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赋能干预对肠造口新生儿家庭护理能力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2021-06-09 02:33高慧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年7期
关键词:造口术肠造口造口

高慧

济南市儿童医院儿科 250022

肠造口为新生儿科较常见且应用较广泛手术方式〔1〕,主要用于先天性肠道急性及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2〕。有数据显示〔3-4〕,小儿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为28%~74%,且新生儿为肠造口手术高发人群,这可能与新生儿年龄小、皮肤娇嫩及机体发育不完善有关。同时,由于新生儿肠造口多为暂时性造口,而新生儿无自护能力,又无法用语言表达意愿,因而对于术后护理的依赖性更强,较成人护理难度更大,因此出院后对于家属进行造口护理知识的宣教很重要〔5-6〕。赋能为一种激发个体内在动力及促进健康行为,建立主观能动性的有效方式〔7-8〕。基于此,本研究将家属赋能干预应用于肠造口新生儿中,探究该方式对于其家庭护理能力及护理质量的影响,以期为以后的肠造口新生儿的护理作出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8月于济南市儿童医院行肠造口的新生儿8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44例及实验组45例。纳入标准:①首次行肠造口术新生儿,②家属愿意配合医生及护士所安排治疗及护理工作。排除标准:①因原发疾病或极低出生体重等原因,造口术后全程住院照护,未满3个月即行关闭造口术新生儿,②合并其他严重先天畸形、喂养困难新生儿,③新生儿家属存在交流功能障碍,④研究期间更换照护家属新生儿。对照组中男25例,女19例;年龄3 h~8 d,平均(3.141±0.496)d;体重1.739~3.004 kg,平均(2.312±0.323)kg;家属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2例,高中22例,中专及以上10例;造口部位:结肠造口21例,小肠造口23例。实验组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12 h~7 d,平均(3.575±0.522)d;体重1.879~3.239 kg,平均(2.559±0.336)kg;家属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3例,高中24例,中专及以上8例;造口部位:结肠造口22例,小肠造口23例。两组新生儿性别、年龄、体重、家属文化程度及造口部位等基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 行常规健康宣教及造口护理。出院前7 d从监护室转入母婴同室病房,由专科护士给新生儿家属演示造口基础护理及更换造口袋正确方法,重复演示2~3次后,指导家属进行练习1~2次,练习过程中告知各步骤注意事项。出院时给家属发放造口护理手册,保留家属有效联系方式,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定时推送相关护理信息,叮嘱家属需观察新生儿腹部状态,造口处排便情况等,告知家属出院后定时复查的目的及重要性。

1.2.2实验组 行家属赋能干预。(1)合作参与:该过程主要强调护士与家属一起设定可实现目标,制定相应计划,并作出效果评价,具体为:①护士与新生儿家属建立信任关系,主动进行自我介绍,积极表达帮助意愿,悉心聆听家属需求并尽量满足,建立良好信任关系;②护士参与医师每日查房,了解造口术后新生儿治疗进程,将进程通过电话等方式告知家属,邀请家属参与赋能护理的制定过程,并叮嘱家属固定照护;③详细向家属介绍病区环境、医院相关规章制度、主治医师及责任护士,讲解疾病病因、治疗及护理等知识,在家属充分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后,与家属共同协商制定赋能护理方案;④护士现场演示肠造口护理方法,鼓励家属主动提出问题,并指导家属独立更换造口袋,提高家属护理实践能力;⑤对新生儿家属造口照护知识及技能掌握程度进行评估,了解家属不足之处,根据结果给予针对性的单独指导,帮助家属提高家庭护理能力。(2)掌握知识:该过程主要为新生儿家属提供专业化信息,使其作出更好的护理决策,具体为:①肠造口术当天护士通过幻灯片、图片或视频讲解的方式,讲解肠造口的定义、目的及预后;②术后1~3 d护士每日向家属告知新生儿生命体征情况,让家属了解最新病程信息,提高家属对于肠造口的接受度;③术后3~7 d鼓励家属主动提出问题,如预防感染、肠管颜色、造口观察等,及时详细回答家属提出问题;④术后7 d至出院前的每日家属探视时间,由专职护士进行一对一现场指导家属操作,包括换尿片、洗澡、配奶、喂奶、母乳喂养、体温管理、脐部护理、造瘘口护理等技能操作。(3)提高认识:鼓励新生儿家属凭借自身能力完成护理技能操作,提高其对疾病信息的认知能力,并在日常护理中作出合理判断,具体为:①宣教新生儿皮肤特点、肠道解剖知识;②指导饮食及喂养方法;③指导家属独立更换一次性造口袋;④指导皮肤护理方法;⑤指导家属扩张造口方法及造口用品的选择与购买等。(4)开放交流:该过程主要帮助家属建立自主护理权,让其明确家庭护理对于疾病预后康复的意义,激发家属内在动力提高主观能动性,具体为:①采用互动式集体健康教育方式,评估家属对于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并相互交流护理经验,如新生儿的日常照护、并发症的预防等;②建立微信群,鼓励家属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对提问进行及时解答,鼓励家属积极进行经验分享;③了解家属在照护过程中的进步及成功之处,给予支持性鼓励,了解家属在照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情绪,给予针对性干预。

