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莉 顾有芬 张 欣
(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安徽 蚌埠233000)
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具有较高实用性及科学性,主要通过将病人整个治疗过程合理化、流程化以最大程度的提升治疗效果[1]。支气管镜为直径0.6cm的细小精密仪器,可发现早期疾病。但支气管镜具有一定入侵性,易导致病人产生不良心理。因此,实施预见性的临床护理相当重要,能缓解病人心理上的不适感。本文就本院高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35例病患展开临床护理路径分析,具体如下。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本院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70例病患为受试者,依据盲抽法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各35例,干预组予以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干预组男女比例22:13,年龄72~87岁,均值(73.60±9.88)岁。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组男女比例20:15,年龄71~89岁,均值(74.59±9.28)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均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排除标准: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精神障碍疾病、抑郁症、意识模糊等。两组受试者基线资料对比未见较大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检查前禁止饮食饮水,高血压病人应先口服降压药物后接受支气管镜检查。检查前告知病人有关疾病相关知识,严密监测病人体征。检查后2h禁止食水,防治咳嗽过度,产生误吸。
干预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路径。(1)接受检查前:医护人员应及时告知病人及其家属支气管镜检查的基本情况,嘱咐病人需配合护理人员检查过程中不可讲话,防治声带受损。医护人员面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应给予详细解答,对心理情况不佳的病人给予心理疏导,使病人增强治疗信心,缓解焦虑心情。(2)检查过程中,帮助病人保持平卧位,接受心电监测及吸氧,将管路插入病人喉咙部,期间可能伴有恶心等现象均属正常情况,告知病人不要摇动头部、屏气等,应按照护理人员的指示进行操作。(3)检查完成后,嘱咐病人2h内禁止饮食饮水。进行病理切片检测,期间可能会出现少量咯血,若大量咯血应及时告知医师治疗。
1.3 观察指标(1)两组均选取焦虑自评量表(SAS)展开焦虑感评定。分值与焦虑感成正比,总分80分。(2)选取满意度调查问卷展开护理满意度统计工作。分值与护理满意度成正比,总分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5.0软件处理数据,以(±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检验水准。
2.1 两组病患SAS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SAS指标无较大差异(P>0.05),干预组护理后SAS指标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患SAS评分对比(±s)
表1 两组病患SAS评分对比(±s)
组别 例数 SA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干预组 35 46.72±10.36 40.02±7.03对照组 35 46.60±10.27 45.38±8.03 t值 / 1.495 12.038 P值 / >0.05 <0.05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干预组护理后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支气管镜检查本质为侵入性检查操作,检查过程中病人易感到呕吐、恶心等身体不适,甚至会出现窒息、呛咳等危险,进而导致检查结束后病人大都存在心理焦虑[2],尤其是高龄患者,常因对检查相关知识的不了解,不良心理强度高。临床护理路径是一项在病人入院时即对其实施评估,并按照病人自我理解能力展开对应的健康教育,进而缓解病人焦虑等不良情绪。
临床护理路径与临床诊治伴随而生,主要核心为通过对病人展开知识普及缓解病人对疾病恐惧感,通过一定心理护理控制病人不良情绪[3-4]。实行临床护理路径可最大程度节省病人的治疗时长,检查前病人就已熟悉支气管镜检查的重要性。护理方式不借助药物治疗,通过对病人的系统护理,控制缓解病人诊治过程中的情绪状态及生理状况,本文选取焦虑自评量表评估两组高龄患者焦虑情况,结果显示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果表明临床护理路径在控制病人不良情绪方面效果显著。通过临床护理路径,高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证明临床护理路径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综上,临床护理路径可促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高龄病患的护理满意度提升,明显降低其焦虑情绪,值得临床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