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创新业教育工作开展的策略研究*

2021-06-21 03:11蒋君张志强肖志坚
高教学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培养体系教育理念创新创业

蒋君 张志强 肖志坚

摘  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已成为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攻方向,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也是衡量我国当前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之一。文章在分析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策略、途径展开研究,提出几点共性的解决办法,对高校创新创业改革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创新创业;培养体系;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09-0028-04

Abstrac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reform has become the main direction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reform in China'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qualit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also one of the core elements to measure the current education quality in China'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trategies and approache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mmon solutions, it has positive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system; educational concept

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推进现代高等教育全面改革,离不开高等学校积极发展创新创业教育[1]。高等学校“双创”教育改革不是单项改革措施的简单执行,而是需要整体性,系统性且实质性的改革创新。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介绍

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和条件,创业是创新的再现和延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重在培养创新创业复合型人才。高等学校贯彻落实“双创”教育重在解决高校“做什么”“如何做”的问题。无论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角度还是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角度出发,建立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都是满足这一要求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支撑。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未能深入人才质量观

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理念中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仍存在贯彻不彻底、不深入的问题。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依然主要是专业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系统性、完整性层面的改革[2],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的新的人才质量观和教学质量观理念还有待于进一步构建、完善。

(二)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制不健全

由于创新创业是新兴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于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作为高校管理者和高校一线工作者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经验。如何在高校有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是摆在高等教育管理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也为高校管理研究工作带来了新的研究方向。作为高校管理者,如何做好创新创业的顶层设计,如何做到各方面的统筹、协调、监督和考核,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细节问题。

(三)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健全

由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尚处于探尋摸索阶段,所以大部分高校在创新创业体系方面的建设还不健全,它们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有待进一步形成[3]。课程资源建设缺乏同类学科前沿、企业基础、就业企业指导等创新教育方面的课程,没有形成一个覆盖面广、层次分明、系统的专业创新与创业教育课程群。整体来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人才培养体系的系统化设计和双创课程体系的立体化构建不够完善和成熟[3]。如何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纳入现有的教学培养方案,是教学管理者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如何开展平台建设,以利于创新创业的更远发展

如何依托现有的实践教学基地,如何创建相关文化平台、课程平台、创业实践与孵化平台。这是创新创业一线教师需要切实考虑的问题。如何与校园外的企业牵线搭桥,如何将校外的企业引入学校,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带来借鉴作用。

(五)教学模式如何改革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有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对知识的需求。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也要求教育管理者尽快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室现场教学的模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知识的需要。创新创业教育如何推动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这一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采取何种方式变革,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六)教师“双创”教育水平和能力不足

由于现有教师均是脱胎于传统教学模式,如何提高教师创新创业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如何打破传统的教师队伍结构,引进与培育相结合,构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如何提升教师队伍的“双创”教育水平。如何引进企业技术专家、知名企业家、校内教师共同组建创业导师库,如何建立创新创业教学团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开展实时指导。

具体有以下两个方面:

1. 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内容与形式单一。课程教学是高校开展各项教育工作的最直接的方式,同样,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最直接途径也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当前,高校在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充分结合高校自身的办学优势和专业特色以及服务区域经济特点开设相应的创新创业类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设计方面还不够完善[4],尤其在创新创业类实践训练和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着力较少,学生获益不多。

2. 创新创业教育師资数量和水平不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实施离不开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同样,组织实施的效果也跟教师的素质有直接的关系。因此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当前,创业实践经历少,创新创业教育经验欠缺依然是高校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的最大短板[5],由此也造成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收效不突出的问题。另外,在选聘教师、成功的企业家、成功的人士以及在创新和创业方面有经验的政府专业人士在担任创新创业实践指导教师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多。

3. 创新创业资源环节薄弱。由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处于萌芽时期,各方面的资源相对薄弱。如何加强学校内部资源的统筹应用,如何调配教学各个职能部门的优势资源,如何加大各个院校间的师资力量的交流应用,作为规划者的当地政府部门,如何做好顶层设计,如何调配各方面资源?

