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红,吴伟连
(1.柳州市工人医院,广西 柳州;2.宾阳县人民医院城南分院,广西 南宁)
目前临床在对患者进行动脉采血时多使用桡动脉穿刺的方法进行,一般情况下动脉穿刺难度较大,但桡动脉位置较为表浅,穿刺后容易固定,穿刺时不易误伤静脉血管,对穿刺人群不受限制,因此目前临床多对桡动脉进行穿刺采血[1-2]。但为了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地采集患者血液样本,减少患者穿刺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本文针对两种不同的穿刺手法进行了对比实验,观察分析两种穿刺方式哪一种更具备优势,具体实验内容见下文。
截取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科室进行桡动脉穿刺采血的患者100例,按照患者采血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50例,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23~45岁;对照组患者50例,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在22~47岁。两组患者皆积极配合采血;采血工作皆经由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两组患者年龄等基础资料对比无太大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可开展实验。
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直刺穿刺的方式进行采血,采血方式包括:护理人员需先对需要使用的针管进行消毒处理,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手掌朝上放置,护理人员需将软枕放置在患者腕关节下,与患者积极沟通,争取取得患者的配合,保证采血的环境安全,对患者皮肤进行消毒后,将患者桡动脉搏动点固定在两指之间,穿刺时呈90°角对患者进行桡动脉穿刺,回血后将针头稳定,取出所需血量后拔出针头。
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斜刺穿刺的方式进行,患者穿刺时进针的角度在40°~60°,其余操作与对照组患者相同。
对比两组患者采血后的穿刺率、疼痛程度以及不良反应出现率。其中穿刺率包括一次穿刺成功以及多次穿刺成功;疼痛程度按照本院自制的评分表进行,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疼痛约剧烈;不良反应包括患者皮下血肿、采血量不足、瘀斑。
本次实验计算出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分析,表示方式为(±s)(%),若分析后显示为P<0.05,则表示本次研究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穿刺手法进行穿刺后,对两组患者穿刺率进行对比,实验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对比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n(%)]
在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穿刺手法进行穿刺后,对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进行对比,实验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对比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对比(±s, 分)
表2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对比(±s, 分)
组别 例数 疼痛评分观察组 50 2.3±0.2对照组 50 3.2±0.2 t 22.500 P 0.001
在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穿刺手法进行穿刺后,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实验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皮下血肿、采血量不足、瘀斑出现次数1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30%,两组患者之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
据相关文献显示,在对患者进行穿刺采血的过程中,合理使用斜刺穿刺采血的方式可有效避免患者穿刺后出现血肿、瘀斑等不良反应的出现[3-5]。斜刺穿刺的方式较直刺穿刺的方式更具有较高的穿刺准确率,有效避免了患者穿刺后不良反应的出现,同时操作简单,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的同时,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另外斜刺穿刺的手法在护理人员采血完毕拔针后,患者的针刺通道随即闭合,棉签按压的方向与进针的方向呈平行状态,可有效避免患者出现穿刺处渗血[6]。直刺穿刺时,由于针眼与血管壁针眼呈现重合状态,因此护理人员在拔针后针刺通道不会立即闭合,患者所需按压血管时间较长,同时由于棉签与进针方向呈垂直状态,患者极容易出现瘀斑以及血肿等情况出现[7]。但在对于体型较为肥胖或者桡动脉较深的患者需采用直刺穿刺的采血方式进行,可有效避免由于穿刺深度不够而造成的穿刺失败,造成患者皮肤多次损伤[8]。
本次实验针对本科室进行桡动脉穿刺采血的患者采用直刺穿刺以及斜刺穿刺两种穿刺方法进行采血,实验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穿刺后不良反应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实验结果证明,对患者应用斜刺穿刺的方法进行采血,可有效提高患者穿刺成功率,同时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有效避免患者采血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患者桡动脉采血的过程中,对患者采用斜刺穿刺的方法进行采血成功率较高,且此种方法操作简单、容易固定,相较于直刺穿刺方法更具有临床作用价值,值得临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