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室内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发展性照顾护理的应用效果

2021-06-09 02:32苏红梅苏红娜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年7期
关键词:监护室胎龄体重

苏红梅 苏红娜

焦作市妇幼保健院护理部 454000

目前,随着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耐药菌株数量增加等因素,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感染率呈现上升趋势,新生儿各项生理功能发育不完全,若发生院内感染会严重影响患儿预后,增加家庭负担〔1-2〕。因此确认重症监护室内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可干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护理措施,对降低新生儿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意义重大。发展性照顾是针对新生儿特点而实施的一种细节性护理,然而其在新生儿院内感染中应用的相关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探究重症监护室内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分析应用发展性照顾护理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5月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489例新生儿,根据是否发生感染,将其分为非感染组440例和感染组49例。感染组患儿均符合新生儿院内感染的诊断标准〔3〕。非感染组男210例,女230例;胎龄28~37周,平均(33.23±3.10)周。感染组男20例,女29例;胎龄28~37周,平均(33.23±3.10)周。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感染组患儿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男9例,女15例;体重1 011~2 509 g,平均(1 287±223.18)g。对照组男11例,女14例;体重1 021~2 410 g,平均(1 275±218.10)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均已取得患儿家属的知情及同意权。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发展性照顾护理:①体位护理:在新生儿护理措施中体位护理是最基础部分,为了改善患儿肺通气和肺换气,常常采用俯卧位以使气管处于伸直状态,提高动脉血氧饱和度;为了方便治疗与护理,需采取仰卧位与俯卧位交替的体位,一方面可以改善患儿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因食物和腹胀造成的呼吸困难,同时可以使患儿处于舒适体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②减少刺激性因素:患儿的眼部应避免光线及灯光的直接照射,在进行护理中,可以设置光照与黑暗相互交替的环境,如:对患儿的眼睛进行遮蔽。室内监护仪器的音量及噪声强度,需要调至最低范围;在对患儿进行侵入性操作时,患儿需处于觉醒,医护人员应首先对患儿进行轻柔的触摸或唤醒;护理操作需轻柔缓慢,为避免重复操作对新生儿造成的刺激,在进行静脉留置针置管的同时可以行血样本的采集;为降低不良反应,可以使用微泵对输液的速度进行控制,同时可以辅助非营养吮吸,以降低患儿的疼痛感。③抚触护理:护理人员在新生儿出生后第2天,在患儿喂奶前、洗澡后进行抚触,护理人员需要保持指甲剪短,将婴儿润肤露涂抹在双手,配合轻柔手势与对患儿温柔对话的声音,进行抚触,促进患儿感觉系统的发育,2次/d,每次持续15 min。④心理及健康教育:在减少刺激性因素的同时,新生儿需要极高的安全感及必要的心理安慰。在新生儿出生后,需尽早让母亲与其进行皮肤接触,以增加其安全感;在进行非营养吮吸时与患儿进行互动,使其感受到被关注。在患儿出院后,需向家长讲解健康教育的方式及操作,如在患儿觉醒时播放轻音乐,以促进听觉的发育;使用色彩温和及会发出声音的玩具,促进其视觉及触觉的发育,进一步提高患儿发育质量。两组均护理35 d。

1.3 观察指标

①收集489例新生儿的一般资料,胎龄、体重、抗菌药物、机械通气、羊水污染、分娩方式、5 min Apgar评分及住院时间,并对重症监护室内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单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②采用Logistic回归对重症监护室内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多因素进行分析。③于护理前后,记录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体质量时间及感染发生情况。④护理前后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及不满意3个方面,护理满意度=(满意+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重症监护室内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经单因素分析显示,胎龄<35周、体重<1 500 g、5 min Apgar评分<7分、抗菌药物≥5 d、有羊水污染及住院时间≥20 d为重症监护室内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见表1。

表1 重症监护室内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2.2 重症监护室内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多因素分析

