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0年安徽省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定点监测

2021-06-05 11:48何长生占松鹤周迎春朱良强
中国动物检疫 2021年6期
关键词:病原合格率核酸

沈 艳,何长生,占松鹤,王 倩,王 维,周迎春,刘 华,王 军,朱良强

(安徽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安徽合肥 230091)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high pathogenic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HP-PRRS)是由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引起的,以妊娠母猪繁殖障碍及各种年龄猪特别是仔猪呼吸道疾病为特征的一种免疫抑制病[1-2]。该病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传入我国。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须通报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3]。为了解HP-PRRS在安徽省猪群中的流行及分布情况,根据农业农村部和安徽省动物疫病定点监测方案要求,2016—2020年在3个县(区)连续5年开展了HP-PRRS定点监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监测点选择

2016—2020年,结合《国家动物疫病定点监测实施方案》要求,综合考虑安徽省养猪分布情况,选取东部、西部、中部各1个县作为定点监测点,每年每个县随机抽取不同规模养殖场3~4个,开展HP-PRRS监测工作。

1.2 样品采集

每个采样点利用扁桃体采集器采集组织样品(扁桃体),同时无菌采集猪前腔静脉血3~5 mL,析出血清于灭菌离心管内,分别编号,保证同一个体动物不同类型样品一一对应。其中,大型规模化猪场(存栏量>5 000头)采集30~40份,中型采集20~30份(存栏1 000~5 000头),小型10~20份(存栏量<1 000头)。

1.3 检测方法与判断标准

采用ELISA方法检测HP-PRRSV抗体,结果阳性即判定为抗体合格,抗体合格率≥70%的猪场判定为抗体合格场;用荧光RT-PCR方法检测PRRSV(变异株)核酸,结果阳性即判定为病原学阳性,检测出1份及以上病毒核酸阳性样品的猪场,判为病毒核酸阳性场。

2 结果与分析

2.1 时间分布

年份统计结果(表1)显示:2016—2020年,共检测血清学样品1 190份,检出抗体阳性967份,平均抗体合格率为81.26%,各年的抗体合格率分别为85.98%、71.63%、90.04%、92.78%、66.67%。2016—2020年,共检测病原学样品1 189份,检出核酸阳性200份,平均病原样品阳性率为16.82%,各年的病原样品阳性率分别为28.78%、18.34%、9.24%、23.56%、1.50%;共检测56场(次),病原阳性场点率为41.07%,各年的病原场点阳性率分别为50.00%、41.67%、25.00%、60.00%、30.00%。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不管是抗体合格率还是病原阳性率均呈波浪状变化趋势,其中抗体合格率2020年降至70%以下。

表1 不同年份HP-PRRSV抗体和核酸检测结果

2.2 场点分布

场点统计结果(表2)显示:共监测21个规模场,其中大型3个、中型11个、小型7个,抗体合格阳性率分别为92.09%、77.58%、82.85%,病原样品阳性率分别为8.38%、21.35%、12.46%,病原场点阳性率分别为66.67%、81.82%、57.14%。大型场抗体合格率最高,病原阳性率最低;而中小型场抗体合格率偏低,病原阳性率偏高,尤其是中型场。

表2 不同类型场点HP-PRRSV抗体和核酸检测结果

2.3 区域分布

区域统计结果(表3)显示:3个监测县分别位于安徽省的东部、中部、西部,其抗体合格率分别是81.88%、69.11%、93.51%,病原样品阳性率分别是5.83%、18.53%、27.87%,病原场点阳性率分别是83.33%、85.71%、50.00%。可以看出,皖中地区定点监测县的抗体合格率最低,不足70%,而病原样品阳性率最高,接近30%。

表3 不同区域HP-PRRS抗体和核酸检测结果

2.4 猪群生长阶段分布

群间统计结果(表4)显示:哺乳仔猪、保育猪、育肥猪、后备母猪、生产母猪、种公猪的抗体合格率分别是100%、76.21%、77.76%、86.89%、94.07%、81.82%,病原阳性率分别是28.00%、28.07%、17.23%、13.30%、0、9.09%。可以看出,保育猪、育肥猪抗体合格率偏低,不足80%,而保育猪、哺乳仔猪病原阳性率偏高,超过28%。

