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霞
摘 要: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工作而言,口算教学内容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因为针对小学生来讲,如果在小学阶段内无法将口算技巧进行全面掌握,势必会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发展,因此为了保证在小学阶段教学中,能够真正实现将口算教学进行全面落实,并培养学生口算能力的不断增长,则必须要实现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口算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处理,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学习口算技巧时,更能够有效对技巧进行掌握,从而实现通过学生不断地练习来真正做到利用口算来解决实际问题。对此,文章主要讨论了当前小学阶段内教师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完成口算教学,并实现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口算教学;教学策略
一、 引言
口算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仅凭学生自身思维来进行的一种语言计算模式,它能够通过日常强化性训练来提高学生的思维反应力和计算力,并且也能保证学生在观察算式的过程中,实现提高自身的分析能力。同时,口算是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的一种基础计算方式,它能够做到锻炼学生多种能力的共同发展,并确保学生在今后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应对多种数学问题,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口算具有独特的地位。
二、 当前小学阶段口算教学的现状
根据当前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针对小学生而言,在口算能力上必须要确保在一至三年级之内实现对其能力的有效培养和提升,同时也要保证学生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在一分钟之内计算十道左右的数学题。但是,在当前阶段内,部分小学生无法实现这个目标,并且部分学生在一分钟之内仅仅能够计算三至五题,这不仅不符合当前教育大纲的需求,而且也反映出了学生在口算能力上远远不足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这就会这制约学生的进一步发展,还会导致学生在后续学习时,对于数学学科而言无法实现在短时间内完成科目训练,这都会影响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对此,必须要实现对口算速度的有效提升。
针对口算而言,不仅要实现让学生在一分钟之内完成基础题目计算的需求,而且要保证学生的正确率能够达到95%以上,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在今后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口算来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但是,根据当前的数据统计,部分小学生在进行口算计算时,往往正确率无法达到90%,这也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基础题目计算失误的现象,这都是由于在口算训练时,并没有实现帮助学生有效掌握口算技巧,同时其基础训练不足而导致的一种现象。对此,在口算正确率上,也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训练,这样才能保证提高学生的正确率。
口算的目的是让学生熟练地掌握计算公式,并让学生能够针对数字具有更高的敏感性,这样通过学生的思维联想就能够自然而然将数学计算公式与数字进行准确代换,从而就能确保结果的正确性。但是,在当前阶段中,部分教师都会有这样的一个感受,就是学生可以准确地说出答案,却无法说出自身的计算方式,这也导致学生在进行口算复述时,往往不能说出其自身的思维过程,或者部分学生会直接利用笔算的形式进行推算,这样就会浪费学生的时间,而且也达不到口算计算的目的,这样都不能实现有效锻炼学生思维发散能力的提升,同时也会导致学生思维联想能力的衰退,进而就会阻碍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三、 导致当前口算教学现状的成因
在当前教学的过程中,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并不认为口算教学能够真正做到提高学生多种能力的共同发展,因为教师会认为在一至三年级内,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而并不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口算能力,这就会导致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更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并不重视基礎口算的过程。并且,部分教师认为口算仅仅是强化学生学会加减乘除的运算方式,并确保学生能够在计算的过程中,缩短自身的计算时间,但并不会提高学生的正确率。同时,又有部分教师认为,口算其实就是笔算的一种口头形式,而且在口算上很多简单的题目学生其实都能够直接做对,所以并不需要在这上面浪费过多的精力,这也使得在口算考试后,部分学生如果无法保证自身的正确率,教师反而会去责怪学生做题马虎,而不是去深刻思考学生是否在口算能力上无法实现对题目的有效计算。以上的种种原因,都是由于教师自身并没有了解到口算教学的实际意义,而只是单纯地去对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检验,所以这也使得口算教学并没有落到实处。
部分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训练时,往往针对口算而言更加重视口算的结果,而忽略了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是否能够全面掌握计算公式产生了误区,这也导致学生在进行计算时,往往会通过多次检验来印证自身是否计算正确,这就会导致学生口算速度下降。同时,部分学生也只能够利用基础公式进行套算,并按部就班地进行罗列,这就会使学生在口算上无法真正做到利用口算来促进自身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以常见的计算问题为例,在进行基础口算计算时,有一部分学生会把(25+8)×4的结果算成108,而这个结果往往是学生在计算时对乘法分配律公式的理解不够透彻。但是教师在进行问题分析时,往往会以学生在计算时并没有对公式进行有效应用而对学生进行指责,这时教师就忽略了学生自身在公式理解时,需要通过自身思维能力的发展来对其进行理解。此外,当前教师以学生是否能够将题目计算正确为目标来进行口算训练,势必就会导致教师不愿意花费过多的精力去分析学生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是否能够对数学公式进行有效应用,更不愿意在开展教学时,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锻炼自身思维能力的发展,这就会使学生在口算技能上始终无法得到长进,还会使学生在后续的计算训练中,逐渐丧失对于口算训练的信心。对此,教师在教学时只有真正找到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这样才能选择更加合适的方式来确保将口算训练落到实处,以此才能锻炼学生口算能力的提升。
由于当前部分教师在进行口算教学时,往往更注重学生口算的速度,这就导致学生为了满足教师的需求就会在计算的过程中降低自身的速度来确保准确性的提升,这十分不符合当前课程标准的需求,同时也无法实现培养学生口算速度的提升。而与其相反的另一种极端情况,就是教师十分追求计算的速度,从而忽略了学生的计算准确性,这也导致学生在进行口算时,并不注重对于公式的有效应用,而且也不能灵活地利用自身的思维来进行思维演算,这就会导致学生在计算时会出现更多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