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冬琴
(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苏州 215104)
而今时代飞速发展,“互联网+”的时代已经到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阶段学生的需求。从传统意义上来说,《电工基础》这门课程是研究基本概念,分析基本电路的工作原理、功能及应用的一门专业基础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学生通过《电工基础》的学习和实践,可以获得电工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提高学生自己动手设计、连接、测量、应用的能力,学习好《电工基础》也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具有实践操作能力的人才。所以,如何在校学好这门课程是非常重要的,这门课程是电类专业基础课程,也为学生今后学习专业核心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目前学生在校都必须达到电工的中级水平,然而《电工基础》就是必学课程之一。
从实际意义上来说,对于我校学生,中职生是主要群体,然而在中职生中还有不同层次的学生,那就需要我们实训教师要用创新的、新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他们。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法往往导致一些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学生从起初的对电子专业感兴趣,很快变成厌学、惧怕,甚至于和教师对立,使专业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此时需要我们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寻找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教学目标。[1]
《电工基础》课程中,一开始就要让学生了解电路、电源、电流、电阻等等。那么首先要这些学生来接触“电”,这就需要一个过程。如果教师直接就书上的理论知识,照本宣科的来和学生讲,这样的教学方法对于中职生来说是行不通的。举个例子,电源的概念是“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成为电能的装配叫做电源。”如果直接这样和学生讲是空洞的、乏味的,学生无法掌握。此时就需要我们从实际生活中去开发课程资源,比如举例电源在实际生活中就有干电池、发电机等等,给学生一个形象的事物来比较、对照,要让他们知道这类的物品就是电源,那以后再接触到电源的时候他就会马上想到电池、发电机等了。教师循序渐进地从生活实际例子出发讲授知识,让学生在懵懵懂懂中,找到学习《电工基础》的乐趣。
当我们在讲到电流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想一下,为什么会有水流?那是因为首先有了水源,而水源从山上往山下流时,就会形成一条小溪,这就是水流。所以要有流动的水流,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要有水源,二是要有高低的地势。教师在把水流形象的表述之后,那么,再和学生讲电流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先分析、推导,自然而然就能掌握电流的概念了。
然而每一个概念,都要具体化、现实化,单靠一个教师的力量是很难实现的,这就需要教师也要形成一个团队,利用团队的力量完成基本概念的整合,这就是教师集体备课的力量。
我们知道“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要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只有把集体备课这个事落实好,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集体备课集中了大家的智慧和经验于一体,有利于扬长避短,又促进了教研组的团结协作,提高了教学效果,可以营造愉快的工作环境。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课时就可以尽可能从生活中来找相似的事物来比喻,给学生直观的认识,引导学生自己思考、推敲。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分组活动,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上课时,分组学习,一个组的学生在教师讲授的过程中,可以互相学习、互相进步、互相帮助,从而完成整个课堂教学,这种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合作学习是指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对新学知识的完成。这是当前很受研究者重视的一种学习形式。通过学生间的协作交流,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将更加丰富和全面。认知从一个水平提高到另一个更高水平。团队合作学习的优点就是学生在小组或小团体中开展互助的学习,它强调成员间相互依赖、相互沟通、相互作用、共同负责达到共同目标。那么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团队合作学习中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像《电工基础》中所学到的直流电与交流电,单相交流电与三相交流电,发电机与电动机等。学生也能够把他们和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科学与研究相结合展开讨论和对比。更大范围的拓宽自我思维的空间,激发自我的学习兴趣。[2]
对于中职生来说,我们主要培养的是技术性人才,所以针对学生现状,我们可以把《电工基础》课程的十一个章节,重新进行删减、整合,把教材整合为三个大模块和8个子模块(如下表),进行一体化模块式教学。每个模块都说明了主要的知识点和要达到的操作技能。使学生除了掌握常用电工仪表使用方法的同时,还能分析判断各模块电路发生故障的原因和部位,不断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和组装各种电路的工艺水平,达到教学目标。
模块 子模块 主要知识点 要求达到的操作技能基本知识点电子元器件的识别 电阻、电容、电感 会用万用表判别好坏并测量。电工仪表的使用 电压表、电流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 熟练运用各种仪器仪表。手工焊接技术 焊接步骤 熟练焊接技术。直流电路知识点简单直流电路 简单直流电路的求解,电压、电流、功率等 熟练运用仪器仪表进行测量。复杂直流电路 复杂直流电路的分析求解(支路电流法、戴维宁定理、叠加定理、等效变换)会利用仪表来测量各个支路中的电压和电流等。磁场与磁路 安培定则、左手定则、右手定则 会利用各种定则判别电流、磁场的方向。交流电路知识点单相正弦交流电路 正弦交流电路的表示方法、单一元件电路、RLC串联电路的分析利用矢量图来求解各种电路的电压、电流等。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三相电源、三相对称负载的求解、三相功率 会求解三相对称负载的电路、会计算功率。
采用模块化教学,除了传授知识的基本功能外,还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分析和创造能力的提高。模块教学后,学生的兴趣明显增加,很多的模块可以在实验室进行。中职的学生可能在理论学习上有所欠缺,但是模块化教学可以在实验室教学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在实践操作上提升了一个层次,相比于其他班级的学生(没有模块化教学),不管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动手能力都上升了一个层次。此后,学生学习的信心更强了,学习兴趣更浓了,上课时的积极性都提升了很多。
学习《电工基础》的过程中,很多的知识点还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学习,帮助学生学习掌握。比如说,教师在讲到电阻的时候,怎么来表明电阻对电路有阻碍作用呢?这时就可以用实验来推敲验证,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习,回到课堂的理论教学。首先,学生一个团队合作,利用实验室器材搭建两个电路进行比较,从而得到结果。搭建的这两个电路,电源相同,用电器(电灯)相同,但在其中一个电路中加了一个电阻。学生打开电源可以发现,有电阻的那个电路的灯会比较暗。那这是什么原因呢,此时学生可以通过团队来讨论分析,得出结论。有电阻的电路暗,则说明电路中有物质在阻碍电流的通过,电流小了,那么灯就暗了,这种物质就是电阻。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就可以自主得出电阻有阻碍作用。并且电阻的阻值越大,阻碍作用越强。[2]
通过类似的实验,学生可以在团队中学习,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课堂上主要以学生为主体,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师生共同进步。让全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用实验方法探索理论知识能力的过程。在这种实验过程中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只是适时引导,但不包办代替。边学边实验的教学形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边学边实验,时间可长可短,灵活机动,与学习新课结合紧密,不一定需要正规的实验室,也不需要写正规的实验报告,很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一般都很好。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就好了。
以上的几种教学方法仅仅是自己的一点体会。在《电工基础》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应结合自己的现有知识水平、学习环境、接受和自学能力等各个方面去综合考虑,最终得到高效的、真正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来完成对《电工基础》这门课程的学习。
然而任何事物都是有利有弊。现在随着实践课程的增多,学生在实验室使用时间的增加,而有的学生就在实验室搞破坏。在他们的思想中,这些设施都是学校的,是别人的,不是自己的东西,所以可能会在实践课上故意损坏仪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除了教授知识与技能外,学生在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的,这三个方面是一个整体。因此在实训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把知识、技能与学生的情感、态度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做到节约用电,爱护公共设施。使学生成为一个全能型技能人才。
总之,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总结教学经验,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从而使学生热爱学习并学会学习,最终达到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