得更为鲜明,因而给人以强烈的信服感。

其次,构式“AD+可+(了)”作为一个整体,在句子中常充当谓语,出现在只有一个人说话,说话主体就某一个或几个问题对听话人说明事理、发表见解,听话人不参与说话的网络独白体中[2]。一般以微信朋友圈、微博、小红书等为信息发布的载体,具有强烈的口语色彩。虽然在该语境下,构式“AD+可+(了)”是单向的信息输出,但由于其具有高度的主观评价功能,所以更能凸显出说话者的态度情感和陈述主体的特征。如:

(14)半夜逛到宝藏新店,老板眼光太可了吧。(小红书2020-9- 27)

(15)胶片摄影+多肉植物,这个cp 非常可!(新浪微博2020-6- 9)

例(14)和例(15)均为网络主体在自媒体社交平台上单向发出的信息。众所周知,自媒体社交平台具有极强的随意性和自主性,一个字、一张图片甚至于一个标点符号,都可以成为承载说话者想法、态度以及情感的载体。所以以上例子中的“太可了”“非常可”不仅具有明显的口语化特点,而且准确、形象地表达了说话者对所说内容的认同、喜欢和赞美。

三、从语言潜显角度看“可”的返祖现象

语言潜显理论体现了语言系统是在不断动态变化中向前发展的本质。潜显理论认为,客观地呈现在人们面前的语言称之为“显语言”,历史上出现过但现在已经消失了的语言成分和那些即将出现的语言成分便是潜语言。语言的一个完整的概念应当是“语言(A)=显语言(Ax)+潜语言(AQ)[3]。语言是一个具有多层级的符号系统,各个层级内部都处于潜显交替的动态变化之中。

根据语言潜显理论的观点,动词“可”独立成句作为应答语表示“准许、赞同”的用法经历了“显——潜——复显”的演化过程。虽然“可”作为应答语的这种用法在历史舞台上昙花一现后便消失在人们日常的语言生活中,但其并未完全失去生命力,而是作为潜语言现象暂时隐匿在语言系统底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际的需要,这种用法被再次唤醒,时机成熟便恢复活力,回归到大众的视野中。语言与社会联动发展,作为应答语的动词“可”在复显后,适用语境也发生了变化,大多出现在微信、微博等时下比较流行的自媒体网络社交平台中。

图1 动词“可”的返祖化轨迹

某一种语言的词汇就有如一座冰山,其暴露在水面上的部分,就是显词,而在水下的那更加广大深沉不可测的部分就是潜词[4]。同样,对于动词“可”返祖化过程中的衍生物——认同评价构式“AD+可+(了)”,我们完全可以将其看成是潜藏在动词“可”独立成句作为应答语这种用法中的一种语言现象,即作为一种潜成分依附在“可”的这种用法中,只不过对当时的语言使用者而言,没有使用这种语言形式进行表达的需要。但随着“可”的返祖化以及人们交际的需求,该构式不断显化,最后从“可”独立成句作为应答语的用法中分离,从而进入公众视野中,成为一种在网络社交平台中频繁使用的、能够表达说话者强烈主观性的认同评价构式。

图2 构式“AD+可+(了)”的显化

语言系统内部的各要素都是以潜和显的方式运动和发展的。对于构式“AD+可+(了)”本身而言,其内部也存在潜显成分。“可”和“(了)”作为该构式的常项,从共时的角度来看,它们一定是看得见的、无需预测的、客观地呈现在接受者面前的,所以它们是显成分。而“AD”作为一个绝对程度副词的集合,其具体内容是不确定的、无法预测的、需要具体语境才能发生显化的,所以是潜成分。总的来说,认同评价构式“AD+可+(了)”具有潜中带显,显中含潜的特性,并在这种特性的驱动下,不断向前发展。

四、动词“可”由潜转显的返祖化动因

(一)语言系统内部自我调节

语言作为一个具有多层级的符号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功能。语言的自我调节功能,是指语言在发展过程中, 本身有调节内在的各种关系、促进自身演变的功能。这种功能,一方面表现在它具有能产性,能不断产生新成分;另一方面表现在动态中能保持平衡关系[5]。而语言之所以能不断与时俱进、吐故纳新、保持稳定,就是因为语言系统是处于“显——潜——复显”这样循环往复的运动之中的,以此来应对不同时期人们的交际需求。

动词“可”的返祖现象,看似是语言系统的退步,实则是语言与社会联动发展的结果。词语的双音节化是汉语词汇的发展趋势,也是人们交际的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语言系统内部进行自我整合运动,即将独立成句作为应答语的“可”主动隐藏,产出了“认可”“赞同”等一系列双音节词语来应对外界需要,这样,“可”的这种用法在语言自我调节机制的驱动下,由显转隐,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语言基本的性质是社会性,语言根植于社会,是社会现实塑造了语言,所以某种语言所处的社会环境一旦发生变化,那么必然会出现相应的语言现象以适应社会需求。在动词“可”隐匿在语言系统底部的时间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交际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在这种条件的触发下,语言系统再次进行调整,使得已经沉淀的“可”不断向上攀升,最终发生显化,再次回归到大众的视野中并在人们的思维中逐渐固化,表现出极强的可选择性。

