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直以来,我国中小学生法律知识缺乏、法治意识不强、法治素养低下,导致校园不稳定因素屡屡出现,违法违纪行为频繁发生。本文通过梳理我国中小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现状,对中小学生法治素养培育重要性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培育对策,为促进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关键词:中小学生 法治素养 培育 对策
一、中小学生法治素养培育之缘由
(一)社会环境及有关政策
我国是一个法治社会,作为其有机体构成之一学校,其正常运转同样离不开法治的约束和规范。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明确了中小学生学法重要性。
(二)校园欺凌及违法犯罪现状
有关研究显示,中小学生校园欺凌行为普遍存在,男生明显多于女生,小学高年级学生比小学低年级学生有更多的欺凌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校园欺凌行为更频繁,更严重。同时,据最高人民法院2018年司法数据统计,在2016年到2017年, 全国法院新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初中生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高发群体,被告人以初中生为主, 占比68.08%,这与法治社会所期许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相背离。
(三)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
“社会参与—责任担当”作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一个核心素养明确提出: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和法治意识,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理性行使公民权利;崇尚自由平等,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充分体现了中小学生应具备的法治意识,彰显了中小学生法治素养培育重要性。
二、中小学生法治素养培育概念界定
中小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简言之,就是对中小学生进行法治精神、法治信仰的培育。根据中小学生年龄特点、生理特质及受教育程度,借助学校教育场或其他普法机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相关法律方面教育,旨在培养其知法、守法、护法、用法意识,树立起坚固的法治观念,培养法治精神,始终做到心中有法,依法行事。
三、中小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现状
(一)法治素养培育长期不够重视
长期以来,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并没有把法治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教学内容纳入到中小学教学体系,没有规定硬性的教学指标和任务,有的学校法治教育也只是流于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小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影响了中小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
(二)对法治素养培育思想上认识不够
由于长期历史因素造成以“分”为首教育思想,致使“分、分,学生的命
根”扭曲教育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围绕分数,学生除了學习,还是学习。尽管学校普法教育也按计划进行,但因没有硬性规定,学生往往把法治教育课当成是繁重学习后的足够放松,使法治教育达不到预期效果。
(三)法治素养培育渠道单一,施教缺乏专业性
在学校传统法治教育中,基本都是讲授灌输式授课模式,学生不感兴趣,一节课下来,收获甚微;同时,在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驱使下,学校很少组织参加校外法律实践活动,校外法律教育缺失。另外,学校法律施教人员法律基础普遍薄弱、经验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对法律知识理解,导致在施教过程中只能照本宣科,不能很好引导学生把所学法律知识有效应用于学习生活,使法律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四、中小学生法治素养培育重要性
(一)抓住中小学生成长特点,尽早开展法治教育
《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结合中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成长特点,致力于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法律素养,牢固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逐步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充分利用中小学生身心发育不成熟、缺乏抵制外界诱惑的身心发育特点,尽早对其进行法治教育,最大程度避免违法乱纪行为出现。
(二)震慑于违法犯罪之后果,确保法律素养培育实效
结合青少年年龄特点、发育特质、知识水平,有针对性选取相应的法律内容,通过有效普法形式,利用“以案说法”教育,必要时指出违法犯罪应付出血的代价和受到严厉惩罚,分析其违法犯罪带来的严重后果,以触动其心灵,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王者犯法,与民同罪;未成年人犯法,其监护人代罚”法律思想,从而对他们起到一定震慑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违法犯罪行为发生。
(三)符合学生全面发展需要,使法律培养更具针对性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全面发展”“必备品格”“责任担当”等这些灵魂字眼在学生这个“人”身上的真实呈现,无论如何也离不开独具魅力“法治素养”装饰和点缀。因此,加强中小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已是学校、各级普法单位所肩负一项重要社会责任和使命,要有目的地对其进行法治教育。
五、中小学生法治素养培育之对策
(一)加强班主任及科任教师法治素养培育
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及科任教师法律知识培训,使其能够自觉维护法律,树立尊重法律,敬畏法律意识。教师肩负教书育人之责任,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有着很大影响,因此,做好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法治培训很重要。
(二)加强中小学生法治教育宣传力度
面对中小学生法律知识匮乏、校园欺凌日益严重等情况,学校应加强对其法治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如“校园报纸”、“教学多媒体”、“橱窗公示栏”等,加大校园欺凌、少年犯罪案件宣传力度,以引起学生足够注意和重视,加大法治宣传效果。
(三)正确引导并有效实施法治教育课
《道德与法治》实施,给学科教师提出了巨大挑战,不仅要求其具有系统而宽泛法律知识,而且还要能够正确引导并有效实施德育中的法治教育,避免出现纯法律知识教学,力图把握法治教育尺度,既不能讲得太多太深,也不能少讲或不讲。另外,教学方式不能只局限于课堂教学,要增加法律实践活动课,学会法律知识有效运用。
总之,加强中小学生法律教育是减少其违法犯罪、创建和谐校园必要手段之一。面对中小学生违法犯罪数量不断增多现状,我们更应重视其法治素养培育,以实现其人生健康成长。
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 胡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