1.3 观察指标

①通过自制造口照护知识知晓度量表调查干预前、出院前、出院1个月及出院3个月新生儿家属造口照护知识知晓评分情况。②出院前由该院专职护士对新生儿家属造口护理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包括:换尿片、洗澡、配奶、喂奶、母乳喂养、体温管理、脐部护理、造瘘口护理等技能,每项技能操作满分100分,取平均分≥80分为技能操作合格。③出院前发放自制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调查新生儿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包括:护理水平、护理素养等内容,总分100分,取平均分≥90分为满意。④统计出院1个月后新生儿居家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皮炎、出血、水肿、狭窄、脱垂、回缩。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家属造口照护知识知晓度评分比较

出院前、出院1个月及出院3个月时实验组新生儿家属造口照护知识知晓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家属造口照护知识知晓度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新生儿家属造口护理技能掌握及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出院前实验组新生儿家属造口护理技能操作合格率及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新生儿家属造口护理技能掌握及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n(%)〕

2.3 两组新生儿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出院1个月时实验组新生儿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新生儿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小儿肠造口术为治疗肛肠先天性畸形、肠坏死合并休克及腹腔广泛感染等危重急腹症的主要手术方式〔9-10〕。其主要目的为解除肠梗阻,尽早恢复肠道畅通及血液供应,使病变手术处肠管无污染,以降低感染风险。据报道显示〔11-12〕,国内肠造口术并发症发生率约为16.3%~53.8%,小儿造口术发生率达到37.1%~79.5%,同时由于儿童年龄小、组织娇嫩及不易配合等原因,其家庭护理是否有效对于肠造口新生儿预后及恢复均起到关键作用〔13-14〕。当前,国内有关肠造口患儿的护理研究大多集中于成人造口方面,对于新生儿肠造口的研究也集中于造口并发症的发生、防治、护理方法及护理经验方面。本研究以家属赋能干预为研究方法,旨在通过以家属为中心的赋能干预,深入探究其对于家庭护理能力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赋能在实践中包括4个重点,①通过强调双方权利对等,双方共同制定可实现目标,制定相应计划,并共同参与到疾病的治疗及康复中;②通过建立同伴关系,帮助对象挖掘潜在能力,并提供专业化信息,使其作出最佳知情决策,对象健康行为;③加强对象对于疾病信息的认知,鼓励其凭借自身能力完成具体操作,提高其作出正确抉择的能力;④以赋能对象为中心,帮助其从被动变为主动,充分发挥其自主权,提高其主观能动性。狄建玲等〔15〕的研究将家属赋能模式护理干预应用于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发现,家属赋能模式可以有效疏导患者的消极情绪,提高其遵医依从性,从而降低其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其生活质量。程奇〔16〕将赋能教育模式应用于肠造口新生儿家庭照护中发现,在新生儿肠造口术后给予赋能教育,提高了家长对造瘘口的护理能力及新生儿照护能力,从而有效减少了肠造口新生儿出院后的护理问题。本研究说明,家属赋能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新生儿家属的家庭护理能力及护理质量。

以家属为中心的赋能教育是一种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发展要求的人性化健康教育模式,该模式通过使家属与护士之间形成信任关系,由护士给予专业化信息及技术支持,一方面提高了家属对于疾病知识及技能的掌握程度,提高了其家庭护理能力;另一方面,帮助家属建立了正确的认知及交流平台,提高了家属持续、有效护理的依从性,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家属赋能干预应用于肠造口新生儿的护理中,可有效提高新生儿家属的造口照护知识及技能掌握程度,提高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降低新生儿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造口术肠造口造口
普外科护士肠造口护理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多功能肠造口栓的设计及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网络平台对肠造口术后患者远程随访的应用研究
延续性保健指导对老年直肠癌造口术患者院外生活质量的影响
一例阴道成型10年后经腹联合会阴宫颈造口术患者的护理
肠造口护理中奥瑞姆护理模式应用效果研究
护理干预在肠造口术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结肠造口并发症分析
不同支撑方式对袢式回肠造口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