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课程知识体系构建研究

2021-06-20 14:26朱景伟
新课程·上旬 2021年8期
关键词:构建研究知识体系文本解读

朱景伟

摘 要:纵观当前不同机构学者关于语文课程研究的热点,主要呈现在课程目标、指导理念、组织内容等方面,而关于构建的方法和内容等层面的研究较为缺乏。在审美上文学文本解读课程不单单承载着知识工具传递的价值,同时还具备塑造人的德育等人文素养的品格,只有在学习过程中将两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出语言文字自身的作用意义。基于此,从实际出发,深入探讨了新时期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的知识体系构建,促进学习者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文本解读;知识体系;构建研究

一、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知识

1.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知识体系构建方法

接受美学这一思想理念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德国,其核心内涵是注重读者和阅读接受的新思潮。将以往更多关注作者、作品的认知逐渐转变为关注读者的理念,从读者角度出发并将其视作文学文本的重要载体,从而形成文本知识体系的构建。其主要论点包含四个方面:首先,读者是文本的生存者;其次,读者是文学文本最终的实现者;再次,文学文本在创作完成后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很多方面存在着空白,因此这就需要读者在阅读时进行填充和补缺;最后,文学文本具有很强的内在潜能,要想充分将潜能转化为现实存在意义,这就需要读者的积极参与。在中学语文文学文本解读课程中,伴随着人文素养和接受美学理念的提出,以学生为主体参与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知识体系构建极大地拓展了文本解读课程的宽度与内涵,让学者的主体地位得到升华,真正切实参与到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促进了人文素养的发展。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学习者的人文教育与文学文本知识和内容有机地连接到一起,以预防教学偏差的出现。

2.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知识体系构建目标

新教改的实施与落实明确表示新时期教育改革理念要全面提升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以学习者全面提高为教学目标。在语文课程中要更多地培养学习者积累整合能力、感受欣赏和领悟拓展等素养。例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学文本达到初步理解和具备一定的鉴赏水平,能够在阅读中理解作者所抒发的情感,从而使自身的个性和精神世界得到升华,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发现与创新,加强实践运用能力,以落实人文素养的培育目标。

3.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知识体系构建内容

中学文学文本解读课程所选篇目大都围绕名人的经典著作,这些文人名家以敏锐独特的眼光将自身情感和社会感知以实体的形式对读者进行呈现。由此可见,文学文本是涵盖人与生活的集合体,是人精神世界和文化文明的重要载体。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文学文本的阐述和解读可以使自身个性和精神得到极大的丰富,同时也落实了语文文学文本中人文内涵的教育意义。

二、文学文本解讀课程知识的体系构建

1.确立构建方法

哲学解释学是以读者为出发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学文本的知识脉络,这一思想理念与现阶段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目标相契合,所以在文学文本解读课程中融入哲学解释学是确立其构建方法的重要举措,从而在授课过程中以对话的形式进行构建,主要包括教师与文本对话、集体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教材编撰者的对话、师生共同与文本对话以及学生之间与文本的对话等。在日常语文文本解读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文本设计层面进行知识构建,精准挖掘每篇文本中的重点与难点所在,提高对概念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掌握。

例如,在课堂上进行《木兰诗》文学文本解读时要做到:①对文本中的字与词进行反复推敲和阅读,以体会其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如木兰出征前的心理活动,木兰出征前所做的准备,木兰行军中对父母的思念,木兰回乡不受封赏等。②能够利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拓展相关的文本资源,有针对性地挑选符合学生使用的材料。教师可以在各大资源站下载关于木兰诗的课件、动画和PPT,使教学过程更加丰富多彩。③学习相关专家、教师关于对解读课程的内容讲解,取长补短,对其精华部分做到为我所用。

2.构建本体内容

在语文文学文本解读课程教学中,其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表现形式。通过哲学解释学和工具性、人文性双重属性的引导下来科学系统地构建不同题材的本体知识内容,包括本体性和技能性两个层面。①在构建小说文本知识体系时要转变以往所固有的人物、情节等角度的思想观念,相应地增添构成形式和叙述手法等形式的更新,同时还要融合叙述等相关理论。如教学《孔乙己》时,在学生阅读全文后提出问题,学生找出文中所有描写众人哄笑孔乙己的语句及段落,并讨论这种行为展现了众人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出孔乙己残酷、迟钝、消遣、自私的性格特征。②在构建诗歌文本解读的知识体系时,首先要明确诗歌是以一种简单凝练的形式用以表达创作者的内心情感,因此在对诗歌体裁进行解读时一定要以批评理论为指引,对其中细节和关键字、词有一个敏锐的分析,探讨创作者是如何通过张力、用典来烘托情感的,另外由于诗歌种类不同所以在进行知识构建时要注重区分。如在读余光中《乡愁》的时候就要充分融入我国文学中的乡愁文化,同时善于抓住关键词,如小时候、长大后、后来、母亲、新娘、大陆等,更是把乡愁的时间性和地域性描绘得淋漓尽致。③戏剧是戏剧艺术的最基本的文本内容,通常与语言动作、音乐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其构成要素包含结构情境、语言及矛盾。

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知识层面具有多层次与多元化的特征,是语文学科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实际教学和课程标准制订与实施意义深远。所以不断完善和创新对该课程知识体系构建具有广阔的实践和现实价值。促进学生发展的理念,深入贯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旨在实现文学文本课程的人文素养和人文内涵,培育具有高素养的新时期学习人才。

参考文献:

薛璐.中学语文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知识体系构建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猜你喜欢
构建研究知识体系文本解读
CS2013指导下的程序设计课程实践教学实施方案设计与翻转实验教学实践
构建知识体系的专题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和探索
智能信息处理实验课程建设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
高中化学趣味性教学模式的构建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