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女性情怀在剪纸艺术作品中的体现

2021-06-21 13:26王雨清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9期
关键词:剪纸艺术民俗传统文化

王雨清

摘 要:民间剪纸艺术的灵感大多来自生活,女性在剪纸创作中占绝大多数,她们通过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对自然和生活的认识。她们将朴素的思想情感和精湛的工艺融入薄纸中,使用剪纸作为媒介积极表达自己,并取得丰硕成果。这在中华文明中女性集体失语的背景下是极其罕见的。民间剪纸是华夏文明持续存在的重要因素,也是传统民族文化的经典,它保持了整个民间艺术最原始的文化基础。

关键词:民俗;传统文化;女性情怀;剪纸艺术

民俗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承载着道德传统和民族精神。民间剪纸是我国古老、极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薪火相传,反映了我国深厚的传统观念和古老文化。民间剪纸的发扬不仅见证了祖先赋予我们的民族精神,而且也完整地记录了一种文化形态和一种审美形式,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民间剪纸来源于生活,女人的聪慧心思在一剪一刻间幻化出五彩缤纷的图案。剪纸是女性淳朴的思想感情和精湛技艺的完美结合,小剪刀镂刻着世界的起伏,也镂刻着无尽的中国文化。

1 剪纸文化渊源

在我国幅员辽阔的农村和城镇,有成千上万的妇女从事着剪纸事业。受民俗文化和乡村环境的影响,她们中大多数人从小就开始学习剪纸艺术。她们尽管没有受过正规的培训,但凭借当地的民俗文化氛围和个人独特的审美感受,创作出了许多具有浓郁民俗特色的个性化作品,作品体现了她们对生命与美的微妙感受。剪纸经常被感性地称为“母亲艺术”,它已成为当代人乡愁、怀旧的独特表达,成为人们心中最温暖、最長久的记忆。

我国的妇女是历代剪纸艺术的直接参与者和接受者。剪纸文化历史文化悠久。在考古史上,高昌遗址附近一个女性墓葬中出土的北朝团花剪纸,在今天看来也是相当成熟的作品。《潘式纪闻谭》中有一篇关于唐代流行的“夹缬印染”工艺的记载:“玄宗柳婕妤妹适赵氐,性巧,因使工镂板大杂花,后渐出遍天下,此似始夹缬之制也。”据《矩斋杂记》史料推断,宋代有名的吉州窑有贴花剪纸图案应该是舒翁之女舒娇所创新的一种瓷器装饰技法。

山西雁门关外的广灵剪纸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剪桐封虞”,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晋世家》记载:“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圭以与叔虞,曰:以此封岩。”南北朝时沈约引以为诗:“微叶虽可贱,一剪或成圭。”据考,这是我国剪纸艺术在史书上最早的记载,诗人李商隐对当时广灵剪纸的描述是:“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大人起晋风。”它形成于明代,其独特的风格成熟于清代道光时期,色彩淡雅,艺术风格鲜明,想象力生动,材料、染色、包装制作精美。这些丰富的例子表明,我国女性剪纸艺术是在漫长历史中绽放的一朵奇葩,它跨越了地域历史的界限,横向记录了女性创作的智慧,纵向承载着女性人格延续的价值。

2 由农村劳动妇女创造的剪纸风格

民间剪纸艺术原本是女性在做了大量家务之后,舒展身心、倾吐情感、获得精神慰藉的重要途径。农村所有的针线活都离不开剪纸,剪纸已经成为农村的传统习俗。在这种习俗的影响下,她们从小就热爱纸张,并细心呵护它。她们亲切地称剪纸作品为“绞花儿”,图案被称为“花样”。她们克服了原始工具和材料的局限,创造出了多种表现手法和图案,剪出一幅幅气势磅礴的民间剪纸。

农村妇女在生活中得出的经验是民间剪纸之基,妇女的生活环境和情感经历是构成民间剪纸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黄河流域的村庄里有许多剪纸大师,其中大多数是妇女。她们中的一些人可能连几个字都认不出来,但她们很聪慧。她们有惊人的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贫穷的乡村生活和质朴的人性,让她们的剪纸作品平凡而简单,这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维护起着重要的作用。

