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共享理解,打通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策略

2021-06-12 07:28楼曙光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18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教育策略

楼曙光

【摘要】多年学校教育经验发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之间相对独立,分别承担着不可替代的教育责任。但从教育目标来讲,三者又存在密不可分的连接关系,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素质提高的教育目的,成为新时代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追求的目标。本文通过解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教育联系,提出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协调共享的有效策略,供各位参考。

【关键词】共享理解;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教育策略

引言:人的一生要经历三个教育阶段: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这三大教育,互相关联,缺一不可,假如将教育比作一棵树,家庭教育更像是树根,学校教育像是树干,社会教育是树叶。对于一个学生的教育,并不单一是一方面的努力,如果一个学生没有家庭、父母良好的言传身教,一定会造成性格缺陷;离开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学生将没有认知能力,没有团队意识,不会学习的人没有办法成长;良好的社会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影响十分重要,离开社会生活的学生缺少独立自主的精神意识,不能体会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一、家庭、学校、社会教育

1.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孩子从出生那一刻起,首先属于家庭单位。家庭是教育的摇篮,在孩子还没有行为能力的时期,家庭教育已經开始,父母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孩子的一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虽然家庭教育没有学校教育系统化和完整化,但是家庭教育对孩子性格品德、行为习惯、身体素质、生活技能等当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环节。

2.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教育主体,学生从幼儿园开始进入学校,接受学校教育,一直到成年大学毕业都在学校教育环境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不同,学校教育更加系统化专业化,有专门的课程规划、教材书籍,有固定的教育场所,专门的教师教具,并且有一定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学校教育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的时期,学生在学校教育中进行知识学习,提高思维意识,追求科学探究,掌握能力提升办法。通过与学生、教师相处学会适应环境,建立团结协作意识等。学校教育对学生成长影响十分重大,是其他教育无法比拟的教育环节。

3.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是教育的补充与强化,社会教育灵活多样,最常见的有少年宫、图书馆、博物馆等,也有针对成年人的成人教育机构、技能培训网点等,有着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并且社会教育具有终身性,对任何人来讲都具有终身性。良好的社会教育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在丰富多样的活动组织中,发展兴趣,提高特长。

二、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协调共享策略

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协调共享,不仅要思想一致,有统一的教育目标,并且要有一致的行动,达成三方协力,共同促进学生发展成长。下面将分别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角度阐述共享理解,打通教育协同的实施办法。

1.家庭为根基,做好教育配合

家庭教育是教育基础,一部分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后往往认为自己的教育职责已经完成,但是家庭对孩子所承担的职责绝不仅是让孩子吃好穿好住好就行。家长要提高自身教育理解,为学生提供良好、和谐成长环境,让学生心情舒畅地参与到学习生活中。另外家长要教师积极沟通,做到教育理念与学校保持一致,家长对学生的了解更深,家长要做好与教师的沟通工作,以协同的教育公式,完成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家长要积极配合教师工作,利用与学生的亲密关系,做好教育培养。同时要关注孩子与社会活动的参与性,丰富孩子成长环境,完成教育培养。

2.树立学校教育为主体,做好沟通连接

学生的主要教育场所是学校,学校要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利用自身教育专业性为学生提供良好教育。但学校教育即便有再高效的教育手段也要做好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连接工作,可以定期组织家长座谈会,将学生在校情况积极向家长汇报,促进家长参与到学生教育过程中,提升教育效果。为家长组织学习交流活动,为家长传递更加科学专业的教育知识,提高家长教育手段,关注教育方法指导,指导家长怎样有效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切实提高家长的家教水平促进学生全面素养提升。学校也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到社会组织教育活动中,参加公共活动,促进素质提升。

3.辅助社会力量,提升教育效果

随着科技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各种信息不断增加,单纯依靠学校和家庭教育无法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人才。社会教育要积极配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做好文化教育氛围宣扬,帮助学生建立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为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竞争意识提供环境。社区可以组织建立家长教育指导站、早教机构等帮助协助家庭教育完成。建设图书馆、文化馆等服务机构,帮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做好教育补充,提高学生精神领域建设,提升教育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家庭、学校、社会在下一代的成长中都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建立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发挥各自作用,形成一股合力,达成学校主导、社会支持、家庭参与的统一教育形式,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国正,刘文成.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挑战、原则与路径[J]. 大学教育科学:1-8.

[2]尹建强,赵纪华,黄克华. 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道”与“术”[J].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22,(03):53-55.

[3]滕洋. 试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边界[J]. 当代教育科学,2022,(02):17-24.

[4]葛玉飞. 农村地区智障学生家庭教育问题根源探析——基于某农村地区特殊教育学校的质性研究[J]. 少年儿童研究,2022,(02):44-54.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教育策略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弱势群体与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及教育策略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物联网工程专业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