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生
(福建教育学院化学教育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25)
课时教学是学科课程教学的最基本单位。课时教学目标的确定,又是课时教学设计的首要工作。怎样看待课时目标看,确定什么样的课时目标,如何确定课时目标,如何用课时目标指导、控制课堂教学,是课堂教学改革关键的一环。
2011 年开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制定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课堂教学目标的模式,否定并取代了流行的单纯以知识点、技能点、考点设定教学目标的模式,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模式也不再流行。2017 版高中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凝练了课程的学科核心素养,在课程(或模块)内容部分的每个主题中都编制了明确的“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在课程标准的“学业质量”部分阐述了“学业质量的内涵”与“学业质量水平”,在附录部分用表格形式提供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这些内容旨在帮助教师和学生以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发展为主旨,确定教学目标,把握教与学的深度和广度,开展课堂教与学,促进教、学、评、考的有机衔接,为教、学、评一体化奠定基础,也为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考试和升学考试命题提供了重要依据。
但是,时至今日,课时教学目标的确定仍然困扰着不少一线教师。绝大多数一线教师都知道,课时教学目标的确定和达成是课程目标、课程各主题(单元)教学目标实现的保证;课时教学的设计与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决定课时目标的确定。课时教学目标的确定、阐述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常规,课时教学目标是课时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课堂教学的指南[1]。但是,也有一些教师认为,从教学实际看,确定、表述课时教学目标是可有可无的事,仿照教参或他人写就的教案或凭经验上课,照样可以上好课。还有不少教师,对于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学业质量水平”的认识、理解,存在不少困惑:不理解这些规定或论述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课时教学目标的确定应以“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学业质量水平”中的哪一项哪个规定为依据?课时目标应当按学科核心素养还是按三维目标来表述?
2017 年颁布的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水平划分、“学业质量”及其水平都是针对整个课程的实施提出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是针对课程内容一级主题的教学实施提出的。而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主题(或单元)的教学实现的,主题的教学又是以课时教学为单位实施的。主题的“内容要求”的实现,“学业要求”的达成,要落实到课时教学中。课时教学又是按教科书设计的,教科书对教学内容的编排与课程标准一级主题、二级主题的“内容要求”的编排顺序不可能一一对应。依据课程标准相关主题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结合教科书的课时教学内容,确定课时目标,并不容易。如何在备课中结合教科书,理解课程标准有关“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学业质量水平”的规定和论述,如何以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主旨,确定课时教学目标,发挥课时教学目标对课时教学指导作用,实现“教、学、评一体化”,需要做更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学科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是在学科课程学习过程中逐渐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个体的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程度、达到的水平不同。要测评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状况,应该根据他们在面对复杂程度、陌生程度不等的情境中、面对难度不等的实际问题时,综合运用课程学习的最基础的知识、技能、思想、观念解决问题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发展划分为若干水平。因此,必须有测评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依据和手段。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为测评发展的不同水平明确定了标准。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预期的学业成就表现。运用学业质量作为标准,可以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学业质量及其水平划分,制定了观察测量学生在复杂程度、陌生程度不等的情境下,完成难度不等的任务时,所发生的行为表现。不同学生在完成学科课程后的学业成就表现会有差异,为了测评不同学生的学业质量达到的水平,课程标准制定了学科课程的“学业质量水平”。用“质量描述”具体的陈述不同水平的学业成就表现的关键特征。学业质量水平的“质量描述”,包含情境、任务、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行为表现等要素。学业质量水平的标准是可观察、可测量的。学业质量描述运用多项变量组成的变量群来观察、测量,以客观地推断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它所含有的变量与不可观测的核心素养水平的变量间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所观察、测量的变量的差异,能反映出核心素养各变量水平的差异,有较高的敏感性;学业质量水平的标准随机性小,不受随机因素的干扰,测量的效度较高。依据“质量描述”观察、测量评价对象在完成学科课程后,面对复杂程度、新颖程度不等的情境中,面对难度不同的任务群的行为表现和结果,就可以推断评价对象核心素养发展水平。
课程标准规定,各个学科质量水平划分是高中毕业生学科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等级性考试应达到的质量要求,是考试命题的依据。因此,“学业质量”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也是考试评价标准的主要依据。
课程(或模块)的学习,是分主题实现的。因此,各个学习主题中规定了学习的“内容要求”,提示在该主题中学什么,学到什么深度、广度。“内容要求”包括学科知识和技能、学习活动(包括理科实验);用“知道”“了解”“认识”“理解”等动词描述心理认知过程。这是因为“内容要求”的达成情况也是无法直接观察、测量。课程标准在各主题中规定了与“内容要求”相对应“学业要求”。“学业要求”通常以一系列典型的行为动词陈述能完成什么任务,能用什么方式完成任务。例如,“能描述、能说明、能解释、能辨认、能分析、能概括、能讨论、能论证、能设计、能关注、能参与、能综合运用……解决(解释、预测、推断)……”等。“学业要求”描述了学生通过主题中内容要求的学习应达成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正确价值观的表现性要求。观察、测量学生表现性行为,可以推断“内容要求”是否达成,评价在该主题学习层面上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
