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波 蔡 昆
(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四川 自贡643000)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是一种生命支持的技术,工作原理是通过对流和或弥散、吸附、连续而缓慢地行水分清除和溶质交换,用以部分代替肾损伤后肾脏功能的一种治疗技术。其优势包括:有效控制容量的负荷,平稳维持血流动力学波动范围、调节酸碱失衡紊乱、保持内环境稳态等。临床上进行CRRT患者通常需要较大容量液体复苏,以确保容量足够CRRT患者的循环需求。然而,过量的补液扩容又会降低重症病人的生存率。查阅文献国内外对CRRT患者治疗开始时机和停止时机的相关研究已经较广泛,但涉及CRRT患者液体容量范围的研究却比较少,且因各医院对于CRRT患者的液体管理并不相同、患者的基本状况参差不齐、重症病人病情复杂,由此得出的研究结论也不相同,仍尚未达成CRRT液体容量管理的共识。为此,本研究评估了累积液体差值与CRRT预后之间的关系,帮助临床医师确定CRRT患者容量耐受的范围。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重症医学科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671例危重症CRRT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收集,进行回顾性单中心队列研究。本科研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已审核批准,研究对象签署了知情告知同意书。按照患者的基础疾病状态,分为心源性疾病CRRT组(n=403)和非心源性疾病CRRT组(n=268)。
1.2 确定研究对象 需除外以下两种情况(1)住院时间小于24h;(2)在其他医院已开始CRRT,因病情危重转入我院的患者。纳入研究流程图。见图1
1.3 方法 符合CRRT适应症的患者行透析置管后实施CRRT治疗,采取CVVH模式,记录患者启动CRRT后72h内出入量情况,收集两组患者72h的累积液体差值单位是ml/kg,计算公式=累计入量减去出量差值ml/患者体重kg、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年龄、性别、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住院时间及90d生存率等资料后进行统计学分析。
图1 研究纳入流程图
1.4 评价指标(1)收集两组患者入院ICU后累积液体差值、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年龄、性别、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住院时间及90d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间的生存率。(2)累积液体:对比死亡患者和存活患者72h累积液体差值。(3)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实施多变量分析累积液体差值对CRRT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1.5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20.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心源性疾病CRRT组和非心源性疾病CRRT组使用Kaplan-Meier法两组间的生存率比较,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实施多变量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计数资料对比,患者年龄、性别、SOFA分值、APACHE II分值、疾病构成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Kaplan-Meier法两组间的生存率比较 心源性疾病CRRT组平均生存时间(37.518±1.207)d,95%置信区间(35.152~39.884),中位生存时间(38.040±1.873)d,95%置信区间(34.369~41.711);而相对应的非心源性疾病CRRT组平均生存时间(48.664±1.654)d,95%置信区间(45.422~51.905),中位生存时 间(51.048±3.227)d,95%置 信 区 间(44.722~44950),两组的百分位数比较。通过Log Rank统计检验方法显示两组生存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值35.496,(P<0.05),并绘制出两组的生存曲线,非心源性疾病CRRT组生存率高于心源性疾病CRRT组。见图2
表2 两组生存时间的百分位数比较
图2 两组生存函数图比较
2.3 两组间的累积液体差值比较 从生存结局来看,如图3箱式图显示两组的死亡患者行CRRT72h内的累积液体差值正平衡都明显高于存活患者,存活的患者累积液体差值平均为68.838±52.796ml/kg,死亡的患者累积液体差值平均为96.300±58.114ml/kg。对比分析t值-4.780,P=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图3 两组间的累积液体差值箱式图比较
