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芋苏
介入治疗优点良多,在众多疾病中都起到重要影响。那么,什么是介入治疗呢?介入治疗后要如何进行护理呢?本篇科普将带大家详细了解有关知识!
一、介入治疗相关知识
介入治疗在科技不断进步下应运而生,主要指在X线、超声、CT和磁共振等影像设备引导下,通过穿刺针等器材对人体病变位置实施治疗的手段。介入治疗方法众多,主要分为血管性介入和非血管性介入。对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病患治疗时要实施溶栓、支架介入,这是血管性介入手段之一;在对肝癌、肺癌等治疗时要进行放射性粒子植入和穿刺活检,这是非血管性介入手段之一。通过CT与磁共振等设备引导,介入器材可以快速精准找到病患病变位置,并能够利用人体自然孔道或微小创口进入,对病患创伤较小,因而介入治疗具备适应症广泛、准确、高效以及安全性高等优点,在临床大面积应用。
介入治疗可以救治多种疾病,对于心血管疾病与实体肿瘤效果最佳。在心血管治疗方面:能够通过介入治疗实施静脉血栓溶栓治疗、血管狭窄治疗、血管畸形治疗并控制出血、预防肺栓塞。在肿瘤治疗方面:能够借助介入治疗开展肿瘤供血动脉栓塞和药物灌注,也能够通过介入治疗开展经皮穿刺活检与射频消融等。开展介入治疗时会使用多项大型仪器,常见设备包括加压注射器、X线机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常见药物有造影剂等等。
除此之外,在治疗前、后均需要对病患实施系统护理,以此加强护理质量。
二、护理相关知识
(一)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病患和家属对介入治疗不甚了解,因而产生疑虑。对此,医护人员要及时对病患进行心理疏导。首先,要给病患讲解疾病与介入治疗知识,加深病患理解。其次,多为病患分享治疗成功案例,帮病患建立治疗自信心。最后,多和病患交流,转移其注意力,让其主动配合治疗。
全面检查:开始介入治疗前,要对病患实施全面检查,在各项指标合格后才可以进行治疗。
环境护理:医护人员与病患家属要创设安静、舒适养病环境。首先,室温要控制在25℃上下,冬天适当调节温度。其次,室内湿度要控制在50%上下,防止空气太过干燥。再次,要经常通风,确保室内空气新鲜。最后,可在室内摆放几株绿植,净化室内空气。另外,要保持室内安静,不可在病房内吵闹,家属要减少探视,防止病患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
监测病患生命体征:医生和护理人员要时刻注意病患身体情况和生命体征,若发生意外要即刻处理。并且,要注意病患保暖情况,防止病患感冒从而引发呼吸系统疾病。
饮食护理:在开始治疗前,病患要多多补充营养,让病患多吃富含维生素食物,并确保饮食清淡、易于消化,切忌让病患食用刺激、辛辣、生冷食物。一些治疗需要禁食禁饮,因此医护人员要叮嘱病患禁饮、禁食时间。
其他护理:在开始治疗后,病患可能需要卧床休养一些时日,去卫生间会不太方便,因此在治疗前护理人员要告诉病患怎样在床上大小便。
(二)术后护理
观察病患生命体征:在结束介入治疗后,护理人员要时刻观察病患生命体征,对病患心率、血压等进行观察,并定期测量病患体温,若其发生异常情况立即告知医生加以处理。
尿潴留预防:在实施介入治疗时会使用一些造影剂,因此在完成治疗后要叮嘱病患多饮水,让造影剂尽快排出体外。并且,要叮嘱病患若是出现尿意要马上排尿,避免尿潴留。
体位护理:大多数病患在接受介入治疗后都要在病床上休养一整天,护理人员要对病患实施体位护理,尽可能避免病患做出大幅度动作,可以每隔2-3h帮病患翻一次身。
伤口护理:护理人员要多注意病患穿刺位置,查看敷料有无渗血渗液等问题出现,若有,要即刻加以处理。
感觉护理:在结束治疗的2-3h之间,病患有可能发生一定的感觉障碍情况,护理人员要进行密切关注,若是病患发生异常情况要马上通知医生。
饮食护理:在结束治疗之后,尽可能避免病人饮食,待到病患身体机能恢复到稳定状态时再给病患准备些清淡的食物。等病患病情逐渐恢复后,要加强病患营养补充,给病患多准备一些具有高蛋白、高热量并且方便消化的食物。同时,还需要让病患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从而快速补充维生素。但是注意,不可以给病患食用刺激性食物,也不可以让病患饮酒、吸烟。
不良反应护理:病患有可能出现发热、腹部疼痛和恶心等问题,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并找出导致病患出现上述不良反應的因素,对其展开针对性治疗。
结语
综上所述,介入治疗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价值,要对其实施深入分析,强化介入治疗效果。并且,要学习介入治疗护理知识,对接受介入治疗的病患进行科学护理,帮助病患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