表4 不同生长阶段猪群HP-PRRSV抗体和核酸检测结果

2.5 猪群免疫背景分布

免疫背景统计结果(表5)显示:变异株(弱毒苗)、变异株(灭活苗)、经典株疫苗免疫猪群的抗体合格率分别是71.93%、90.56%、79.00%,病原阳性率分别是18.25%、17.22%、5.00%。由数据可以看出,变异株灭活苗的免疫抗体合格率最高,而经典株疫苗的病原阳性率最低。

表5 不同免疫背景HP-PRRS抗体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3 讨论

通过连续5年的监测发现,3个定点监测县每年均检出HP-PRRSV核酸阳性场点,说明HPPRRSV在安徽省常年存在。HP-PRRSV抗体阳性率和病原阳性率自2016年以来总体呈波浪状变化。2019—2020年受非洲猪瘟影响,生猪产业剧烈震荡,同时在监测数据上也有所呈现:2019年HPPRRSV病原样品阳性率较2018年上涨154.98%,到2020年又降到1.50%。HP-PRRS阳性场点占比在2019年达到最高峰(60.00%),至2020年又回落至30.00%。可以看出,病原样品阳性率的骤然降低以及场点阳性率的减少,与近年来的非洲猪瘟防控有显著关系。经历过非洲猪瘟疫情,生猪养殖业的生物安全意识明显提高,各养殖场严格开展生产区域内人、车、物等的消毒、隔离等工作。同时也因HP-PRRS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对其免疫有所忽视,导致抗体阳性率连续4年达标后,2020年骤然降至66.67%。这说明养猪的高回报与疫病的高风险会导致养殖主体更加重视疫病防控和饲养管理。

比较不同规模场点的监测数据发现,所有类型场点均有病原阳性被检出,尤其是中型养殖规模场,其抗体合格率最低,而病原阳性率最高。中型规模场既不具有大型规模场的规模、人才和技术优势,生产成本又高于小规模场,从而导致中型规模场为追求经济效益,压缩成本,在管理以及生物安全防护上存在短板。根据《全国生猪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5)》,安徽省生猪产业定位在稳定发展,中型规模养殖场在一段时间内将是安徽省生猪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重点。因此,地方政府要重视中型规模养殖企业的发展,加强中型规模场疫病防控监督,督促养殖主体提升防疫水平,提高该病防控能力。

监测发现,HP-PRRS在安徽省普遍存在,其中皖中监测场点防控效果较差。这可能与当地经济、养殖环境以及饲养模式等有关。因此,HP-PRRS防控应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针对生物安全、猪场管理、引种物流等各种因素,采取各有侧重的防控策略。

对不同生长阶段猪群监测发现,保育猪、哺乳仔猪和育肥猪是HP-PRRS防控的短板。有研究[4]显示,仔猪感染HP-PRRSV的可能性为50%~100%,并且1日龄仔猪最易感染。养殖过程中应了解仔猪HP-PRRSV抗体转阳时间,以确定仔猪最佳免疫时机。保育阶段的仔猪,受断奶、转圈、换料等应激因素以及母源抗体降低等影响,即使不发病,也容易在此阶段感染HP-PRRSV。育肥阶段猪群的疫病抵抗力较保育猪强,但其在保育期间感染病原的概率较高,因此在外界环境变化、免疫抗体水平下降时,仍有发生此病的风险[5]。

我国流行的HP-PRRSV以美洲型(变异株)为主。国内HP-PRRSV疫苗主要分为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对不同疫苗免疫背景猪群监测发现,其抗体合格率均在70%以上,而灭活疫苗最高,达到90%以上,但免疫后仍能检出病毒核酸。监测结果再次警示,疫苗免疫并不能完全杀灭病毒,而HP-PRRSV减毒活疫苗长期高频率的使用,给HPPRRSV自然重组创造了便利条件和机会[10]。目前,仍存在弱毒苗使用不规范、频繁无序现象,从而导致该病复杂程度随毒株增多而加剧[1]。因此,今后可以考虑加大灭活疫苗的推广应用。

4 结论

连续5年的监测发现:安徽3个定点监测县HP-PRRS免疫效果较好,但抗体保护水平不稳定,病原污染面广、流行时间长;中小规模养殖场尤其是保育猪、哺乳仔猪和育肥猪群是防控重点。建议各地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和流行特点,采取各有侧重的防控策略。

猜你喜欢
病原合格率核酸
全员核酸
核酸检测点上,有最可爱的平江人
第一次做核酸检测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提高肉鸡出栏合格率的综合措施
核酸检测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
我国生鲜乳连续7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