4. 针对这种新型的教学体系,如何改变固有的教学管理体制。针对将创新创业这种教育体系纳入传统高等教育的情况,高校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如何转变?由于创新创业实践环节大大多于传统教学,实践环节如何与传统教学达到学分互认?是否可以采取多样式的教学模式以应对这种实践环节多的情况?如何鼓励更多地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的体系?怎么评估创新创业教育项目效果的好坏?如何考核?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细节问题。

三、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策略和途径

(一)提升教育理念,树立“双创”理念

创新及创业教育与专业学科教育、通用知识教育、以及就业教育等息息相关。高校要在人才培养观念上需要切实转变培养理念,以服务我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人员终生教育为宗旨,把培养具备较强专业知识、较强沟通表达能力和“双创”精神的人才作为定位目标,切切实实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加强高校主管领导的顶层规划和整体设计,通过面向师生项目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将“双创”教育广泛、深入到培养方案和课程环节。

(二)优化顶层设计,统筹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制

高校领导是创新创业顶层设计的直接实施者,创新创业教育的统筹、协调、监督和考核工作必须要有学校层面领导直接领导组织,只有这样才能够从高校政策层面保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持续、有效推进。如:高校可成立由书记、校长任组长的创业学院,各职能(教学)部门共同参与;成立由高校、行业、企业知名专家担任委员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等。教学部门对课程设置、评价考核、资金预算等问题进行职责分工、协调落实,从管理和制度层面有效促进创新创业工作质量和效率的不断提升。通过优化顶层设计,确立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的核心地位,以此大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三)聚焦关键环节,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现代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以及能引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为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高等教育要依靠自身的优势来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构建创新型教育体系,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新教学内容,并完善课程体系,通过创新创业的教学实践,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素质。

高校要从教育全局角度整体规划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丰富课程资源,在校际协同、社会协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符合高校自身的特色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如:通过推动“专业+拓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健全以学生学习成效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突破既有专业壁垒,突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开展实施方面,要将《创新创业教育》《创新思维》等创新创业课程纳入必修课程;将《创新创业实践》《创新实务》等实践教学课程融入实践必修课程;定期编制创新创业教学讲义,建立双创教育案例库;通过理实结合教学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结合,确保创新创业达到培养规格要求。高校要定期调度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并将有关内容纳入考核指标,切实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应转变教育理念,把培养重点放在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等方面,并把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作为高校的教育职能和教育使命,把创新创业教育真正融入高校的教育体系中,并在教学实践中充分体现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纳入创业知识、创业人格、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技能等多种创业素质,以创业能力为培养重点、以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为培养核心、以创业实践为载体,构建一种基于专业教育、面向所有学生、融入整个教学过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优化教学资源,完善创业保障机制,整合有效的教学资源,认真指导创新创业教学,大力扶持大学生创业者,丰富大学生的创业知识,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全面完善大学生的个性潜能,以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为主导,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全面发展,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化和具体化。

(四)合理规划,创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高校要依托现有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创新创业文化平台、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平台、创新创业实践与孵化平台等[6],构建起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的服务平台。如:通过成立创新创业协会、培育创新创业社团等形式,搭建文化孕育平台;通过开展校园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创业、就业能力[7];通过引企入园,开办学生创业园[8],搭建企业孵化平台。积极践行现代学徒制,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教学特色改革和实习实训创新,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重视平台的功能,深度挖掘校企合作,提升产学研实质性效果和产业化。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先后启动了创新创业的省市级创新创业平台的创建和申报,部分高校甚至获批了国家级的创新创业平台。承担重要平台的单位必须加强这些平台的功能建设,加强校企合作模式的深度探索和产学研效果的效益等。将这些重要的平台成果变为创新创业的真正重要成果的孵化器。

(五)线上线下结合,积极推进“双创”教学模式改革

加强“创新创业+互聯网”的模式探索,目前很多创新创业竞赛和活动等都围绕着“互联网+”模式开展,确实推动了部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了社会的快速发展,但是部分传统产业在这些方面还有很多方面有待提高。

