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实习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2021-06-09 02:32谢雅萍赵惠芬黄凤凤刘春红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年7期
关键词:护生健康状况教育者

谢雅萍 赵惠芬 黄凤凤 刘春红

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泉州 362000;2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护理部,泉州 362000;3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部,泉州 362000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心理健康指的是个人对自己的能力有充分认识且能应对各方面压力,有效地从事本职工作,并能为社会奉献的幸福状态〔1〕。护理实习生(实习护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之一,医院的临床实习阶段对他们而言不仅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从学校迈入社会,角色发生转变的过渡时期〔2-3〕。此阶段实习护生不仅需要学习扎实的知识、专业的技能,还要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甚至自杀等心理障碍,改善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已成为护理教育者需解决的问题之一〔4-9〕。只有具备科学的自我调整方法、良好的抗压能力及心理素质才能处理好学习、生活及工作三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旨在探讨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护理教育者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6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实习的286名护理学生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实习前已完成相关的理论课程,②自愿参加本研究并取得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因病假等原因无法如期完成实习的护理学生。最终纳入样本量为286名。研究对象年龄19~24岁;学历:大专236人,本科50人。

1.2 研究方法

1.2.1调查工具 ①一般资料调查表:在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根据研究目的自行设计,包括护生的人口社会学信息和相关信息:性别、学历、是否班干部、是否独生子女、最初就读护理专业的原因、就读护理专业后对该专业的态度、以后是否想从事护理工作等,②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使用由Derogatis〔10〕研制,王征宇〔11〕翻译而成以评定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27,总量表与分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02~0.923。包含90个条目和10个因子:躯体化(12个条目)、强迫症状(10个条目)、人际关系敏感(9个条目)、抑郁(13个条目)、焦虑(10个条目)、敌对(6个条目)、恐怖(7个条目)、偏执(6个条目)、精神病性(10个条目)和其他(7个条目)。本量表的计分方法采用1~5分制,即没有、很轻、中度、偏重及严重分别为1~5分。因子均分以各因子所含项目的总分与各因子所含条目数的比值表示,得分范围为1~5分。在评估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时,可与全国的常模结果进行比较,得分越高表示其心理健康状况越差〔12〕,且当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考虑筛选为心理健康状况阳性。

1.2.2调查方法 研究者为经过集中统一培训的护理人员。研究开始前,由研究者将设计好的问卷导入网络平台(问卷星),制作二维码。研究者统一组织护生在实习初期进行二维码的扫描及填写,填写前,使用统一的指导语并告知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于护生实习初期(即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前3个月〔3〕)进行调查。学生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匿名填写并当场提交问卷。通过问卷星共接收286份问卷,问卷合格率100%。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正态性检验、单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逐步回归分析。所有检验均为双侧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习护生的一般资料分析

本研究中实习护生的性别、生源地、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为班干部、学历、最初就读护理专业的不同原因、就读护理专业后对该专业的不同态度、以后是否想从事护理工作等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实习护生的一般资料分析(n=286)

2.2 心理健康阳性率分析

根据SCL-90量表计分方法,286份问卷中符合心理健康阳性筛选标准的为60份,阳性筛选率为20.98%。

2.3 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常模比较

与全国常模比较,实习护生的总分及9个因子的平均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常模比较(n=286),(分,

2.4 不同一般资料的实习护生心理健康水平比较

实习护生的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的均分在不同性别、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是否班干部、学历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最初就读护理专业的不同原因、就读护理专业后对该专业的不同态度、以后是否想从事护理工作等方面的因子均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表4、表5、表6。

表3 不同性别、生源地、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为班干部、学历的护生得分比较

表4 最初就读护理专业不同原因的护生得分比较(分,

表5 以后是否想从事护理工作的护生得分比较(分,

表6 就读护理专业后对该专业不同态度的护生得分比较(分,

2.5 实习护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因素

就读护理专业后对该专业的不同态度及以后是否想从事护理工作2个变量为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7。

表7 实习护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习护生心理健康阳性筛选率为20.98%,且在总分、强迫症状、焦虑、抑郁、恐怖、敌对、偏执及精神病性7个因子的平均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这与高晶磊〔13〕及李金等〔14〕的研究一致。原因可能与实习护生所处的环境、教育体制、自身年龄等有关。实习护生大部分由大专生及本科生构成,此时的生理已成熟,但心理发展却仍未完全稳定,且刚从学校进入实习,医院的高强度、高压力可能超出其心理的承受能力。此外,实习期间需在各个科室轮转,频繁更换带教老师,往往还没完全适应所在科室就必须轮转到下个陌生的科室等原因均可能导致其产生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等心理问题。目前大多数医院更注重专科理论及操作考试,当学生出现过激行为时,缺乏相关的心理知识使情绪无法正确疏导,最终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护理教育者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以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3.2 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SCL-90的总均分及9个因子均分在不同性别、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是否班干部、学历等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这与程宏〔15〕的研究结果不同。由于本研究中的男护生样本量小,因此可能导致男女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没有差异。而关于生源地、是否班干部等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与罗月英等〔16〕的研究一致,这由于本研究中的护生在同一所医院进行临床实习,每天面对的医疗环境、压力源类似,因此心理体验也相同。就读护理专业后对该专业的不同态度、以后是否想从事护理工作为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可见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职业态度及认同感是导致实习阶段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因素,且对护理工作越认同越热爱,其心理健康水平越高。部分护生在实习前对护理职业存在不认同、不热爱的抵触心理,这可能会导致其在实习期间产生负面情绪,也容易与临床带教老师、同学甚至患者之间产生摩擦。此外,护理工作较烦琐,且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对护士的偏见等原因也可能导致护生在实习期间对本专业产生不认同的观念,从而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的出现〔17〕。护理教育者应意识到实习护生确立正确的职业认知教育对其心理健康起着关键作用。

3.3 对护理教育及临床实践的启示

3.3.1实施心理知识教育 护理教育者应重视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加强积极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及教育,设置心理咨询室及座谈会,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使护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有利于其在未来更好地发展〔18〕。此外,临床带教者在实习期间应持续追踪并评估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时发现其负面情绪并进行适当疏导,引导其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正确使用心理防御机制以有效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促进身心健康〔17,19〕。

3.3.2确立正确的职业认知教育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护理职业的不当认知会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因此,护理教育者在实习期间应加强对护生的职业认知教育〔20〕,及时了解护生的职业态度,引导其调整心态,全面认识护理专业,积极增强其职业认同感,树立积极的职业价值观及择业观,减少因对职业的不认同而导致的心理问题,为后续择业做准备〔17,21〕。

4 研究局限性

①本研究仅为横断面研究,未对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现状采取干预措施,今后应进一步探索有效的干预措施。②由于经费、人力等条件所限,本研究仅调查一所医院的实习生,调查结果不足以代表不同地区、不同等级医院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增加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应对多个地区、多个等级医院的护生进行调查。③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学生在自填问卷的过程中,可能会隐瞒自身的实际情况,因此调查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在今后的研究中,可结合使用定性调查的方法,使用访谈法以进一步了解其心理健康水平。

与全国常模比较,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处于较低水平。就读护理专业后对该专业的不同态度、以后是否想从事护理工作均是影响因素。护理教育者可以实施心理知识教育、确立正确的职业认知教育以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护生健康状况教育者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调查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
教育者应当不断充实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