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静脉留置导管患者感染控制中的分级护理管理应用

2021-06-07 14:05陆琼梅梁何娇陆建凤
当代临床医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净化导管静脉

陆琼梅 梁何娇 陆建凤

(信宜市人民医院肾内科,广东 茂名525300)

血液净化是临床治疗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常用方法。实施血液净化首要任务就是建立有效血管通路,其中静脉留置导管是常用的血管通路之一。但静脉导管留置期间,容易发生留置导管感染、静脉炎等并发症,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严重的可能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1]。因此,血液净化患者留置静脉导管后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分层护理管理是近几年临床运用率较高的管理模式之一,其能使护理工作更加细化,责任落实到个人,针对患者个性化差异实施护理管理,预防并发症及各种风险[2-3]。本文以96例血液净化静脉留置导管患者为例,阐述分层护理管理的实施及作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我院接受血液净化留置静脉导管的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30~61岁,平均(47.2±1.5)岁,病程1~8年,平均(4.1±1.3)年。观察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31~62岁,平均(46.3±1.4)岁,病程2~7年,平均(4.3±1.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管理,护理者向患者宣教血液净化的实施过程及注意事项,叮嘱患者日常注意保证科学饮食,合理睡眠,形成良好生活习惯等。

1.2.2 观察组予以分层护理管理,具体如下(1)在科室内建立分级管理体系,由科室主任和护士长组织科室内护理人员学习分级管理知识和技巧,建立分级管理小组,组长由科主任和护士长担任,组员由工作5年以上的主管护师带领低年资护理人员。组长负责病房、血液净化治疗室的工作监督,根据组员的个人能力和工作经验组织开展相关培训工作,共分为高经验和低经验的分层管理,高经验者主要负责危重症病情者,低经验护理人员则负责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每个培训层次中配备分组长1名,与护士长共同对培训工作进行执行和监督,并在实际执行阶段对护理工作内容和质量等进行分配和考核。每次培训后均需进行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技巧两类的考核,临床操作技巧可分为模拟考核和临床实践操作两种,将考核成绩与工作绩效挂钩,以此提升护理人员的主动性。在实际工作时要明确每名护理人员的工作内容,以其所在岗位为基础制定岗位责任管理档案,各岗位之间不得随意调换,每次完成工作时须在当天工作表中签字,方便在问题发生后寻找责任人。(2)对科室收治的开展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进行调查,并结合治疗室内管理制度和护理人员具体工作方案,将其设定A、B、C三个等级患者进行护理管理。①A级患者包括危、重症者,负责护理管理的人员必须为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师,主要开展血液净化治疗阶段的感染预防,在实际操作时需严格遵照无菌操作标准,设备使用时涉及的所有导管均需使用浓度为0.2%的金雅典消毒液进行消毒,重点为外部裸露部分;对于管道连接处要进行至少2次消毒操作,重点在于固定螺纹接口可能隐藏的血污,在清洗消毒动静脉连接管道两端时要进行反复抽吸清理。同时,观察管道是否存在阻塞情况。待血路管与导管连接后,选择一次性无菌纱布对导管连接点进行包裹,并在外层再覆盖专用治疗巾,以避免净化治疗期间导管口发生感染。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定时检查各导管的连接处是否牢靠,以免出现渗漏感染问题。治疗完成后,检查各导管接口是否发生渗漏,对外露部分开展消毒操作,消毒后使用水脉冲法对动、静脉导管进行推注,溶液为生理盐水,剂量20mL,冲洗后需使用稀释肝素进行灌注冲洗,最终以肝素帽封闭导管,无菌纱布反复包裹肝素帽。②B级患者病情控制效果良好,但仍有明显的感染风险,可选择低经验初级护理人员开展主要工作,高年资护师从旁辅助即可,实际操作流程与A级患者基本相同,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流程,加大对设备的监控力度,开展治疗前需对血液净化治疗室内进行消毒处理,操作过程需全程佩戴一次性胶手套,并向患者宣教早期感染预防工作的方法和意义,以取得患者的配合。③C级患者为病情较轻者或早期发病者,其护理工作由低年资护理人员负责,需加强宣教工作力度,使患者了解血液净化疗法的具体过程,了解感染预防的意义,提升患者配合的主动性。且在治疗阶段强化心理干预,缓解紧张情绪,可选择播放轻音乐、娱乐节目等,治疗结束后需告知患者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和饮食结构,避免出院后发生感染类并发症。

1.3 观察指标 计算两组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自制评估问卷分析管理前后护理管理质量情况,包括分项有:基础护理、药物管理、专项技能、风险预估、风险管理。各分项满分为20分,评分越高说明管理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感染发生概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接受分层护理管理后,感染发生率相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见表1

表1 感染发生概率比较

2.2 管理前后管理质量评分比较 未实施管理前,两组相应评分较为相近(P>0.05);实施管理后,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管理前后管理质量评分比较

3 讨论

血液净化是治疗肾功能衰竭或障碍疾病的主要方式,其通过建立体外血液循环系统用以代替肾脏对血液中有毒物质的过滤[4]。在实际治疗中,由于受到院内病菌、穿刺部位皮肤携带病菌、导管材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患者容易发生感染类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5]。因此,临床护理过程中,预防和控制血液净化静脉留置导管患者发生感染成为重中之重。

传统护理模式中,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工作安排不尽合理,如护理人员职责分工不明确,高年资护理人员虽然护理技术高超,处理应急事件及内瘘穿刺能力较强,但受分配制度影响,职责不清,导致其技术和经验得不到充分发挥[6]。而低年资护理人员,相关血液净化程序处置能力欠缺,反而要负责许多危重患者的护理,工作压力较大,容易发生各种护理意外和事件。传统的护理模式下,各级别护理人员工作潜力无法合理发挥,严重制约了我国血液净化护理医学的进一步发展[7-8]。

分级护理管理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化培训和管理,提升人力资源的合理配合,从而保障护理工作的质量[9]。在工作具体实施时,应注重每名护理人员自身的特点,根据工作经验分为高经验和低经验两类,每类人员所负责的患者群体有所不同,就可避免人力资源的过度或重复利用。加强分级管理理念和血液净化护理相关知识的培训,并建立有效的考核制度。患者也需分三个不同等级,根据病情具体情况,其中病情严重者由高经验护师开展护理,这样可避免工作中不必要的错误,还能提升临床工作效率,保证感染的控制效果[10]。病情相对稳定和早期发病者可由低经验的初级护理人员开展感染控制,进一步积累和提升其工作经验,为后期护理病情较复杂的中、高级风险患者提供基础。

综上,血液净化静脉留置导管患者经分级护理管理后,能有效预防感染,提高管理质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净化导管静脉
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内径及功能变化的研究进展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臭屁净化丸(中)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PICC导管体内头端打结1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策略
“臣心对比,影领基层”病例诊断大赛第一季第一期病例诊断点评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身心净化
肌肤净化大扫除ST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