郇滢
摘 要:宋代是我国官服带制发展的重要时期,宋太宗时期对官员带纹样进行了革新,创造出了球文、御仙花等新的纹样形式。对于御仙花腰带的专门研究并不多,对于御仙花腰带的产生与流行,笔者搜集了一些相关资料,认为御仙花纹样的原型可能与罂粟科植物虞美人有关,最终简化并入到荔枝纹腰带中。因为宋朝冗官、冗费等问题,到南宋和金代,御仙花腰带从朝廷专门赏赐逐渐变成可以购买的商品。
关键词:宋代;带制;御仙花
我国古代官服制度中,腰带一直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腰带本体的材质以及其上所配带的材质纹样等都代表了官员的等级。宋代带制继承了唐代以带材质、数量也作为区分官员等级的标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和创新,进一步从材质和纹样方面进行详细的规定和区分。《宋史·舆服志》记载:“带。古惟用革,自曹魏而下,始有金、银、铜之饰。宋制尤详,有玉、有金、有银、有犀,其下铜、铁、角、石、墨玉之类,各有等差。”①
宋代带制创始于宋太宗时期,至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按照官员等级形成了详细完善的带制制度,规定“三师、三公、宰相、执政官、开府仪同三司、节度使尝任宰相者、观文殿大学士已上,金球文方团带,佩鱼。观文殿学士至宝文阁直学士、节度使、御史大夫、中丞、六曹尚书、侍郎、散骑常侍御仙花带,内御史大夫、六曹尚书、翰林学士以上及资政殿学士特班翰林学士上者,仍佩鱼。”②其中的球文、御仙花等都是宋代创新的腰带纹样。并且宋代的带制制度也影响了同时期金代公服带制的制定。
金代大定年间规定:“一品玉带,佩金鱼。二品笏头球文金带,佩金鱼。三品、四品荔枝或御仙花金带,并佩金鱼。五品,服紫者红鞓乌犀带,佩金鱼,服绯者红鞓乌犀带,佩银鱼,服绿者并皂鞓乌犀带。”③金代高等级官吏使用笏头球文金带、御仙花金带等,明显是学习宋朝带制制度制定的。对于其中御仙花腰带的产生与流行,笔者搜集了一些相关资料,就御仙花纹样相关情况做一些梳理,以求教于御仙花方家。
御仙花,也有文献记载称为“遇仙花”,最早可能是由宋太宗挑选出来作为腰带的装饰纹样。欧阳修《归田录》中说:“初,太宗尝曰:‘玉不离石,犀不离角,可贵者惟金也。乃创为金之制以赐群臣,方团球路以赐两府,御仙花以赐学士以上。”④两府即掌管军事的枢密院(西府)和掌管政务的中书门下(政事堂、东府),为当时最高的国务机关。学士以上及大部分三品以上高等级文臣都可以使用。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以后,扩展到曾担任两府长官之后卸任的官员,也可以佩御仙花带。“至祥符中,赵文定罢参知政事为兵部侍郎,后数载,除景灵宫副使,真宗命廷赐御仙花带与绣鞯,遂服御仙带。自后二府罢者,学士与散官通服此带,遂以为故事。”⑤宋神宗元丰年间完善带制,将御仙花带使用范围扩大到六曹尚书和翰林学士。“旧制:执政以上始服球文带,佩鱼;侍从之臣,止服遇仙带,世谓之横金。元丰官制,始诏六曹尚书、翰林学士,并服遇仙带,佩鱼。”⑥因此,“御仙花带”也成为指代朝廷近臣的典故。文天祥《齐天乐·庆湖北漕知鄂州李楼峰》中就有“想桃露霏霞,菊波沁晓。袍锦风流,御仙花带瑞虹绕”的诗句,即是化用这一典故赞颂李氏为天子近臣,身份不俗。
御仙花原本具体是指哪种植物,在《宋史》中没有明确的记载。宋代的植物类书《全芳备祖》中将御仙花归到花谱赋永祖,其中记载了一首宋代诗人杨巽斋的七言绝句《御仙花》:“不逐凡花逞艷娇,移要上苑独清高。君王曾选装金带,侈锡持荷耀紫袍。”这首诗写的是御仙花从普通花朵被挑选人工繁育,进而作为官员腰带装饰的故事。以御仙花作为主题的相关诗作还有南宋诗人韩淲《御仙花》:“山间亦有御仙花,瓶插幽窗意自嘉。笑杀黄尘吹鬓客,只图横带把金夸。”这些诗内容都是写御仙花本来是一种植物,后被宋太宗挑选用作高等级官吏的腰带装饰。