比如,陕西旬邑王村的剪纸艺术家库淑兰,尽管她不认识字,但是她可以唱将近百首的民歌、民谣。她的彩色剪纸技法在传统剪纸的基础上创造出宫廷式的华丽。她居住的土窑洞宛如艺术殿堂,窑壁上满是色彩斑斓的剪纸:《生命树》《鹿头花》《大牡丹》《五毒兽》和《太阳妹妹》《月亮哥哥》等,绚丽多彩。还有向往幸福生活、向往美食丰收题材的作品,如《喂猪》(图1)、《大麦磨成面》(图2),以及向往美好爱情、祈求幸福的主题,如《江娃拉马梅香骑》(图3)。

陕北剪纸的代表人物曹佃祥老婆婆,精通传统民间的各种造型和图案,练就了娴熟的技艺,从精致到写意,线条流畅欢快,达到形神兼备的境界。她的作品《捻线线》(图4)采用写实的手法,表现一位农村妇女农闲时捻毛线的情景。只见这位妇女盘腿而坐,手臂一高一低,正熟练地搓捻着毛线。作品造型单纯,浑然一体,阴刻与阳刻相间,图饰丰富和谐自然。特别是人物面部,采用阴刻手法,眼睛上提,耳朵靠边,脸部留下了大面积的空白,未施一剪,这正是劳动人民那种黝黑发亮、黑里透红的真实面部写照。

3 我国传统价值观与剪纸的女性情怀

3.1 女性与繁衍

我国传统婚育观念中“男尊女卑”“多子多福”“母凭子贵”的传播,导致一个女人没有地位时就会把希望寄托在为孩子身上,特别是希望多生男孩,即“贵子”。因此,在剪纸图案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多子的植物,如葫芦、金瓜、葡萄、鱼、莲花、石榴等,隐喻着对生命繁衍的渴望。如胡秀莲的作品《抓髻娃娃》(图5),娃娃双髻,双手抱鸡,坐在莲花上,旁边有鱼、鸳鸯相依偎。这种娃娃是贴在新房里的一种喜花,有阴阳合一、生子之意。此外,还有《送子观音》《蛇盘兔》《鱼儿戏莲》《榴开百子》《麒麟送子》《连生贵子》《葫芦生子》等。除了“阴阳相合化生万物”的传统哲学外,还善于制作通过阴阳相合象征男女结合的剪纸作品,如《阴阳鱼》《扣碗》《双头猪》《八卦鱼》也层出不穷。

3.2 女性与爱情婚姻

大多数东方女性都很内向,当她们追求爱情时,不会直接表达出来。当她们有心上人的时候,通常会把荷包和剪纸之类的东西送给爱人作为纪念品。爱情会通过一幅小小的剪纸诉说,男人从剪纸中解读女孩的感受。面对婚姻,由于旧社会男女不平等,婚姻观念也不平等。男人可以有三妻四妾,但女人一生只能有一个配偶,换言之“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所以婚姻是女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民间妇女结婚时,会自带刺绣、染织、剪纸作为嫁妆。一方面,这些是用来装饰婚礼的,如喜笺、门帘、大团花,增添喜庆气氛;另一方面,它们也被用来向丈夫的家人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聪明才智。如《龙凤呈祥》(图6),以一龙一凤、两个喜结合组成的图案表达喜悦和祝福,也寓意每一对男女彼此牵挂、不离不弃、白头偕老。《龙戏凤》《交颈鸟》《连理树》《鸳鸯戏水》等作品都有期待婚姻生活幸福的寓意。

3.3 女性与母爱

在女性没有地位的父权社会,“母凭子贵”的观念不仅适用于宫廷,也适用于民间。女性结婚生子后,相夫教子成了她们生活的焦点。母爱是女性的本能,在孩子出生之初,母亲就把期望和美好的祝愿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長。她们不仅为孩子制作充满爱心的肚兜、虎头帽、虎头鞋、狮子枕,还将充满亲情和吉祥意味的剪纸贴在孩子的衣服上。如《五毒娃娃》《祛病娃娃》《燎疳娃娃》(图7)就是用来祈祷儿童健康和安全,驱除邪灵。就像母亲为孩子做的护身符一样,细腻而伟大的母爱深深地蕴藏在剪纸的母性艺术中,极大地丰富了剪纸的主题和内容。剪纸艺术诠释了女性从少女、女人到母亲的情感演变,诉说了女性的一生。