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龄<35周、体质量<1 500 g、5 min Apgar评分<4分、抗菌药物≥5 d及住院时间≥10 d是影响重症监护室内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OR=0.038、0.629、1.534、2.438、1.954,P<0.05或P<0.01)。见表2。

表2 重症监护室内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多因素分析

2.3 两组体质量恢复时间及感染发生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体质量恢复正常时间为14.02±2.10 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21±2.13 d(t=10.242;P<0.05),且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为4.00%(1/25),低于对照组的29.17%(7/24)(t=3.984;P<0.05)。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0%(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重症监护病房是医院感染高发科室,其中新生儿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新生儿各项免疫系统及组织器官尚未发育完善,且住院期间需接受各种侵入性诊疗操作,极易遭到病原菌的侵犯,若发生医院感染不仅延长其住院时间,会对患儿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4〕。因此,分析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改善患儿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意义重大。

本次研究中,经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龄<35周、体重<1 500 g、5 min Apgar评分<7分、抗菌药物≥5 d及住院时间≥10 d是重症监护室内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研究报道〔5〕,与孕周>37周的足月儿相比,孕周<37周的早产儿发生医院感染风险高达1.71倍,同时孕周<37周早产儿是医院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报道〔6〕,低体重新生儿是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影响因素。研究报道〔7〕,出生体重<1 000 g的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5.43%,明显高于>2 500g新生儿的1.65%,医院感染发生率与出生体重之间呈现负相关的关系,即出生体重越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越高;本次研究中,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龄<35周、体重<1 500 g是重症监护室内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其中原因,可能是胎龄较小及体重较低新生儿的免疫功能低下,机体发育不成熟,对外界病原菌抵抗能力较弱;同时也可能与汲取母体营养成分不足等相关。研究报道〔8〕,重症监护室的住院天数每增加 1 d,其定值菌风险会增加26%,以往定值菌感染史是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刘兆娥等〔9〕研究报道,新生儿住院时间>2 w是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5 min Apgar评分较低,提示新生儿可能存在发生窒息的危险,在后期治疗中,可能会辅助使用吸痰、气管插管等侵入性操作,增加口腔、咽部细菌入侵下呼吸道的风险,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研究报道〔10〕,长时间抗菌药物的使用可以造成人体正常菌群的失调,增加真菌感染发生率;本研究中,住院时间≥10 d、抗菌药物≥5 d及5 minApgar评分<7分是重症监护室内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

因此,为降低重症监护室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促进患儿生长发育,本次研究进一步针对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实施发展性照顾护理,并取得满意的效果。研究报道,体重较低的新生儿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发生焦虑紧张等情绪,对其生长发育造成阻滞〔11-12〕。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可以避免新生儿发育过程中的干扰因素,为其创造温馨的成长空间;为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人为的创造合适的光线,协助其养成规律睡眠时间,促进新生儿体质量快速的增长;通过体位护理,改善其肺功能及胃肠功能的恢复;护理人员及母亲对其进行抚慰,可以增加新生儿的安全感,使其情感得到满足,降低应激反应;同时抚触可以改善患儿的胃肠功能,促进食物的吸收及排出,增加其食量,进一步促进新生儿行为及体格的发育。本次研究中,护理后观察组体质量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表明发展性照顾护理可以促进患儿的生长发育,从而新生儿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改善患儿的预后。

综上,重症监护室内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主要为胎龄<35周、体重<1500 g、Apgar评分<4分、抗菌药物≥5 d及住院时间≥10 d;同时,通过发展性照顾护理从体质量可干预因素入手,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本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性,本文属于回顾性分析、纳入患儿病例数较少及随访周期时间较短等,后期需要在大数据背景下进行多中心的临床研究。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监护室胎龄体重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称体重
床旁超声与移动DR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比较
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进展
你的体重超标吗
我为体重烦
不同胎龄胎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特性比较
早产儿胎龄和体重对儿童糖尿病的预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