明万历年间的《福州府志》中记载,御仙花“即丽春,似罂粟而小”①,《汀州府志》也有类似记述。丽春花在南宋时就有栽培,游九言著《游默斋花谱》中称丽春花是“罂粟别种也”,又称“罂粟其子可食故无佳花,丽春太华实遂无取”,是一种观赏植物。《本草纲目》中认为丽春花是罂粟的一种,但是花色繁多,与罂粟有不同之处。日本江户时代晚期岩崎灌园(IwasakiKanen,1786—1842年)根据《本草纲目》绘制《本草图谱》中的丽春花与出土御仙花腰带上的纹样也有几分相似(图1)。据考证,中药中的丽春花指的是罂粟科植物虞美人,在我国古代虞美人已经作为庭院观赏花卉栽培。②虞美人是原产于欧洲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全株被伸展刚毛,茎叶被淡黄色刚毛。花单朵顶生,颜色鲜艳,未开放前花蕾下垂,长圆状倒卵形,蒴果宽倒卵形,有不明显的肋。③从这些记载结合出土腰带上御仙花花果偏卵圆形的形状来看,这类纹样的原型可能与某种罂粟科植物有关。
在发展过程中,御仙花纹逐渐与荔枝纹混合在一起。“今俗谓球路为笏头,御仙花为荔枝,皆失其本号也。”④在宋代带制制度中,御仙花带和荔枝带的等级是不同的。《宋会要》中,枢密使、节度使等高等级官吏佩戴金御仙花带,而荔枝带是“供奉官至殿直荔枝十两”⑤,使用官员的等级远远比不上御仙花带,证明在带制制定之初御仙花纹与荔枝纹还是有所区分的。记录北宋太祖建隆至仁宗嘉祐年间(960—1063)的《燕翼诒谋录》中也提到,“其金荔枝,非三品以上不许服。太宗特新此,其品式无传焉。其后球文,笏头,御仙,又出于太宗。特制以别贵贱,而荔枝反为御仙之次,虽非从官特赐,皆许服。”⑥明确提到宋太宗新作御仙花腰带纹样的带,荔枝纹的等级要比御仙花纹低。到了宋徽宗政和乙未(1115)成书的《麈史》中,已经将御仙花纹和荔枝纹混为一谈,称荔枝纹是御仙花纹的别称,证明至少在北宋晚期御仙花花纹和荔枝纹已经差别很小。
南宋时期,成书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四至二十七年(1154—1157)的吴曾《能改斋漫录》上说:“侍郎、直学士以上,服御仙花金带,人或误指为荔枝。近年赐带者多,匠者务为新巧,遂以御仙花枝叶稍繁,改钣荔枝,而叶极省。”⑦因为过于繁复,此时御仙花纹已逐渐被荔枝纹取代。金代大定时期官制公服中,三品、四品所佩的还是荔枝或御仙花金带,至元代带制,就只见荔枝纹金带,“三品、四品以黄金为荔枝”⑧,不见御仙花纹了。
近年来,所见的御仙花腰带及荔枝纹腰带实物数量不多,如江西北宋郭知章墓出土的一套13件的鎏金御仙花银带板(图2)①;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石室墓中出土了一套14件的荔枝纹金带(图3)②;南宋朱晞颜(1135—1200)墓出土了一套11件的御仙花金带③;元代吕师孟墓出土了9件御仙花金带④。除此之外,西夏王陵八号墓出土过1件荔枝纹金带⑤,还有几件辽代的铜鎏金荔枝带⑧等。
