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2021-06-10 21:04:34何瑶权光丽汤启蒙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50期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小学数学课堂应用研究

何瑶 权光丽 汤启蒙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展,小学教育开始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响应国家号召,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小学教育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必须加以重视。传统的应试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学生的学习需求,难以体现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而必须采用全新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趣味性教学,以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基于此,以下对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小学数学课堂;应用研究

引言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小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课堂互动效率差,导致小学生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只有激起小学生的学习乐趣,满足小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需求,才能够使小学生全身心投入数学课堂中,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趣味性教学法越来越受到关注,将它有效应用到数学教学中能够给小学生创设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通过游戏教学提升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爱玩游戏为低年龄段学生的天性。做游戏也是趣味性教学的具体呈现方式,可以更加全面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其更加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提升对数学知识的探索欲,从而真正做到在玩中学。通过游戏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应确保游戏活动跟小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准、课堂教学内容相一致,否则无法全面展示游戏教学的真正意义,且违背了趣味性课堂建设的初衷。此外,7~13岁的学生,其抽象思维与逻辑判断水平相对较低,尤其难以接受完全陌生的数字符号,需要利用直观的事物代替数字符号。因此,游戏教学应运而生,极大地吸引了小学生的注意力。游戏设计要好玩且有趣,使小学生能够在活动环节体会到乐趣,把数学元素植入游戏中也要遵循此原则。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深挖数学课本相关内容,综合实践教学要求,将设计的游戏巧妙地融合现有的课本内容,使其更加直观地将烦琐的数字符号展示在学生面前,更有助于小学生了解与掌握知识。同时,需满足小学生爱玩、爱闹的性格特点,完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自主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当中来;并且利用游戏本身的奖惩机制,也可极大地提高小学生的自主性,拓展小学生的综合能力。此外,教师也需要全面分析学生的学习规律,这样才能设计出更贴合课本内容的游戏,真正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出来,不但能使学生主动、自觉加入数学学习,而且能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奠定优良的数学根基。

二、结合日常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1.引入生活实例,保持学习热情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重新审视数学教学,改变传统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充分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鼓励小学生学以致用,发挥出数学学科的价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小学生熟悉的人、事、物等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小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唤醒小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促进数学知识的学习。教师在进行课程导入的时候可以运用生活案例,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降低学习难度,使教学内容更容易被小学生理解和接受。教师要指导小学生多观察、勤思考,找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展现小学生的风采。

2.巧设生活问题,发散学生思维

小学数学以基础知识为主,很多教学内容都能够在生活中找到原型。教师可以实施启发式教学,结合教学内容,巧设生活问题,引导小学生进行理性思考,发散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小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深刻理解数学的内涵和外延。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第一手材料,由于教材具有普遍适应性,有很多内容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不大,给小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阻碍。这时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优化处理,在教学内容中加入一些生活化的元素,引导小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不仅给小学生创造了展示自我的空间,也锻炼了小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利用互联网或课外书籍去查阅相关的资料,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能够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和经验,还增加了小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有效锻炼。

三、将学生引入趣味性认知情境,来激活其思维能力

为了切实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生命力与感染力,教师可通过对趣味性认知情境的创设,来开展数学教学。通过对生活实物、典型案例、直观场景的渗透,创设出与学生认知特性更贴近的教学情境,组织学生融入其中,去探索、去思考、去分析、去观察、去感知,使其站在不同的视角开展数学学习,领悟数学内涵,感知数学魅力,以实现对教学模式的徹底优化,来落实对学生认知潜能的开掘与核心素养的塑造。例如,在教学“长方形”时,可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初步理解,自主在教室内找寻由“长方形”组成的生活实物,并分享自己对这些实物的外在构架、基本特性、表面形态的认识与理解,以借助生活情境的创设来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于无形之中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潜能。

四、开展趣味教学实践

小学阶段的其他课程,都没有数学学科的知识抽象,小学生有时很难理解数学知识,所以数学教师不可以用枯燥的语言去进行数学教学,单纯地灌输知识很难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甚至可能会有很多负面影响。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强化实践教学的能力,根据小学生的心理、性格特点,帮他们去创造实践活动的条件,让他们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加强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数学教师需要给学生准备生活中常见的道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分类,让学生在数学实践过程中更好地理解书本中的内容。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互相交换各自的物品,学会对物品合理分类,引导小学生亲自动手制作道具,让小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学习意识,提升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结束语

多为学生提供一些在“最近发现区”内了解数学本真、感知数学魅力的机会与条件,让其在趣味性教学策略的助力下,来强化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浓厚学习兴趣、积极认知诉求的激发,达到切实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更好地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吕建宁.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考试周刊,2021(38):76-77.

[2]张树林.试论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0(01):70.08CE8C89-F2FC-4130-9EB6-5ED8C07E1D51

猜你喜欢
趣味性教学小学数学课堂应用研究
利用电子白板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应用分析
让小学数学课堂“活”起来
趣味性教学在小学体育中的应用
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路径探究
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的策略探讨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8:16:01
浅谈趣味性儿童音乐教学
戏剧之家(2016年20期)2016-11-09 23:56:14
“黑农”大豆育种技术及应用研究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