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静 黄正来 武立权 张海鹏
摘 要: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是一种关注学习成果和效果的教育模式,重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和未来发展的综合能力。文章基于OBE教育理念,根据目前社会对复合应用型高技术农业人才的需求,围绕农学专业培养目标、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及方式、教学考核评价等方面展开相关论述,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探究了农学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成果导向;农学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09-0170-04
Abstract: OBE (Outcome-based Education) is a kind of educational model which pays attention to the orientation of
learning achievement and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to adapt to society and future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OBE model and in view of the social demand for compound applied high-tech agricultural talen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f agricultural talents,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the course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teaching.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and gives a constructive scheme of the culture method of innovative applied talents in agronomy specialty.
Keywords: Outcome-based Education; agronomy specialty; innovative applied talents; culture method
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是一种基于学习目标的教育模式,也可称之为成果导向教育或者目标导向教育。最早起源于美国,由Spady等人提出,OBE具有三个关键操作原则,第一是注重成果的明确性;其次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更多教学辅助支持;最后,学校必须坚持要求所有学生保持高水平的学习效果,也就是一切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课程设计都要围绕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1]。近年来,OBE教学理念已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教育改革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2-3]。这一教学模式的推广适用于当下高校的很多课程,也在国内的教育改革中引起了非常广泛的关注。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情况影响着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从2014年起,教育部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开始推行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组织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艺师”把培养和塑造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优秀的业务技能的复合应用型高技术农业人才作为人才培养宗旨,其人才培养的特点是重视农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强调学习知识的实用性,要求农业人才能够快速将理论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安徽省有包括安徽农业大学在内的5所高校获批6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涉及到包括农学在内的11个专业。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重新修订了农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卓越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从本科一年级开始为学生配备了学术导师,探索研究型创新型教学模式,促进拔尖创新型农学人才的培养。为了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效果,结合“学生学习成果为教育导向”的指导理念,本文基于OBE理念,提出了农学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在制定專业培养方案(特别是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制定时,要充分调研社会、用人单位对农学专业人才的需求,突出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的中心地位,明确农学人才培养标准,完善农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毕业生具备扎实的农学理论知识、生产实践技能和科学及人文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提高从事农业基础科学研究、技术推广服务、生产经营与管理等相关工作的能力[4]。
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体,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因此,要提高农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就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建立高效的教学团队,加强教师间的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各类先进有效的教学资源,依托新兴的教育教学平台或工具,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团队一般由教学任务相同或相近的教师组成,可推荐教学和科研水平突出的教授或优秀教师担任组长,统筹引领。教学团队要具有合理的年龄和知识结构,能够进行高效的沟通与协作,合理配置教学资源,经常性开展教学观摩,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建设一支富有生命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5]。教师还要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念,在教研和科研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和素质,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了创新的思维能力,才能保证农业专业拔尖创新型与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二、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学生创新及实践能力
