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江嵩
[摘 要] 对于和谐课堂,从情感的角度来看,其除了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安全的学习心理环境之外,还能切实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和谐课堂中的学生更容易让自己的思维从低阶走向高阶. 和谐不仅是情感上的,更是思维上的. 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维的节拍能够跟随数学知识生成的节拍,那学生的思维就能够与数学知识的生成与运用形成共振效果,学生也就能够更加顺利地建构与运用数学知识.
[关键词] 初中数学;厌学情绪;和谐课堂
初中数学教学中,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是,很多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了厌学情绪,其极低的学习兴趣影响了学习效果,也影响了与数学有关的理科的学习. 初中数学教学有一个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学生厌学情绪的克服问题. 纵观已有的关于克服厌学情绪的措施,可以发现绝大多数思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通过在各个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冲淡学生的厌学情绪. 这一教学思路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整体而言治标不治本. 笔者分析其中的原因,在于教师的研究视角可能狭窄了一些,如果能够跳出厌学情绪本身,从整个课堂的角度去思考,就有可能为克服学生的厌学情绪打开一个新思路.
从整个课堂的角度去思考意味着什么呢?笔者以为最为关键的,是课堂气氛,是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 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如果学生能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学习,那学生的学习心理就会更加安全,而在安全的心理环境之下,学生的学习会更加有效,学习效果也会更加理想. 当然这只是宏观角度的描述,从学生学习的微观角度来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打造和谐课堂,无论是新知识的学习,还是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都可以让学生在对学习细节的关注中,生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都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一股暖风,在这一暖风的吹拂之下,学生的厌学情绪有可能随风而散.
初中数学营造和谐课堂化解学生厌学情绪的理论可能性
作为一项精确的研究,需要在研究途径与研究目标之间建立科学的因果关系,如果说化解学生的厌学情绪是研究的目标,那为学生的学习过程营造和谐氛围就是研究的途径,这一途径与目标之间的因果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呢?笔者以为回答这一问题首先应当从理论的角度来进行.
作为化解学生厌学情绪的主体之一,教师应当认识到自己的角色以及作用. 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研究如何化解学生的厌学情绪,而这就必须要发扬以人为本的思想,寻找合适的教育方法,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认真负责地做好厌学学生的情绪转化工作,肩负起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 从学生学习机制的角度来看,和谐课堂可以从认知与情感两个角度化解学生的厌学情绪,具体阐述如下:
从情感的角度来看,和谐的课堂除了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安全的学习心理环境之外,还能够切实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比如在“平行線的判定”这一内容的教学中,笔者记得一个教学细节:当全班学生在其乐融融的环境中探究得到判断两直线平行的方法之后,包括数学基础很差的学生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而反观这些学生的学习过程,也表现出较强的学习动机与学习能力. 因此,和谐课堂确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可以化解学生的厌学情绪.
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和谐课堂中的学生更容易让自己的思维从低阶走向高阶,和谐不仅是情感上的,更是思维上的,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维的节拍能够跟随数学知识生成的节拍,那学生的思维就能够与数学知识的生成与运用形成共振效果,学生也就能够更加顺利地建构与运用数学知识.
和谐课堂从情感与认知两个角度化解学生的厌学情绪,本质上与核心素养也是一致的,情感对应着必备品格,认知对应着关键能力,从这个角度讲,即使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之下,和谐课堂的打造在化解学生厌学情绪的同时,也能够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地.
初中数学营造和谐课堂化解学生厌学情绪的实践与探究
对于通过和谐课堂的营造化解学生的厌学情绪,除了理论上的研究之外,还需要付诸教学实践.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观察教学细节,通过细节的优化,来让课堂变得真正和谐. 这里仍然以“平行线的判定”为例来说明.
“平行线的判定”这一知识生成的过程中,主要有两个判断依据:一是平行线的定义,二是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法则. 这两个判断依据也就对应着课堂上的两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学生在利用平行线的定义判定两直线是否平行时,课堂上出现了两个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利用平行线的定义,可以判断两直线是否平行,另一种观点是不可以判断. 对于前一观点,学生的理由是,既然从定义上来看,“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那只要能证明两条直线永不相交,那这两条直线就是平行的;而反方的观点是,“永不相交”难以证明,因为有“永不”这一关键词. 对于这两种不同的观点,笔者没有急于给出现成的结论,而是让他们去讨论争辩. 尽管这是一个争辩的过程,但是学生依然表现出比较和谐的状态,不同的观点加上和谐的讨论气氛,使得学生对平行线的定义理解得更加深刻. 其中有学生提出,如果通过推理的方法来证明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永不相交,那就可以将其视作判断平行线的依据. 很显然,这一发现是有意义的,其可以成为两直线平行判定法则探究的基础. 于是课堂教学也就自然进入下一个环节.
第二个环节,探究同一平面内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 从教学形式的角度来看,这主要是一个探究的学习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如果能够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那自然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化解学生的厌学情绪. 笔者具体是这么做的:引导学生回顾画平行线的方法,学生最容易想到的,就是通过三角板平移的方法画平行线. 在学生回顾的时候,笔者特地选择几个基础较好的同学到黑板上演示,要求他们的作图过程顺畅流利,这样可以给其他学生营造一种视觉上的美感. 有了这一基础之后,笔者再让学生思考: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且同位角相等,那么能否证明这两条直线是平行的?
在这两个问题的思考过程中,笔者注意到同组的不同学生之间能够进行和谐的讨论、充分的合作,而在得出相关结论的过程中,学生无论是通过直观想象还是通过逻辑推理,都能够比较有把握地认为“当同位角相等的时候,两直线是平行的”. 跟以往的课堂不同的是,这个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状态非常激昂,他们对自己得出来的结论也高度自信. 这种表面现象表明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强烈的,学习结果是有效的. 究其原因,关键正在于整个课堂气氛的融洽.
初中数学营造和谐课堂化解学生厌学情绪的总结与反思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从某种程度上讲是高屋建瓴的做法,当和谐的课堂既体现在学生的情感中,又体现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时,情感与认知之间就可以形成良好的互相促进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形成,对于学生厌学情绪的化解而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结探究过程,笔者发现在营造和谐课堂的时候,除了要关注情感与认知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不可忽视,那就是“爱”. 爱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爱是强调对学生要有爱心,这种爱心的体现之一,就是为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也就是说,作为教师要用爱心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因为爱老师而爱数学课,因为爱数学课而爱上数学学科.
反思和谐课堂的探究过程,也有一些地方值得注意,比如和谐课堂并非一团和气,如同本文一开始所说的那样,真正的和谐追求的是学生的思维与数学知识发生过程的共振,这种共振才是和谐的真正含义. 即和谐课堂的“和谐”可以理解为学生认知共振基础上的情感共鸣,如此共振加共鸣,就是化解学生厌学情绪的重要基石.
综合以上总结与反思,就可以发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和谐课堂的营造去化解学生的厌学情绪,是有途径可循的,是有章法可依的. 只要建立这样的理解,本教学研究的目标就是可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