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柯柯,蒋惠云,熊 婷,徐 静,武雪媛,夏春梦
(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 蚌埠 233000)
血液净化是临床常用的诊疗手段之一,利用专门的净化装置将患者血液中无法正常排出的有毒物质和(或)代谢废物进行清除,从而维持患者的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1]。血液净化过程中,如何保证血管通路的通畅和安全有效是保证血液净化的前提条件[2];深静脉置管作为血液净化血管通路的常用方式,虽然某种程度上使得血液净化患者的治疗更为方便,但深静脉置管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容易造成感染,从而影响患者的净化效果[3]。为此本文就血液净化患者深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66例血液净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出现深静脉导管感染将其分为正常组(56例)和感染组(10例)。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液净化治疗;②均正常进行深静脉导管;③患者所有资料均完整。排除标准:①患者临床资料不全者;②非我院进行的深静脉导管;③合并严重脏器病变者。
1.2研究方法:本研究所有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按照sek-dinger法放置深静脉导管[4],导管为美国Quimton公司生产的permcath双腔导管,型号为12Fr。置管完成后通过缝线将导管及其周围皮肤进行固定,并用无菌纱布进行覆盖,采用医用胶布进行固定。
1.3观察指标及判断标准:深静脉导管感染标准[5]:患者在置管后出现发热体征,包括寒战、畏寒、恶心、呕吐、头痛以及全身不适等;或采集患者导管管腔内血液进行细菌培养,以结果阳性者视为感染。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9.0版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深静脉导管感染的一般情况:66例血液净化患者中有10例出现深静脉导管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5.15%。本研究显示:年龄、置管部位、穿刺次数、合并糖尿病、导管留置时间以及严格无菌操作等皆是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见表1。
表1 深静脉导管有、无感染者的一般资料比较[例(%)]
3.1血液净化患者深静脉导管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本研究显示:年龄、置管部位、穿刺次数、合并糖尿病、导管留置时间以及严格无菌操作等皆是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其中年龄越大,患者的血管基础条件相对较差,尤其是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大多合并其他慢性病,因此血管较易出现损伤而导致感染[6]。置管部位的不同,也会影响导管感染,本研究结果显示股静脉置管患者的感染比例显著高于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分析认为这可能是股静脉位于腹股沟和会阴,易出汗且污染几率较高[7]。穿刺次数增加势必使得血管损伤的几率提高,而置管留置时间的延长更是增加了外界微生物或病毒、细菌对患者感染的风险[8]。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水平高,因此血管受损程度加剧,穿刺后不仅修复困难,而且也增加了感染几率;此外护理人员在操作时若未严格无菌操作,则会使得导管接口受污染的风险增加,因此导致感染发生[9]。
3.2血液净化患者深静脉导管感染的临床预防措施:①严格无菌操作和穿刺操作,要求护理人员必须不断增强穿刺的熟练以及提高无菌操作意识。护理人员在置管时不仅要保证自身的防护和无菌操作,而且还要对患者进行严格消毒。②确保置管和血液净化环境的通风和洁净,定期对透析室进行消毒并开窗透气,患者在血液净化过程中严禁无关人员探视。③合理选择置管静脉,护理人员应当尽量避免选择股静脉,虽然股静脉置管更为容易,但其感染风险较高。④加强患者健康教育,大部分血液净化患者年龄偏大,理解和记忆能力较弱,因此护理人员不仅要细致耐心地做好健康教育工作,而且还要对患者家属进行必要的指导,从而确保患者在离院环境下仍能保持较高的自我效能,有效保护置管。同时对患者进行简单并发症和感染的判断,以确保患者在发现异常情况后能够及时进行对症处理或及时寻医问诊。
综上所述,造成血液净化患者深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置管部位、穿刺次数、合并糖尿病、导管留置时间以及严格无菌操作等,临床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预防措施来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