农业人才的培养主要是由高等农业院校完成,课程教学在培养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课程要以实现培养目标为主要目的,学生在学习中应该处于主体地位,教学过程既要关注教学内容又要重视实施的方式。传统教育理念注重专业知识的灌输,专业技术的传授,忽视了专业综合能力的教育及整合,往往缺乏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传统的教育模式是以老师教授为主,学生被动听课接受知识,而OBE理念的教育模式更注重围绕最终要培养的能力来安排课程及开展教学工作,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一)制定课程目标
综合分析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并参照现有培养目标和方案,在OBE理念指导下,全面优化农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目标建设按照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實际问题三个方面进行分解,并且在毕业要求中明确课程目标应该达到的目标和水平,或者指定一到两个任务完成指标,保证课程目标的有效性。课程教学内容要能有效支撑课程目标,同时采用合理的教学考核方式,确保课程教学目标的完成,并且做到完成度可衡量、可评价。
要培养农学专业创新复合应用型人才,农学毕业生除了必须具备的专业理论和技能外,还要重视培养学生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沟通及协作能力、创新及创业能力。通过对上述几种关键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才能提高学生的服务“三农”、沟通交流、团队协作等人文素养,以及作物生产、田间管理、种子销售及企业管理等综合素质[6]。
(二)革新教学内容和方式
美国高等农业教育中,基础课的分量较多,约占总学分的40%-50%,同时在大学课程设置上强调文、理渗透,这样不但为学生将来学习专业技术课程打下基础,也培养了学生社会适应性[7]。对于农业专业的学生,除了专业基础课及核心课的学习,应该要求其至少必须选修5-10门人文及社会科学类的课程[8]。要推进实施综合性教学,要求各类学科在课程教学中占有一定比例,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增加未来社会适应性。让农学专业的学生在熟悉国情民情农情基础上,培养他们具有创新的科学精神、高尚的职业素养,热爱及立志服务“三农”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当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背景下,以课堂为主要教学场所,以教师单一讲授为主要方式的传统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对农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满足不了当今大学生学习的目标。OBE理念的教育模式更注重让学生参与到日常的教学中换被动接受改为主动探索知识,这一过程中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会使更多学生在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中不是盲目的进行而是围绕最终要培养的能力来展开课程,换言之就是由以前老师为主导的课堂变成老师来进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9]。
目前,研讨式教学方式在高校课程教学中得到了比较普遍的关注,因为该种教学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的机会,一般由教师设定研讨主题,然后在学生查找资料的基础上,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就论题进行分析、讨论或者进行探索和辩论,最终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研讨型教学模式可以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在教师的指导和参与下提高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研讨型教学过程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创新意识和创造欲望大大高涨[10]。当然,研讨式的教育方式需要教师倾注更大的精力进行教学工作的准备、组织和实施,首先,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针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和毕业后服务“三农”这一目标,选择课程教学的知识模块。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利用多媒体教学以外,还可以组织有代表性的主题讨论,让学生在资料收集过程中了解到农业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又能在研讨过程中回顾自己所学专业课程的相关理论[11]。另外还可以灵活运用慕课、微课等网络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让学生通过网络学习掌握部分内容,在课堂上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进行详细讲解,从而达到有目标、有侧重点的教学状态[12]。
农业是一门应用技术科学,农学专业本身是一种实践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农业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13]。针对农学专业特征,主张通过农事操作、实验课教学、教学实践、科研锻炼、农村调研、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严谨的工作态度,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为了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增强科研能力、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等,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本科生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国内不少农业高校尝试了各种不同形式的本科生导师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以后,大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及科技创新项目(如“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数量逐年增加,发表学术论文及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数量也不断增加。
