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清
摘 要:数学始终是锻炼学生逻辑思维与实践能力的重要基础,在整个素质化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都是无可替代的。正因为如此,本文将以高中阶段的数学课堂为切入点,立足于分层教学这一角度,探究分层教学在数学课堂中应用的意义,并阐述具体的实践方法和措施,希望能够给教师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帮助,构建更加生动且高效的现代化课堂,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应用价值;实践方法
引言:
在素质化教育和新型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当下国家在宏观上对学校课堂的要求相较于以往而言也有了更加明显的调整和转变,不再把满堂灌的模式奉作金科玉律,而是更加强调学生的话语权和主动权,这种变化也给教师的创新和改革提供了更加鲜明的思路。数学作为理论性和实践性兼具的自然学科,在这种情况下,也应当受到更加高度的重视和关注,特别是就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讲,要尤为强调分层教学与数学课堂之间的充分结合,激发出学生的潜力和价值。
一、分析分层教学在数学课堂中应用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分层教学能够推动教育系统的优化和改革。数学始终是高中生面临的一道难题,需要学生具备严密且谨慎的抽象性逻辑思维,所以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也会感到枯燥无聊,虽然能够简单掌握课本上的概念和知识,但却无法有效运用到实践问题中。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分层教学,学生就可以制定循序渐进地探索目标,实现由易到难的理解,提高自身的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一模式,与学生构建更加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迸发出更多的奇思妙想,真正实现课堂的集思广益,适应教育改革的需求。
其次,分层教学的应用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在这一模式的引导下,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层次性划分,所以在内容设计的时候,反而会拥有更加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也会省略许多不必要的步骤。在这里,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的成绩为主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能力范围内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潜力,逐渐缩小与他人之间的差距,最终达到班级的整体优化。这也就意味着分层次教学顺应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也能够让学生调节自身的心态,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最后,分层教学的应用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和好感。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方法的使用,并不意味着教师要降低课堂教学的难度,而是要通过层次性划分去减轻学生的压力和负担,把高难度的目标进行拆解,划分成阶梯式的低难度目标,并以此为基础,让学生逐步积累自己的信心,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越来越多的成就感,排除畏难情绪和抵触心理,激发出自己的创新思维,懂得迎难而上,树立坚定的学习信念和目标,最终完成教学任务,满足教学的基本需求。
二、分析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应用的方法与措施
(一)对学习目标的分类
教师应当坚持统筹全体,照顾中间,兼顾两端的基本原则,对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进行探究,把握好学生的学习能力,依照教材上规划的知识结构体系,以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依托,针对课堂的学习目标进行层次性的划分,并贯穿于课堂实践的全过程。具体来讲,教学目标的划分应当涉及到五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简单的实际,其次是深度地理解和体会,然后是简单地应用,还有就是灵活地综合应用,最后是复杂地综合应用。同时,教师需要把学生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首先是学习能力较强的,其次是学习能力中等的,最后是学习能力相对薄弱的。在这里,尽管学生的学习层次存在区别,教师为他们设计的教学目标也有所不同,但最终的方向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复杂的综合应用这一目标,区别在于,学生在实现目标时要花费不同的时间。
(二)对教学要求的分类
对于那些学习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来讲,教师应当引导他们认真把握好教材内容,先带领学生练习课后习题,然后根据做题的结果回顾基础知识,让他们充分把握定理的内涵和本质。对于那些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来讲,由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并不足够透彻,所以教师可以适当提高学生的做题数量,让他们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和教训,掌握更加多样化的解题思路。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讲,教师需要锻炼他们的发散思维,要让他们懂得融会贯通,在实践的过程中做到举一反三,认真分析出题者的意图,针对自己知识点掌握薄弱的地方进行强化训练,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优等生积极在网络上寻找资源,给自己设置不同类型的题目。
(三)对课堂教学进行分类
教师应当做好层次化的备课工作,在课堂上使用不同种类的教学法,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把中间层作为基准,兼顾优等生和学困生,逐步完成教学目标。同时,教师应当放平自己的心态,不能急躁冒进,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要控制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落差,保证最低层次的学生能够基本掌握知识,并给予他们及时的辅导和帮助。也就是说,教师应当让三个层次的过渡实现有效衔接,要保证层次的分明和过渡的流畅。另外,在介绍新题型的时候,教师也应当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差异,认真思考题型的讲解和变换方法[1]。
(四)对作业的层次划分类
作業始终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和应用能力的重要基础。当一个知识点的教学告一段落之后,教师不应当采取一刀切的方法布置课后习题,而是要进行层次化的调整和分类。对于第三层次的学生来讲,教师要先让他们完成基础课后练习题,保证他们的学习进度与课堂是同步的。对于第二层次的学生来讲,教师应当让他们在练习完基础题型之后,练习具有适当难度的题目。第一层次的学生需要进一步练习有难度的题型,做到思维的灵活发散和延伸。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分析,要让优等生及时给予差等生帮助,彼此交流经验,阐述自己在做题过程中总结的心得,做到取长补短,查漏补缺,让学生提高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2]。
结束语:
总的来说,持续性推动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上的应用是合理且必要的举动,这是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应有之策,也是发展学生潜力和价值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学习目标的分类、学习要求的分类、教学内容的分类、作业的分类这几个角度,论述了分层教学的实践途径,充分结合了高中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和规律。在未来实践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对单元测试和课后辅导进行层次化的研究,让学生能够找到自己的节奏,形成独特的思维模式和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洪强. 浅论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方式[J]. 数学教学通讯,2020,000(006):P.59-60.
[2]苏悦. 浅论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方式[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000(003):316-317.
(福建省平和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