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怡
民歌主题钢琴曲是我国钢琴音乐创作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桑桐先生在民歌主题钢琴改编创作方面颇有建树,《民歌主题钢琴小曲九首》是其后期创作的重要代表作品,其中包括了我国八个不同地区民族的民歌,分别为《飞歌》(苗族民歌)、《抒情曲》(达斡尔族民歌)、《开花调》(山西民歌)、《撒拉令》(撒拉族民歌)、《茉莉花》和《拔根芦柴花》(江苏民歌)、《牧歌》(蒙古族民歌)、《小白菜》(河北民歌)以及《刮地风》(甘肃民歌),这九首钢琴曲充分展现了桑桐先生后期的音乐创作更加成熟和多样化的特征。
主题变奏原则结构是指乐曲中的各个部分都以民歌主题为基础,进行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桑桐的《民歌主题钢琴小曲九首》中有五首均采用了主题变奏原则的结构。
《飞歌》为变奏曲式,可分为两个部分,采用单一调性原则,即B徵五声调式。曲式图如下:
第一部分A段(1-22小节),由四个乐句构成,民歌主题在上方声部陈述,第二句是第一句的变化重复,改变了节拍;第三句加厚了旋律织体,第四句则对主题旋律进行紧缩模仿,下方声部以柱式和弦为伴奏。
第二部分A1段(23-45小节),该乐段是A乐段的变化重复,同样由四个乐句构成,每个乐句都逐渐加厚了旋律层,音乐发展层次分明、层层递进,最终停留在B徵音上。
该曲与《飞歌》的结构原则相似,同样分为变奏的两个部分,并采用单一调性原则,即G羽五声调式,曲式图如下:
第一部分A段(1-12小节)民歌主题出现在上方声部,下方声部多为音程或和弦的平行进行,第一部分变奏的变化程度不大,如第二句是第一句的变头重尾,乐句中局部织体加厚发展。
第二部分A1段(13-22小节)民歌主题在上方声部以和弦结构的形式呈现,下方为和弦的平行进行,且有一定的复调织体特征,末句民歌主题又回归成单声部呈现。纵观全曲,主题共变奏了5次,由于织体厚度不断增加、力度不断增强,乐曲的第二部分相比较第一部分的变奏程度明显加大,音乐发展的层次明晰。
该曲为变奏曲式,共可分为三个部分,曲式图如下:
第一部分A段(1-8小节),民歌主题在第三声部,上方两个声部都是五声性和弦的分解形式,第一声部是以六连音为主的分解和弦进行,第二声部为八分音符的分解和弦进行。1-4小节是♭D宫调式,5-8小节转到了♭G宫调式。
第二部分A1段(9-16小节),是主题旋律的变化发展,调性不变,主题在上方两个声部出现,第一声部用柱式和弦,第二声部是与第一声部相隔一个八度的单音形式,第三声部是在民歌主题长音时用三十二分音符的分解和弦进行填充。
第三部分A2段(17-23小节),是第一部分的紧缩再现,主题出现在第三声部,是原主题旋律的上方四度模进,第一声部从整体上来看是四度叠置结构,拆开来看也可分成两个层次,上面一层是十六分音符的分解和弦形式,下面一层为平行四度的进行,中间声部为八分音符的五声性音阶进行,最后停在♭G宫和弦上。
该曲为变奏曲式,可分为两个部分,全曲采用单一调式手法,即♭B宫五声调式。曲式图如下:
第一部分A段(1-17小节),分为两个乐句,第一句(1-10小节),主题呈现于上方声部,下方声部则分别以四分音符的单音和七和弦的转位、附加音和弦为主;第二句(11-17小节),是以旋律相隔八度齐奏为主的进行,其中运用了一些复合和弦,17小节是连接句,低声部采用切分节奏,和弦的低音是作为保持音,提前预示了第二部分的伴奏音型。
第二部分A1段(18-35小节),上方声部以十六分音符为主,将主题旋律高八度加花变奏,并在该变奏的主题下方叠加了以二分音符为主的平行大二度进行,下方声部采用切分节奏,且低音保持,并大量运用了带有附加音的三和弦,最后结束在主音和弦上。
该曲为变奏曲式,可分为三个部分,全曲采用单一调式手法,即E徵五声调式。曲式图如下:
第一部分A段(1-15小节),由两个乐句组成,以二声部相隔八度的民歌主题旋律以齐奏为主,其中运用了一些五声性四度三音列以及带附加音的四五度结构和弦。
第二部分A1段(16-33小节),主题第一次变奏在上方声部进行高八度陈述,并用和弦来衬托,织体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下方伴奏声部以八分音符的分解和弦形式呈现。