在实践课程开展过程中,可以利用校内科研实验室、校内教学研究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和企业产学研基地充分安排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和生产锻炼工作,将学生的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与教师科研和企业工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水平[4],为将来的就业提供了较好的工作基础。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从2013年起与企业合作创办了青年农场主试验班,目前已建设了2个创业孵化基地。农学院拥有先后与安徽省内知名农业企业(如安徽省农垦总公司、合肥丰乐种业、隆平高科等)及国家级、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等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形成实践实训、创业实训和就业一体化培养模式。通过“学校教育教学+企业教学实践+就业”模式让学生在实践实训中提高动手能力,培养了一批专业基础扎实、实际操作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利用暑期走村入户开展“三下乡”支农活动,深入农村,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服务农业生产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作为农学人的价值所在,培养大学生学农、爱农、服务农业的家国情怀。
(三)优化成绩考核方式
传统的课程考核方法主要是通过闭卷考试来考核理论知识,忽略了对学生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基于OBE理念的成绩评价方式要求针对不同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课程考核方式,考核的内容、方法与评分标准与课程目标相关联。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一般为期末考试(60~70%)+平时表现(30~40%)。而OBE教育模式更重视综合素质能力的考核,将传统的期末考试成绩考核为主转变为以过程性考核为主的方式,着重考核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与能力,可以将理论及实验实践课的教学评价进行更为细致有效的划分,如总成绩包括课堂或在线学习情况、课堂小组讨论、实践实习成绩和期末成绩。在线学习成绩根据线上学习时间、在线讨论活跃度、在线测试成绩等实际表现给分;课堂小组讨论成绩由每个小组回答问题的积极程度、正确率来灵活掌握[14];实践成绩由每位同学实践过程中的参与度、完成情况及实习报告质量来评判。根据不同课程的具体情况,通过和全体授课教师反复讨论,给予上述各参数不同的权重标准。最后对于试卷出题不仅要注意教学内容的覆盖度,更要注重考查学生对实际农业问题的分析、理解和解决能力,教研室统一出卷、流水判卷,确保期末成绩评定标准的一致性。
企业实习实践的考核可以通过校内成绩同企业实习成绩结合的方式,由校内的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组成考核小组,考察学生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各环节的工作表现,由企业指导教师、学校指导教师进行综合评价[15]。
三、完善评价体系,建立持续改进机制
农学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随专业定位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要进行持续不断的完善。如,通过对课程目标完成度的考核和评价,发现教学过程的薄弱环节,持续改进课程教学质量;通过毕业要求完成度的定期评价,发现学生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持续有效地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可采用周期性的综合评价体系来衡量培養效果,如综合分析学院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企业及用人单位反馈评价结果,修订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及内容等[4]。如可以针对近3-5年毕业的学生开展问卷调查或收集相关信息,对培养目标的达成度进行调查,并对反馈信息和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形成培养目标完成度分析报告[16]。学校根据评价报告,修订专业的培养方案,改进教学课程体系,落实到教学和培养的各个环节,通过持续改进,形成一个良性的反馈调节机制,促进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四、结束语
OBE以成果为导向或目标的教学模式较之于传统的教育理念,其特点在于是以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主体,是一种强调培养综合社会实践能力的教育系统。基于OBE理念制定培养目标,开展教学内容及方式的改革与实践,并且建立持续改进机制,突出了农学毕业生素养培养的职业导向性,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和技能结构更为契合农业行业产业发展需求,为国家农业产业培养更多更优质的实践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Spady, W G. Organizing for results: the basis of authentic restructuring and reform [J]. Educational Leadership, 1988,46(2):4-9.
[2]Cree, V E, Macauley C. Transfer of learning in profession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M]. London, England: Routledge, 2000.
[3]Azrul A M, Roszilah H, Firdaus M, et al. Implementation of OBE in the engineering graphics course and analysis of academic performance [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 2012,60:184-188.
[4]王瑞,张鹏,冯永忠.基于OBE理念下的农学专业课程体系持续改进探讨[J].农业教育研究,2019(2):21-26.
[5]朱青山.高等院校农学专业类教学团队建设的运行机制及内涵建设研究——以石河子大学作物学国家教学团队为例[D].石河子大学,2010.
[6]周长梅,王晓云,樊东.植保专业卓越农艺师培养模式探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6):86-88.
[7]叶素梅.高等农业院校农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8]于长志,王毅,杨思遥.农业院校本科人才素质教育新论[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94.
[9]陆鑫,任立勇.基于OBE工程教育理念的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8,16(6):107-116.
[10]张文静,武立权,王成雨,等.案例研讨型教学方式在科技论文写作课程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3):233-234.
[11]张文静,黄正来,李金才,等.《作物栽培学总论》研究性教学方式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5(6):17.
[12]李娜,韩清恩,王日升.微课与慕课在高等教育中的结合应用探究[J].山东工会论坛,2015,3(21):117-121.
[13]朱冰莹,董维春,黄骥.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初探——基于拔尖创新型人才的理论与实践解析[J].中国农业教育,2016(6):24-30.
[14]张磊,陈秋,毛东东,等.基于OBE模式下的《药剂学》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9(6):139-140.
[15]常成,张海萍,胡霞,等.农学专业“卓越农艺师”实践教学方案探索——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8):276-278.
[16]张高文,赵西坡,李学锋.基于OBE理念的人才培养目标评价机制的构建与实施[J].大学教育,2019(1):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