腰带作为官员公服的重要配饰之一,在授予官职的同时,由朝廷出钱,赏赐全套官服。《宋史·舆服志》中关于授官赐金带的记载非常多,如太宗雍熙四年(987)“宰相、枢密使、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宣徽使初拜、加恩中谢日,并赐衣五事,金带一(旧荔支带,淳化后,宰相、参知政事、文臣任枢密副使,改赐方团胯球路金带,加以金鱼),涂金银鞍勒马一。三司使、学士、御史中丞初拜中谢日,赐衣五事,荔支金带一,涂金银鞍勒马一(文明学士以下,初赐金装犀带,后改赐金带。)”南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四月三日,诏:“自今武举特奏名进士唱名日,各特赐紫罗窄衫一领、一十两数金镀银五子荔枝腰带一条。”不论文臣武将皆有赐带。
众所周知,整个宋代冗官问题都很严重,宋真宗时期文武官员13000余名,仁宗皇祐时期增加到20000余人,英宗治平时期24000余人,哲宗元祐年间增加到28000余员,徽宗政和二年(1112)多达43000员,宣和元年(1119)更是增加到48000余员。至南宋时期,大量官员随朝廷南迁,负担并未减轻。虽然之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成效不大,加上财政亏空大量卖官鬻爵,使南宋冗官比北宋末年有增无减⑨,并且这种冗官增加的不仅仅是低级官吏,哲宗以后京朝官待阙者也逐渐增多。元祐六年(1091)五月,吏部待阙官中,尚书左选162人,尚书右选283人,侍郎左选573人,侍郎右选800余人。⑩在冗官愈发严重的情形下,朝廷逐渐不堪重负,在官员赏赐上也大打折扣。北宋建隆三年(962),宋太祖与宰相说:“时服不赐百官,甚无谓也,宜并赐之。”k于是在这年十月赐给文武常参官时服,自此成为定例。
到南宋建炎年之后能省则省,但是新到任官员的公服必不可少,为了省钱就只赏赐一半。绍兴二年(1132),黎确从谏议大夫升为吏部侍郎,“见其赐目,后用御宝,而云:‘马半匹,公服半领,金带半条,汗衫半领,袴一只甚可笑也。然皆计直给钱,但当减半计数可矣。是有司之陋,大抵多类此。”①虽然缺钱,但是账目还要明细,只能把整件物品记成一半,发出这种令人哭笑不得的诏书。北宋时,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曾下诏规定,“方团金带,优宠辅臣,今文武庶官及伎术之流,率以金银仿效,甚紊彝制。自今除恩赐外,悉禁之。”②官员公服所用金带只能由朝廷恩赐,民间私人不得制作。然而至南宋时期,政府为了节省开支,赏赐物品变成减半之后又变成直接给现钱,官员需要按照赐目自行准备公服、金带。市场上自然就会出现此类物品的售卖情况。
在《金史·食货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金世宗大定年间“在都官局及外路造卖铜器价,令运司佐贰检校,镜每斤三百一十四文,镀金御仙花腰带十七贯六百七十一文,五子荔支腰带十七贯九百七十一文,抬钑罗文束带八贯五百六十文,鱼袋二贯三百九文,钹钴铙磬每斤一贯九百二文,铃杵坐铜者二贯七百六十九文,鍮石者三贯六百四十六文。”③像铜鎏金御仙花腰带、五子荔枝纹腰带等这种官员等级标志,被金朝政府官方明码标价进行收购。
金代铜禁严格,世宗大定二十六年(1186)针对民间私造铜镜和腰带发布了新的禁令,“国家铜禁久矣,尚闻民私造腰带及镜,托为旧物,公然市之,宜加禁约”。在这种情况下,被指定为专门收购对象的御仙花腰带和荔枝腰带在当时应该很有市場,是流通量较大的腰带类型,民间仿制数量较多。但是目前有关金代类似腰带的考古发现尚未有发表的公开资料,还需要今后的进一步考古研究证明。
总之,御仙花腰带是宋代工匠在现实植物的基础上经过艺术加工而制成的,是一种代表官员等级的腰带,凝聚着古代匠人的智慧。它的产生和流行还反映出宋金时期的一些社会问题,值得继续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