总之,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要求与水平划分、课程(或模块)的“学业质量”与“学业质量水平”、各课程模块下各主题的“学业要求”是从整体到局部逐步细分、具体化的。学业质量水平、学业要求都是依据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制定的,其内涵指向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在各课程、各主题的教与学中应达到目标。由于各学习阶段涉及的教学内容的广度、深度、综合程度不同,学习内容完成后能达到学业成就水平不同,核心素养的发展程度不同。需要依据各阶段的教学内容,或细化、分解或统整、融合。
从学科课程的教、学、评的角度看,课程标准中,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水平划分、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学业质量水平的联系与区别,可用图1 做说明。
图1 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学业质量水平的联系与区别
化学必修课程为例,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指出“必修课程设置5 个主题,旨在促进全体学生在“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核心学科核心素养的各个方都有一定的发展。在必修课程各个主题,结合该主题规定的学习内容,依据必修课程应达到的化学核心素的发展水平,制定了“内容要求”,结合主题的“内容要求”把课程的质量要求分解、细化,编写成“学业要求”。例如,5 个主题中,有两个主题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主题2“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主题4“简单有机物及其应用”。主题2[3]的“内容要求”包括:元素与物质、氧化还原反应、电离与离子反应、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物质性质及物质转化的价值、学生必做实验(3 项)。相应的“学业要求”是:1.能依据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列举某种元素的典型代表物。能利用电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概念对常见的反应进行分类和分析说明。能用电离方程式表示某些酸、碱、盐的电离。能够举例说明胶体的典型特征。2.能够列举、描述、辨识典型物质重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及实验现象。能用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正确表示典型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3.能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的角度,依据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预测物质的化学性质和变化,设计实验进行初步验证,并能分析、解释有关实验现象。4.能利用典型代表物的性质和反应,设计常见物质制备、分离、提纯、检验等简单任务的方案。能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变化的视角说明物质的转化路径。5.能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实验室、生产、生活以及环境中的某些常见问题,说明妥善保存、合理使用化学品的常见方法。6.能说明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应用(如金属冶炼、合成氨等)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对环境的影响。能有意识运用所学的知识或寻求相关证据参与社会性议题的讨论(如酸雨和雾霾防治、水体保护、食品安全等)。
上述“学业要求”是依据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1与水平2,结合“内容要求”制定的。以行为典型行为动词规定学生学习内容要求的知识、技能、进行规定实验等学习活动之后,能做什么怎么做。这些行为表现包括了13 项,如能列举、能描述、能说明、能辨识、能分析解释、能预测、能合理使用(运用)、能参与、能设计等等。从这些可观察、测定的行为表现,可以推断学生对规定难过的学习内容学习的达成度和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评价该主题层面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通常,课时教学是依据教科书的编排的教学章节分课时实施的。教科书章节教学内容的选取、编排,是依据相关主题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做细分,并重新规划编排的。课时教学目标的确定和阐述,应该如何根据教科书编写的课时教学内容,依据课程标准相关主题(或单元)的学业要求,体现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要求?需要精心的考虑与设计。
学习行为的主体是学生,课时教学目标,对学生而言即学习目标。课时教学的教学目标应当结合课时教学的内容,依据所属学习主题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来确定。课时教学目标要以典型的行为动词,全面、简要、清晰地描述表述通过该课时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在什么条件下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和深广度。具体地描述通过该课时的教学活动预期学生能产生哪些可观察、可检测的行为变化。这种变化应当符合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要求、与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业质量”标准、“学业要求”契合,有助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结合教材编写的教学内容及其在课程、学习主题中所处的地位,从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视角,依据所属主题“内容要求”“学业要求”解读教材,是确定好课时教学目标的前提。分析课时所属主题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确定哪些要求与本课时的教学相关,在本课时教学中应完成哪些要求、用什么教学方式来完成,要求达成的程度怎样,才能整体规划好课时目标。
以高中化学必修课程,苏教版“氯气的性质及应用”[4]、选择性必修课程《有机化学基础》模块“苯的结构与性质”的课时教学目标的确定为例,做如下说明。
“氯气的性质及应用”的课时教学是课程标准必修课程主题2“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的教学内容。在教科书(以苏教版为例)中,安排在《化学》(必修第1册)的专题3 第1 单元的第1 课时。它是高一学生在学习“物质分类和计算”“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之后,紧接着学习的第1 种元素—氯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教科书编写的教学内容,以“从海水种获得的化学物质”为背景,通过实验的观察、归纳与实验探究活动学习学习氯气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质和重要用途,认识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理解、掌握氯气和水的反应、氯水的漂白、消毒作用及其化学原理,理解、掌握氯气和碱溶液的反应,认识次氯酸钠溶液、漂白粉的制备、消毒和漂白的作用原理和合理使用。这些学习内容与课程标准主题2“内容要求”中提出的“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氯…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这些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结合实例认识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多样性,了解通过化学反应中可以探索物质性质,实现物质转化,认识物质及其转化的重要价值”等内容要求吻合。主题2 规定了通过该主题的教学活动,应该达到的“学业要求”。