(二)社会文化认知

语言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反映本民族的文化特点,是文化的“活化石”。而文化反过来又是促进语言的发展动力之一,二者互相依附、相辅相成。词汇返祖这种语言现象的背后折射出的,其实是人们对自身文化的认同、认可与追溯,是一种文化层面上的自信。

在自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自媒体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传播。在自媒体文化的影响下,每个人不再只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摇身一变成为了可以借助自媒体平台“发声”的信息输出者,主体性更强,个人特色更明显。独立成句作为应答语的动词“可”就是在这种自媒体文化的导向下渐渐“苏醒”的。

动词“可”的这种用法虽然是从古代汉语范畴进入到现代汉语范畴,但这个过程并非是一个逐渐递进、接连不断的连续体。从其消失开始到“二次出现”为止的这段时间里,这种用法是潜藏在语言系统底部,消失在人们的语言生活中的。而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文化在更新,人们的思维也在进化,“可”的这种古汉语用法符合当今文化背景下人们选择词语进行表达的心理,加上具有高自由度的自媒体网络社交平台的不断传播,种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使得“可”的返祖化运动越来越迅速、越来越激烈,在有其他词语“占位”的情况下仍然发生强势显化,迫使其他词语“让位”,并在自媒体文化的大力推动下,以高频率不断被大众使用,甚至衍生出认同评价构式“AD+可+(了)”。可以说,动词“可”的返祖现象体现了语言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的意义。

(三)语言使用者的语用心理

语言使用者追新求异的心态是语言发展的积极动力,它使语言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不断创新[6]。首先,从客观角度来说,动词“可”独立成句作为应答语的用法虽然并不是一种新的语言现象,但由于其出现的年代过于久远,所以在经历了大段的空白期后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中时,与活跃在当下并已经被熟练运用的各种表达方式相比,“可”的这种古汉语用法表现出强烈的“个性”,与人们追求“新鲜”的心理形成了共鸣。

再者,一种语言现象的快速发展与人们的从众心理是密切相关的。当独立成句作为应答语的“可”在小范围内流行时,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人对其进行模仿使用,最后变成一种群体行为。但这种模仿并不是消极的“东施效颦”,而是一种积极的从众效应。这样,“可”的活动范围不断向外扩散,影响力也不断增强,最终被人们普遍接受,在自媒体网络领域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

(四)语言经济原则

语言的经济原则是在表意明晰的前提下,为了提高语言的交际效率,尽可能采用经济简洁的语言符号形式[7]。语言依存于社会,与社会紧密相连。社会发展迅速,生活节奏加快,自媒体网络社交平台层出不穷,反映在语言上则是语言经济性原则越来越成为人们进行言语表达所遵循的规律。人们使用语言更加自由化、随意化,能简则简、能省则省,这就要求人们尽可能用简约的词语来表达更多的意义。

动词“可”独立成句作为应答语时,可以代替“认可”“许可”“赞同”等双音节词,从而实现表达和交际的高效率性。“可”的这种属性也同样传递到了由其衍生出的构式“AD+可+(了)”中。该构式中作为凸显焦点的“可”的意义进一步泛化,只要是具有[+内心认同][+主观评价][+褒义]的积极表达,都可以进入“可”的语义范畴。也就是说,“可”的一个能指承载了多个所指,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显然更简约、更符合经济性原则。而“可”的这种多变性与时效性也完美契合了人们选词用字的心理,从而使其在自媒体网络平台迅速传播。

结 语

我们知道,语言是一个复杂的符号系统。语言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共同维护着语言系统的相对平衡并推动其不断完善、发展。但我们不能把语言的这种发展看成是没有任何曲折变化的直线运动。事实上,语言系统的发展兼具前进性和往复性,所以在某个阶段出现“倒退行为”,发生“返祖”现象是非常正常的。而词汇系统是语言系统中最活跃的部分。在词语演化的过程中,词的意义、用法、词性、甚至于词本身在能指和所指都不变的情况下都可能出现“出现—隐退—再回归”的“返祖”行为,这与语言潜显理论不谋而合,可以说,词的“返祖”是语言潜显理论的具体表现。

所以,动词“可”的返祖现象归根到底体现的是语言作为一个符号系统,它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处于不断潜显交替的动态发展变化之中的。从呈现方式来看,作为应答语的“可”经过“显——潜——复显”的运动后,不仅出现了新的适用语境、产生了新的性质特征,而且在返祖化的过程中衍生出了新的变体——认同评价构式“AD+可+(了)”,这种返祖现象的产生看似偶然,实则符合语言自身的发展规律,是自媒体文化大背景下的必然产物。

猜你喜欢
成句构式副词
汉语构式化理论研究回顾及展望*
构式语法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短句—副词+谓语
承继联接与俄语存在构式范畴的建构*
趣味古文
构式语法对二语教学的启示
副词和副词词组
hardly是hard的派生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