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电刺激结合综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的治疗作用①

2021-06-05 06:24陈煜亮袁小敏李玉慧李克勤
华夏医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活动度上肢肩关节

陈煜亮,袁小敏,李玉慧,李克勤

(珠海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广东 珠海 519020)

肩关节半脱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肩部疼痛肿胀、肩关节障碍及患者体位异常是其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综合康复疗法采用物理方式对患者机体进行康复训练,早期有一定的效果,但对长时间运动迟缓患者疗效欠佳[2]。功能性电刺激为低频电流疗法,低频电流刺激肌肉组织,促使肌肉组织收缩,对脊髓损伤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3]。笔者探讨功能性电刺激结合综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及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12月至2019年10月珠海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7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男26例,女12例;病程1~8个月,平均(4.2±2.3)个月;年龄38~74岁,平均(58.7±5.7)岁。观察组37例,男25例,女12例;病程2~9个月,平均(4.7±2.5)个月;年龄39~75岁,平均(59.2±2.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此项研究。

诊断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4]及《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5]中的相关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诊断标准;单侧肢体运动障碍及存在不同程度肩关节半脱位。

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癫痫、精神病;发病前肩关节畸形,且有运动损伤及运动障碍;因外伤或肿瘤等其他疾病导致的肩关节脱位。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综合康复疗法。①伸展:康复师帮助患者行仰卧位或侧卧位,帮助患者进行肩关节活动,肩关节呈顺时针或逆时针正常范围活动;患者保持肘伸展,康复师将患者肩胛骨带动手臂向上、下方向推动;②上肢前伸:康复师推动患者肩胛骨,使其保持上肢前伸状态,并使患者肘关节处于伸直状态;③上下运动:康复师帮助患者做手臂上下运动,保持肩关节处于正常位置。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功能性电刺激治疗。采用低频电流刺激患者肩部肌肉组织,使其产生收缩运动,电流频率为20~80 Hz,20 min/次,1次/d;患者按照康复师的指令做耸肩、上提动作。电刺激结束后,停止该运动,放松肩部肌肉组织。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0 d。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肩峰与肱骨之间的距离<14.0 mm者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减轻,肩峰与肱骨之间的距离缩短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轻微,肩峰与肱骨之间的距离无明显变化者为无效[6]。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肩关节活动度:采用测角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外旋、内旋、外展等肩关节活动度进行评价。③采用上肢运动功能量表(FMA-UE)[7]评估患者治疗前、后上肢运动功能,总分66分,评分越高上肢运动功能越好。肩部疼痛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8]进行评定,其分值范围为0~10分,分值越高说明疼痛程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94.6%,高于对照组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2,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肩关节活动度

治疗后,两组外旋、内旋、外展等肩关节活动度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肩关节活动度比较(°,)

表2 两组肩关节活动度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n 外旋治疗前 治疗后内旋治疗前 治疗后外展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8 23.4±2.3 52.1±3.6∗ 21.8±0.2 55.6±4.0∗ 42.8±4.3 67.2±4.6∗观察组 37 22.7±2.6 55.7±3.1∗ 21.9±0.2 60.4±3.7∗ 43.1±3.8 74.6±5.0∗t 0.4661 5.0523 1.6162 5.3351 0.3270 6.5774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FMA-UE、VAS评分

治疗后,两组FMA-UE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FMA-UE、VAS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FMA-UE、VAS评分比较(分,)

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n FMA-UE治疗前 治疗后VAS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8 30.9±5.8 53.7±3.7∗ 7.0±1.7 3.1±0.6∗观察组 37 31.4±5.2 60.9±3.4∗ 7.1±1.4 1.3±0.7∗t 0.3512 8.7431 0.2380 11.5093 P>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脑卒中是急性脑血管疾病,可引起脑组织损伤;脑组织损伤严重者可引起患者偏瘫,大多数脑卒中偏瘫患者均出现肩关节半脱位及上肢功能运动障碍等现象[9]。偏瘫患者处于软瘫时,因重力及患者肩关节周围肌肉组织协调能力下降等原因,使肩关节稳定性遭到破坏,导致患者出现肩关节半脱位现象[10]。若肩关节半脱位现象长时间得不到纠正,会进一步损害患者机体,影响预后。综合康复疗法是康复师对患者进行物理性的锻炼,促进患者肌肉收缩,增强患者关节稳定性,改善患者肌肉力量,恢复肌肉张力,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症状及患者活动情况,但长期处于运动迟缓状态的患者,使用康复疗法效果有限[11]。

功能性电刺激是使用低频电流对患者肌肉组织进行刺激,通过预先设计的程序,进行1组或多组肌肉刺激,诱导患者肩关节肌肉自主运动,使被刺激肌肉群逐渐恢复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功能性电刺激联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表明功能性电刺激联合综合康复疗法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12]。关节活动度及上肢运动功能可体现患者的活动能力,其范围越大,说明患者活动能力越好。低频电流不仅刺激患者肌肉组织,也会刺激患者神经系统;低频电流对肌肉刺激形成的运动模式信息传入神经中枢系统,对大脑皮层进行刺激,促进患者恢复原有的运动功能,缓解疼痛程度。本研究中,治疗后,外旋、内旋、外展等肩关节活动度及FMA-UE评分均提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说明功能性电刺激联合综合康复疗法能有效提高患者肩关节外旋、内旋、外展等活动度,同时增强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减轻患者疼痛[13]。

综上所述,功能性电刺激的综合康复疗法能提高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的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疼痛感,同时增强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及上肢运动功能。

猜你喜欢
活动度上肢肩关节
肩关节镜术后进行肩关节置换术感染风险高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上肢位置跟踪
能量多普勒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价值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重新认识肩关节骨折脱位
机器绞轧致上肢毁损伤成功保肢1例
肩关节生物力学
辨证治疗肩关节周围炎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