第三部分A2段(34-48小节),为第二次变奏,织体逐渐加厚,民歌主题旋律在最高声部,由四五度结构的和弦为主,下方声部为持续的五声性三音列构成的和弦为主,最后结束在E徵上的附加音和弦上。
带变奏的再现原则结构主要是从调性的角度出发,即乐曲的尾部与首部调性相同,而中部的调性会产生了各种变化。在《民歌主题钢琴小曲九首》中,剩余四首均采用了带变奏的再现原则结构。
该曲再现单三部曲式结构,同时采用主题变奏原则。曲式图如下:
如上图所示,第一部分A段(1-14小节),主题为F羽五声调式,以单声部旋律呈现在下方声部,上方声部以柱式和弦为伴奏。
第二部分B段(15-26小节)主题由F羽变为B羽调式,上方声部以民歌主题加花变奏的形式呈现,下方声部则以柱式和弦为伴奏。
第三部分A1段(27-38小节),调性回归为F羽调式,民歌主题隐藏在下方声部十六分音符的流动织体中,同时上方声部也以流动的十六分音符形式呈现。由此可见,其三部曲式结构特征主要是以中间段调性变化及尾段的调性再现为依据的。
《开花调》为再现复三部曲式结构,同时采用主题变奏原则,曲式图如下:
如图所示,第一部分为A和A1两段(1-25小节),主题为D徵七声清乐调式,以单声部旋律织体在上方声部呈示,随后第一次变奏主题旋律提高了八度,下方声部为连续的平行三度进行。
第二部分为A2和A3两段(26-48小节),A2段为主题的第二次变奏,转为A徵调式,下方声部节奏发生了改变,形成了切分音节奏,增强了音乐情绪;A3段为主题的第三次变奏,在第二次变奏的基础上加入了分解和弦织体。
第三部分A4段(49-64小节),再现了首部的调性即D徵调式,民歌主题以叠置和弦的形式在上方声部陈述,下方声部为和弦式的进行,同时又再现了第二变奏的切分音节奏,结尾为四小节的补充。
该曲同样为再现单三部曲式结构,主题材料采用江苏民歌《茉莉花》,同时也采用了主题变奏原则,曲式图如下:
如上图所示,《茉莉花》的每个部分皆由三个乐句组成。第一部分A段(1-14小节),开始处民歌主题呈现于上方声部,为C徵五声调式,下方伴奏声部为八分音符的分解和弦进行。
第二部分B段(15-28小节),运用了复调织体形式,主题在上方声部转为G徵调式,下方模仿声部为D商五声调式,具有双调性的特征。
第三部分A1段(29-44小节),主题在上方声部再现了首部的调性即C徵调式,下方声部伴奏织体加厚,最后以两小节的补充为结尾。
《小白菜》是再现四部曲式结构,同时采用了主题变奏原则。再现四部曲式结构是在再现三部曲式结构的基础上复杂化形成的,它的四个组成部分为“起、承、转、合”的功能逻辑过程,其中间的两个部分独立成段,各自音乐内容和结构规模都足以跟两端的部分相抗衡,并具有足够的对比性与相邻部分区分开来。①曲式图如下:
第一部分A段(1-9小节),主题为♭A徵六声加变宫调式,在上方声部以单声部旋律呈现,下方以柱式和弦为伴奏,横向看是连续下行的半音化和弦的进行,构成色彩性的和声,形成了斜向的线性运动,7-8小节是连接句,由连续的半减七和弦的分解组成。
第二部分B段(10-18小节),采用了主题变奏手法,主题为♭E徵六声加变宫,主题旋律出现在下方声部,是由原来的♭A徵往属方向的上五度移调,上方声部是以减三和弦(第二转位)的分解和弦形式作下行的半音模进。
第三部分C段(19-26小节),开始的主题变为E徵六声加变宫,上方声部横向整体来看是以平行四六和弦进行为主,拆开看则分别用了E徵、C徵、G徵三个调性的民歌主题,下方伴奏声部以连续的小三和弦(第二转位)为主,进一步加厚了织体。
第四部分A1段(27-35小节),主题在下方声部以单声部旋律再现,无转调的过渡形成调性对置,上方声部在主题长音处以五声性纵合和弦填充,最后全曲停留在♭A徵音的附加音和弦上。
通过对《民歌主题钢琴小曲九首》的曲式结构分析,发现桑桐先生在民歌主题改编创作中展现了其个性化的处理方式,不仅仅在结构上运用了变奏曲式、在现三部曲式以及再现四部曲式,在调式调性方面同样进行了探索,如运用了双调性、调性对置等色彩性的处理手法,并将其与我国传统民间音乐素材相结合,同时采用了各种主题变奏手法,展现了我国民族音乐的独特风味。总之,桑桐先生富有个性化的音乐创作对我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① 杨儒怀.曲式的基本功能与再现四部曲式[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1,(04):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