4 女性情怀的剪纸作品所呈现出的基本特点

4.1 女性的含蓄婉约与剪纸意蕴的含蓄表达

由于传统文化对女性的熏陶,东方女性具有含蓄委婉的女性美,这与西方女性的热情不同。在我国历史文化的要求下,大多数女性性格温和、行为稳重、笑不漏齿、话不高声。她们对待爱情的态度和情感表达都不太直截了当。剪纸艺术作为一种传达情感的媒介,也是一种委婉的示意。剪纸艺术具有象征性、抽象性和隐喻性的特点。

4.1.1 象征性

象征是指通过易于接触的特定形象来表达相似或相似的概念、思想或情感的艺术手法。剪纸作品的象征性主要来源于创作者的生命体验和主观意识。比如夫妻幸福美满的时候,她们用鸳鸯、龙凤等人们观念中和谐搭配的东西来象征;用莲花、石榴、葫芦、葡萄等多子的植物来象征人丁兴旺;用仙鹤、龟、桃等植物象征长寿延年等。

4.1.2 抽象性

剪纸艺术既是一种造型艺术,又是一种符号艺术。剪纸中经常出现人、动物和植物的抽象形象。通过高度概括的抽象符号,让人们可以揣摩和理解作品的意义。

4.1.3 隐喻性

隐喻原本是一种文学修辞手段,又称“暗喻”。隐喻分为本体和喻体。谐音隐喻在剪纸艺术中出现的频率最高。例如,芙蓉花隐喻“夫荣”,马上封侯(猴),连年有余(鱼),喜上眉(梅)梢,连(莲)生贵子,六(鹿)合(鹤)同春,百事(柿)如意,吉(鸡)庆有余(鱼)等。民间传统吉祥图案,一切客观事物都隐喻着一定的意义,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4.2 女性的柔美与剪纸中事物温顺形象

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我国的女性从小被教导要温柔、听话、吃苦耐劳。不同于男人的豪爽奔放,大多数女性都是心思缜密的。女性柔美细腻的特点在剪纸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她们剪出的送子观音有慈祥的目光、温柔的表情、丰满的身躯,剪出的动物温顺、乖巧、体态丰硕。各种装饰图案和花纹与圆弧等曲线相匹配,在简陋的生活环境中起到了很强的点缀作用。

4.3 女性的感性思维与剪纸艺术的随性表达

人们常说“感性的女人,理性的男人”。由于男女生理条件的不同,女性一般多愁善感和情绪化。剪纸艺术同样也是一种感性艺术,它需要女性感性的色彩观和良好的形象思维才能。因此,在剪纸中,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公式,创作者会在事物原型的基础上进行夸张变形,重构结构,搭配色彩,结合不同的主题,根据需要运用切割手法以及自己的喜好和审美来表达事物,使剪纸艺术像常春藤一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5 结语

民间剪纸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实现方式,是民间妇女继承和创造的“母亲艺术”,是整个民间艺术最原始的文化基础。在漫长的历史中,淳朴封闭的民间生活造就了如此庞大的女性剪纸群体。无数的妇女建立了最深厚的民间文化,她们手中的剪纸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经典,是中华民族勤劳、坚韧、善良和朴素的情感品质,是最真实的生活情怀。剪纸至今仍是一种活态的民间文化,也是民间女性对人类的一大贡献。其实最常见的艺术风格往往反映了最原始、最本质的生活特征,也最贴近生活。那些非文字的东西恰恰承载着我们民族悠久而深厚的文化传统。

猜你喜欢
剪纸艺术民俗传统文化
漫画民俗
漫画民俗
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的发展趋势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探究
剪纸艺术元素在包装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谈剪纸艺术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