其中有“能列举、描述、辨识典型物质重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及实验现象,能用化学方程式…正确表示典型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能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实验室、生产、生活即环境中某些常见问题,…”“能有意识运用所学的知识…参与社会性议题的讨论”。这些都应该是本课时教学的学业要求。主题2 中的其他学业要求,如“能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的角度,依据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测物质的化学性质和变化,设计实验进行初步验证,必能分析、解释有关实验现象”“能利用电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概念对常见反应进行分类、分析说明…”等,涉及的知识超出本科时的教学内容(或者超出本课时教学内容要求的深广度),不能作为本科时的学业要求。但是,本科时教学内容的可以为后续学习做准备打基础。要在教学中为后续教学做铺垫,如能辨识氯元单质及其主要化合物中氯的价态,能分析有关反应的反应物中氯元素的价态变化,物质类别的转化,能依据反应原理说明实验的装置和操作方法,如何依据实验现分析归纳得到有关的结论。整合上述内容要求与学业要求,可以确定从学科认知(包括如何学习、学习那些知识和技能、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实验探究意识与能力的提升,科学精神与人文教育三个方面确定并表述)课时教学目标:
1.联系生产生活实际,通过实验观察与探究活动,归纳、认识氯气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质,能依据事实说明氯气是化学性质活泼的非金属单质;理解、掌握氯气与金属、水、碱溶液的反应,认识氯水、次氯酸钠溶液、漂白粉的消毒、漂白作用及其原理。能用化学术语和化学方程式说明氯气的主要化学性质和反应,能分析说明次氯酸及其盐类的漂白、消毒原理。
2.能依据实验现象分析、归纳氯气的物理化学性质,能通过实验探究氯气和水的反应;能分析氯气与金属、氢气、水、碱溶液反应中物质类别的转化关系,反应物中的价态变化,能以氯气、次氯酸钠和漂白粉为例说明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3.能描述、分析氯气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知道氯气对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能合理、安全地使用氯气和含氯的消毒漂白用品。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课程中“最简单的芳香烃——苯”是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课程《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主题2“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的教学内容之一。
高中化学课程的课程标准化学必修课程的内容要求中规定,“以……苯为例,认识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在选择性必修课程中提出与苯的教学内容有关的“内容要求”:“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决定于原子间的连接顺序、成键方式和空间排布”“知道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等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在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测定中的应用”“认识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共价键的类型、极性及其与有机反应的关系”“从官能团视角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分类”“认识加成、取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和规律”“了解烃类在日常生活、有机合成和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某些烃对互结合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等等。
在模块中与苯的学习有关的“学业要求”有:“能辨识常见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骨架。能概括常见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类型”“能从有机化合物及其性质的角度对有关能源、材料、饮食、健康、环境等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和评价。能妥善保存、合理使用常见有机化学品。能辨识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判断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的饱和程度、键的类型…,能依据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结构特征分析简单有机化合物的某些化学性质”“能结合简单图谱信息分析判断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能描述和分析各类有机物的典型代表物的重要反应,能书写相应的反应式”。
结合教科书编写的教学内容(以苏教版《有机化学基础》专题3 第2 单元“芳香烃”第1 课时“苯的结构与性质”为例)[5],根据课程标准主题2 规定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基于化学核心素养发展的要求,就学科认知、实验和探究意识与能力的提升、科学精神等人文教育三个方面确定以下课时教学目标:
①运用结构模型、苯的1HMR 共振谱说明苯的分子结构特点(原子间的连接顺序、成键方式和空间排布),能正确书写苯的结构式;能运用实验事实论证苯的结构特点。能比较烷烃、烯烃、苯及其同系物的组成、结构差异,认识烃的分类。能从取代基的结构、取代基在苯环上的位置关系说明苯同系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②通过实验探究、联系苯的分子结构特点,认识苯和芳香烃的化学性质特点,苯的取代(卤代和硝化)、加成、氧化反应,分子结构解释说明苯的化学性质特点。
③了解苯结构探索的史料,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提升研究物质结构的兴趣,增强物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观念;联系煤和石油的知识,了解苯与芳香烃的来源,认识芳香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知道安全使用芳香烃,避免对健康带来危害的重要性;能认识芳香烃有关知识在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创造新物质,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方面的价值。
这一课时目标的确定,把有关苯的组成、结构、性质和运营的知识学习和化学学习方法的了解、思维方式的训练、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对化学科学价值的、辩证看待和使用化学品的观念培养融合起来。在教学方式上,要把化学史料、结构模型的运用,1HMR 共振谱分析方法、实验方法、实验探究学习方式,逻辑思维的训练,实际问题的分析探讨等灵活组合,不仅目标的描述具体、明晰,还能以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为纲把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与方法的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优化三个方面融合起来。
这一课时目标的表述,不仅可以作为教的指南,可以指导学生的学习,还可以通过学生学习后能做什么,怎么做等行为表现,可以测评学习目标的达成度,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教学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