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兰,李文升,张 强,陈 芬,张 卫,陈广连
(贺州市人民医院脊柱骨关节外科,广西 贺州 542899)
随着社会工作方式的改变及工作强度的增加,腰椎间盘突出症已经成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1],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及日常生活。随着我国的医疗水平提高,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逐渐推广,并获得了满意的疗效[2];但是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过于紧张,自主康复意识偏于保守,反应及配合康复的能力较差,需要术后超早期进行宣教及康复督导[3];因此快速有效的康复护理,尽早恢复患者的生活能力,有助于缩短住院日,减轻医疗费用负担。文章选取在我院接受椎间孔镜下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评估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1年的患者康复情况,探讨椎间孔镜术后超早期康复护理,对椎间孔镜术后老年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于我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接受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临床和影像学检查(DR、CT和MR)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性疾病;单阶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年龄>65岁;经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或无效。排除标准:既往有腰椎疾病或手术史;认知功能障碍;合并有身体严重疾病。剔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完整;中途退出研究或意外死亡。
本次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所纳入的患者均知晓项目实施过程及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70.82±4.31)岁,平均患病时间为(7.63±4.25)个月。观察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72.36±5.47)岁,平均患病时间为(8.23±4.19)个月。两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术前均评估心理、精神、认知、手术耐受力,术前晚间给予心理护理,缓解焦虑情绪,让患者熟悉术后锻炼的内容和方法,为实施术后早期康复准备。
两组手术由同一手术医师完成,手术采用硬膜外麻醉(麻醉效果要感觉运动分离)。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了解,并做好一切基本性的术前护理工作[4]。对照组采用常规性的基本护理方式,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康复护理措施异同。见表1[5]。
表1 两组术后康复训练内容
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下肢功能恢复情况进行了解,一旦了解到患者出现下肢麻木、大小便异常等情况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来进行解决[6]。
出院护理指导[7]: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出院后生活方面的注意事项,避免长时间弯腰及重体力劳动等,引导养成健康的习惯,安排患者定期回医院复查。
1.3观察指标:①住院时间、住院费用;②术前及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1年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2]、腰椎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2];③术后1年采用改良的Mac Nab标准[8]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优:直腿抬高>70°,下肢肌力正常且运动感正常,腰腿无疼痛;良:30°<直腿抬高幅度≤70°,肌力恢复至4级,仍有腰腿痛但较轻微且不影响日常工作;可:15°<直腿抬高幅度≤30°,肌力恢复至3级,腰腿痛有所减轻,偶尔需使用止痛药;差:术后症状无缓解,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且必须使用止痛药。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围手术期各临床指标比较
两组的VAS评分及OD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 217.34,P组间<0.001;F组间=645.79,P组间<0.001),其中术后各时间点观察组的VAS评分及OD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VAS评分及ODI均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0.83,P时间= 0.001;F时间=78.25,P时间<0.001);分组与时间均有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交互=9.45,P交互<0.001;F交互=12.47,P交互=0.001)。见表3。
表3 两组VAS评分、ODI指数比较分)
术后1年,观察组优良率为96.67%(29/30),对照组优良率为80.00%(24/30),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P=0.044)。见表4。
表4 两组术后12个月改良的MacNab评价的比较[例(%)]
两组随访期间均未出现相关并发症。
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逐年增多,西方总发病率15.20%~30.00%,国内统计约为20.00%[9]。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也不断完善,因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上广受欢迎。有研究[10]证明:早期护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椎间孔镜术后疗效;对椎间孔镜术后的患者采用超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减少住院时间、节约住院费用。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重要积极意义。
椎间孔镜手术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采用解剖工作通道,直接摘除突出的髓核组织,解除神经受压,较小影响腰椎结构的稳定性,减轻患者痛苦[2]。本研究观察组术后各观察时间点的VAS疼痛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椎间孔镜手术创伤应激小,有利于老年患者术后早期护理康复锻炼。老年患者的学习力和依从性相对较差,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应注意加强和督导[11]。本研究针对老年患者椎间孔镜术后设计康复训练计划,早期由专业康复医师辅助执行直腿抬高、腰背肌锻炼和离床活动,保护脊柱稳定性,防止动作错误、意外损伤的发生。术后1周、术后1个月及术后1年观察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术后超早期护理康复锻炼,术后临床症状、腰椎功能改善更明显。正常腰椎管内壁光滑,内含神经、脂肪等组织,神经纤维在其中有一定的活动度。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年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术后超早期护理康复锻炼,可以减轻术后椎管内粘连,提高术后优良率。
综上所述,相对于常规性的基本护理方式,超早期康复护理更有利于改善腰椎功能,促进老年患者术后康复,缩短平均住院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