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鎏旒
【摘要】思维是人类智力及能力发展的核心。但在目前的识字教学中,从教学目标到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思维训练都存在缺失。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来发展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来发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引导学生学会“猜想”来发展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关键词】识字教学;教学现状;思维训练
“人生聪明识字始”,识字是儿童启蒙教育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学习一切文化知识的第一步。小学生从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发展必须有识字量作为基础,从而为未来进行阅读和写作活动打好基础。汉字教学本身就蕴藏着逻辑思维、空间想象思维的培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發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可见,发展语言和发展思维,是语文教学的两大任务。但目前的识字教学中却有很多教师忽视了学生思维的训练。
一、识字教学中忽视思维发展的表现
1.教学目标上思维训练的缺失
相当多的教师确定教学目标时,只关注了“会写”“会认”本课的生字,没有涉及思维训练。
2.教学内容上没有关注思维训练
在选择识字教学的内容上,教师更多关注认读字音、识记字形、理解字义,而对汉字的思维训练价值视而不见,更少发掘利用。
3.教学过程中忽视了思维的训练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教师识字教学的课堂热闹了很多:“加一加”“减一减”“猜一猜”等等游戏手段层出不穷,但是,有些教师注重汉字外在的字形,忽略了其与文化的内在关系,把汉字当作一串脱离文化内涵的声音或符号的组合,常常出现一些生编硬造、牵强附会的现象,与思维训练背道而驰。
二、在识字教学中发展学生进行思维的策略
1.通过观察发展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观察是思维的窗口。儿童的思维与观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为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够稳定,难以主动对字形进行集中深入的观察,对很多事物习惯于了解个大概轮廓。“思维都是由问题而起的”“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在识字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有目的地观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激起学生求知的愿望和要求,在 “不愤不启”的氛围中发展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提高识字效果。
(1)运用汉字造字规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字形。汉字是表意文字,在教学中,笔者运用指事、会意,象形等造字规律指导学生分析、记忆字形,活跃思维,激发兴趣。教学“初”字时,有的学生说:“可以用电视的‘视字来换。”笔者引导学生观察“初”字和“视”字各是什么偏旁?学生们通过观察,恍然大悟地说:“‘初字是衣字旁,有两点。”笔者趁机引导学生:“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初是衣服的‘衣加上‘刀,古人做衣服要从拿刀裁布开始,‘初就表示开始的意思。”经常进行这种训练,学生能逐步领会出象形、会意字的造字规律,再学习象形、会意字的时候,思维就能举一反三,思维的敏捷性就得到了训练。
(2)在比较异同中进行归类识字。运用形声法造出来的汉字较多,从而导致了汉字形近字、同音字多,这也是识字教学的难点。教学中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进行分析、综合和概括,找出生字的异同。教师要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从音、形、义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如,教学部编版第二册《动物儿歌》中的“蜻、蜓、蚂、蚁、蜘、蛛”几个字的时候,先引导学生观察,再请他们说说发现了什么秘密?学生们能快速发现,这几个字都是“虫字旁”的字,所以,它们都与昆虫或小动物有关,另外一边的字就跟它的读音相近。这样,学生们积极动脑观察,分析、比较字的异同点,了解字形结构,理解字的意思。如此,学生们精细的辨别能力得到了发展,同时也掌握了“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识字规律和方法。这将有效地提高学生识记形近字、同音字时,提高思维的敏捷性。
2.变换角度发展学生思维广阔性
识字教学不能停留在仅让学生记忆字形和了解字义,这样的话势必降低了识字教学的效果,局限性太强,相应地其思维也就得不到很好的训练。认真观察是可以提高字形教学的有效性,可以提升学生思维的敏捷性。那么,引导学生变换角度组词,则可以加深对生字(词)意思的理解,可以在学生掌握字义的必要延伸的同时来发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一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词语储备。为了调动他们大脑中的词语储备,很多教师会引导学生对已储存的词语进行组词,以扩展学生的词汇量。但是如果缺乏教师的引导,学生有时候会“词穷”。例如,在执教《日月水火》一课时,给“山”组词。刚开始,学生会组:大山、小山、高山。为了拓展他们的思维,笔者在黑板上简笔画了一座山,并拿着玩偶小兔演示:“小兔去爬山,上山又下山,所以,我们可以从‘山有关的动作来组词”。尔后,笔者又继续引导:“小兔先来到‘山脚,然后爬到‘半山坡,到了‘山腰,最后到达了‘山顶,我们可以从山的不同部位来组词。”然后,笔者接着说:“咱们广州有白云山,你还知道哪些有名的山?”学生兴趣高涨,小手高举,七嘴八舌地说出了:泰山、越秀山、华山、衡山……
在第一册的语文园地三,字词句运用的“读一读,说一说”环节,有一个思维导图,就是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训练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训练思维的广阔性。
这样,学生知道了思考问题可以从同方面、不同角度来丰富自己的答案。这样的训练多了,思维的广阔性自然就培养出来。
3.学会“猜想”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思维逻辑性是思维的品质之一,是指思维活动应遵循逻辑的方法和规律,按照逻辑的程序进行。它要求思维主体自觉地遵循思维的规律来进行,能够使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合理,思维的结果正确。汉字的音、形、义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低年段的识字教学通过“猜想”进行推理和判断,可以为低年级学生发展思维的逻辑性。
比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日月水火》时,这篇课文的最后有一个需要猜想的问题,如图听示:
题目中,“兔,鸟、竹、羊、木、网”皆为学生不认识的汉字。学生必须要进行合理的“猜想”,通过充分的推理、判断才能进行准确地连线。这对于刚接触汉字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困难的。
比如“竹”字,图画上的竹叶形状与“竹”字左右两部分非常相像,学生们必须通过分析这个图片和“竹”字的特征,进行合理的猜想,才能正确地进行匹配。学生观察、猜想、匹配的过程是对逻辑思维性训练的最佳方式。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经历了分析、推理和判断。
另外,猜字谜也是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在部编版第二册的识字4《猜字谜》里有两则字谜:“左边绿,右边红,左右相遇起凉风。绿的喜欢及时雨,红的最怕水来攻”(谜底:秋);“言来互相尊重,心至令人感动,日出万里无云,水到纯净透明”(谜底:青),以及语文园地五的“识字加油站”有一则字谜“有饭能吃饱,有水把茶泡。有足快快跑,有手轻轻抱。有衣穿长袍,有火放鞭炮”(谜底:包)。学生需要对谜面进行理解、分析、概括,找出规律、特征,方可得知谜底。无疑,这是一个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好方法。除了教材里面的谜语,我们还可以拓展课外的谜语,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总之,思维是人类智力和能力发展的核心。在识字教学中,教师既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效果,也要注意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崔峦.凭借统编教材,发展学生思维[J].小学语文教师,2020(9):14.
[3]高春萍.关于小学趣味识字教学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中),2018(11):55.
[4]邓卫新.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
[5]鲁建天.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策略思考[J]新课程,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