2.4 Cox比例风险模型实施多变量分析 心源性疾病CRRT组90d生存率为0.645,非心源性疾病CRRT组90d生存率为0.826;从相对危险度和回归系数的符号来看对CRRT患者生存率有影响的是累积液体差值,wald值34.054,P=0.00,该Cox比例风险模型提示,累积液体差值每增加1ml/kg,死亡风险都将增大1.010倍,风险增加1%。本研究Cox比例风险模型表达式h(t)=h0(t)exp(0.010累积液体差值)。Cox比例风险模型提示累积液体差值每增加1ml/kg,死亡风险都将增大1.010倍,风险增加1%,SPSS绘制出累积液体差值均值水平时的累积生存函数曲线。见图4
图4 Cox比例风险模型的累积生存函数曲线图
3.1 CRRT患者累积液体差值正平衡临床发生的原因我们结合临床观察,查阅相关文献,分析原因如下。(1)危重症患者急需各种药物治疗,静脉营养支持治疗液体入量需求明显高于一般患者,同时危重症患者肾功能障碍很常见,液体出量急剧减少,非常容易造成累积液体差值正平衡,也就是容量的超负荷。王学敏等学者[1]的一项研究显示,危重症的患者累积液体差值正平衡的发生率是36.7%,研究中提到危重症患者中70.2%出现急性肾损伤并导致无尿或少尿,主要与各种病因导致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有关,而危重症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则是神经内分泌的反应激活、休克血压、心输出量降低等病理生理的共同结果。(2)部分危重症患者可通过大量补液逆转早期的肾脏功能损害,但肾功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逐步恢复,在肾功能恢复前,大量补液容易造成累积液体差值正平衡。Kazory A等学者[2]在一项研究中阐述了大量补液治疗肾功能损伤的原理,即通过扩容补液改善肾脏缺血、稀释对肾脏的毒性物质及预防肾脏的再损伤,从而避免发生进一步的肾小管损伤来实现的。(3)医源性的原因。危重CRRT治疗中频繁机器报警,机器监测的体液平衡误差积少成多,造成明显的累积液体差值正平衡。Ekinci C等学者[3]一项模拟测试研究报告指出,对目前市面上的CRRT治疗机进行了模拟测试,例如Prismaflex、Multifitrate、Aquarius、Prisma、Diapact等,测试结果显示,发生报警期间CRRT治疗机是处于持续工作状态的。报警次数较少对体液平衡误差可能性极小,但CRRT治疗机报警被覆盖次数内部设置是无上限的,由于医务工作者的原因,临床上可发生多次报警被覆盖,导致累积液体差值正平衡的错误。医源性原因还包括液体管理能力不足,统计出入量错误等情况,有报道[4]临床案例显示,因操作者忘记统计CRRT冲洗量,导致下机后的患者体重对比差值增加3.8kg,从而出现肺水肿,急性左心衰。
3.2 容量的超负荷导致死亡率增加的机制 本研究临床观察分析,容量的超负荷导致死亡率增加的机制有三种(1)室壁的张力升高,容量的超负荷会引起室壁的张力升高,使得心脏左室的形状变化,从椭圆形逐渐变成圆形,心肌发生重塑,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导致心内膜下的心肌灌注不足,产生心肌凋亡[5]。(2)炎症因子,容量的超负荷会激活重症患者的神经内分泌系统[6-7],参与到机体炎症的反应过程中,通过炎症因子的变化,对机体的血管内皮功能产生不利影响。(3)降低肾脏灌注,因容量的超负荷导致静脉压升高,动静脉压差值则下降,肾脏灌注压的梯度因此降低,并发了心肾综合征[8-9]。以上几种机制均导致急性心衰,是危重者患者CRRT治疗过程中的死亡率增加主要因素。本研究中,心源性疾病CRRT组90d生存率为0.645,非心源性疾病CRRT组90d生存率为0.826,也证实了急性心衰为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因素。
3.3 预防CRRT患者累积液体差值正平衡的临床液体管理措施:通过本研究评估了累积液体差值与CRRT预后之间的关系,为进行液体的精准管理,我们总结了以下预防措施。(1)精确的设定超滤速度、透析液进入速度、动态调整置换液输入的速度。由于患者病情和负责透析的护士交接可能发生变化,CRRT治疗的工作时间变更和CRRT机器系统的误差均会使患者的体液平衡受到影响,故制定机器参数调整的检查制度和定期核查CRRT透析记录准确性的制度很有必要。(2)精确统计CRRT治疗时间内的累积液体差值。推荐重症患者CRRT治疗过程中,实施三级的液体管理标准,即在每小时内评估液体差值,危重症患者进行多次评估。瞿桂晶等学者[10]曾报道改进液体统计的方式,将液体差值统计整合为两大块,CRRT差值量(置换液总量、废液总量、冲洗通路的液体总量)和非CRRT差值量(胃肠营养进入总量、静脉进入总量、体液总出量)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全天累积出超量。上述液体统计的方式在我科应用过程中,控制液体差值较为实用。(3)精确估计重症患者CRRT的体液平衡目标,动态把握在一定时间内需要达到的体液差值要求,平超、出超或入超需要及时跟患者的个体状态匹配。
综上所述,危重症患者进行CRRT治疗期间液体容量管理非常有挑战性。通过本文的临床观察对比,对累积液体差值正平衡的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危重者患者CRRT更需要临床医师掌握容量平衡的三级管理标准,重视患者的容量耐受范围个体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