通过完善线上线下学习过程管理与服务[9],高校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构建自主学习、多元学习模式,大力推行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鼓励二级学院积极开展虚拟仿真教学,大力推进工学交替、教赛融合等教学模式,大力支持便捷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实施教师教学方案上网、课程改造、在线课程等创新改革项目,大力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网络化创新创业教学探索。高校要购置、引进、开发各类虚拟仿真实践教学软件和平台[10],支持教师进行创新创业课堂教学改革,大力建设能够满足学生、教师、校内外创新创业者需求的数字资源平台,实现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创新实践、专业指导相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六)引培结合,提升教师“双创”教育水平和能力

打破传统的教师队伍结构,引进与培育相结合,构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专项培训,专项研修等方式提升本校教师队伍的“双创”教育水平。高校应立足校内,组建专职教师队伍,创新创业教育比较注重实践,对教师的要求比较严格,教师作为创业教育的引领者,不仅要有丰富的创业知识储备,还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高校要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以提升学生的创业素质为根本目标,重点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高校应选拔一批高素质的教师,组建一支稳定的创业师资队伍,还可以选送优秀的教师去学习创业知识,让他们去企业实地参观,学习创新企业运行、管理、创新模式,丰富他们的实践经验,以便更好地为学生传授创业知识。汇聚企业技术专家、知名企业家、校内教师共同组建创业导师库,通过校校间、校企间的合作构建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创新创业教学团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开展实时指导。同时,要加大改革创新创业教育师资考核评价制度。

(七)协同推进,汇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多方力量

高校要加强学校内部优秀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统筹应用,同时,教学部门间要进行优势互补,积极推动高校校际教师互聘、学生交流、课程共用、资源共享。要充分利用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支持,形成在“政府层面推动、学校层面主动、社会层面互动”的创新创业教育联动推进机制。与此同时,积极响应政府开展“双创”工作的政策号召,主动承担“双创”项目。密切与创新型企业的合作关系,努力构建校企联动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格局,协同推进资源共享共建。

(八)遵循教育规律,创新教学管理体制

高校需要深化融入创新创业的学分制改革,制定创新创业类学分认定实施办法等措施,鼓励学生通过创新实践、技能比武等获取创新创业学分。与区域创业大学联合,针对有意愿有潜质的学生开展专项培训,挖潜优秀团队孵化。实施弹性学制,让学生发挥个性自主选择、自主学习。通过设立奖学金等多途径多渠道鼓励大学生积极投入创新创业学习,增强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新创业教育项目要实行目标管理[11],对方案执行、实施效果定期进行绩效评估与考核。

四、结束语

新时代新背景下,国家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各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指明了指导思想和方向[12]。这就需要高校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创新,创建符合各高等院校自身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这就要求各高校充分认识和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明确“双创”教育的基本目标和要求[13],切实把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摆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首要位置,大力提升学校在区域产业人才培养中的实力与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陈岩.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现状评价与约束机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

[2]孟现志.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若干思考[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4,30(07):114-117.

[3]郑丹.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初探[J].亚太教育,2016(23):60.

[4]刘博,袁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04):169-

170.

[5]李梦.“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3):41-42.

[6]姚伟民.基于协同创新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J].高教论坛,2018(01):36-38+128.

[7]彭楚钧.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众创空间育人模式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7(26):283.

[8]张庆雷.高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商论,2017(16):186-187.

[9]程宇.苏州市职业大学信息化建设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发展模式[J].职业技术教育,2018,39(32):1.

[10]房宝娟.基于英国现代学徒制的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9,33(04):14-16.

[11]张丹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绩效评价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9.

[12]张然,黄友如.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下的《食品质量管理学》教学改革初探[J].广东化工,2017,44(01):168-169.

[13]陈耀,傅方正.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思考[J].高教与经济,2009,22(01):29-32.

猜你喜欢
培养体系教育理念创新创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探究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新形势下数据库原理的双语教学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飞行技术专业全英语教学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