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富俊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山东 德州)
临床呼吸科收治最多的患者为慢阻肺疾病患者,该病又被称之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该疾病患病时常会对患者的机体肺功能造成直接影响,更甚者将直接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据相关研究人员指出,该疾病常发生在老年患者群体中,并且现今空气质量持续下降,促使该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2]。现今,临床针对该疾病主要采用的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在对患者实施治疗过程中,不仅要将患者炎性反应减轻,同时还需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增强患者肺功能以及呼吸功能的锻炼,加快患者病情康复[3]。因此,在治疗时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是十分重要的。本次研究随机挑选1年内(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到院治疗的慢阻肺老年疾病患者共152例进行研究,探究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后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内容如下。
本次研究随机挑选1年内(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到院治疗的慢阻肺老年疾病患者共152例进行研究,根据实施护理方式不同将这152例慢阻肺老年疾病患者分别分成以下两组,包括76例常规组和76例实验组。其中76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干预,男性48例,女性28例,年龄62~87岁,平均(70.61±3.65)岁,病程时长最短3年,最长8年,平均(6.61±1.36)年;而76例实验组患者则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干预,男性43例,女性33例,年龄61~86岁,平均(70.21±1.06)岁,病程时长最短3年,最长9年,平均(6.31±1.54)年。比对两组患者各项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常规组:患者入院时给予患者药物护理,包括:祛痰和扩张支气管,同时给予患者常规锻炼,从而改善肺功能。给予患者常规饮食指导,叮嘱患者相关注意事项。
实验组: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护理人员帮助患者进行排痰,采用刺激或者是按摩的方式。陪同患者进行日常肺部呼吸操锻炼,每天坚持做两次。给予患者相应的营养指导,为患者制定专门的营养食谱,针对出现不良饮食习惯的患者进行纠正。患者的营养状态调节采用营养注射方式,从而确保患者营养处于充足状态。护理人员应确保患者居住环境每日空气流通,防止患者受到尘土的刺激。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体育锻炼,从而提升个人抵抗能力,降低炎性反应,定期为患者肺功能进行检测,叮嘱患者戒烟。
(2)护理人员详细指导患者怎样进行正确的自我按摩、缩唇呼吸、腹式呼吸以及有效咳嗽,也可进行现场演示,把软枕垫于患者的腰椎部,在患者的头部位置垫上三到四个软枕,让患者脊柱保持挺直、膝部弯曲、俯身前倾坐姿。日常护理过程当中,确保患者病房以及自身卫生清洁,对室内的温湿度进行调节,增强患者的病情观察。与此同时,增强慢阻肺老年患者疾病的睡眠质量,让患者拥有充足的睡眠。患者入院前实施心理评估,随后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促使患者内心的负面情绪彻底消失,让患者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创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3)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评估,以后为患者制定专门的呼吸康复训练,包括膈肌呼吸法、腹式呼吸法以及缩唇呼吸法,做2~3次/d,陪同患者坚持做5~10 min/d的呼吸操。
(4)饮食方面,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个人的爱好以及家属提出的相应意见,对患者的饮食计划进行整改。叮嘱患者多食富含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热量以及易消化的食物,少食盐分高且带有刺激性的食物。针对部分水肿或者是少尿的患者,叮嘱其尽量少进食含有钠元素的食物,少喝水等等。
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肺功能分别包括:6 min步行距离(6MWD)、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生活质量采用SF-36(健康调查简表)进行评估,具体内容包括:社会功能、活力、生理职能、总体健康、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以及生理功能。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4.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所示,经不同干预方式护理前两组患者6MWD、FVC和FEV1指标水平有可比性(P>0.05);经不同干预方式护理后与常规组相比较,实验组患者6MWD、FVC和FEV1指标水平显著偏高(P<0.05)。
表1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s)
表1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s)
6MWD(m) FVC(L) FEV1(L)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常规组 76 321.34±30.26390.63±16.45 2.17±0.48 2.33±0.251.54±0.54 1.64±0.13实验组 76 321.25±30.19424.57±14.62 2.13±0.49 2.82±0.121.42±0.53 1.92±0.14 t 0.018 13.444 0.508 2.542 1.383 12.777 P 0.985 0.000 0.612 0.012 0.169 0.000组别 n
表2所示,经不同干预方式护理前两组患者总生活质量评分有可比性(P>0.05);经不同干预方式护理后与常规组相比较,实验组患者总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偏高(P<0.05)。
表2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s)
表2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s)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常规组 76 24.9±8.7 31.8±8.4实验组 76 23.8±8.7 50.2±8.7 t 0.779 13.264 P 0.437 0.000
在临床呼吸系统疾病当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为慢阻肺,该疾病常发生在老年群体当中,一旦病情持续发展,将会对患者的肺部造成威胁[4]。由于该疾病发病频繁,虽然临床通过治疗能够缓解疾病,但是患者自身的肺功能会伴随着病情发展持续恶化,最严重的患者将迸发心肺疾病,对患者的自身生命安全造成威胁[5]。目前,临床针对慢阻肺老年患者暂无确切的药物治疗,只能够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缓解。与此同时,在治疗的过程中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是志在必行的,可以减少患者病情发作次数,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等等[6]。
本次研究针对慢阻肺老年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同时加入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其结果显示,通过实施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后,不仅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同时还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例如长期气流受限[7]。在实施护理过程当中,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预判,随后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消除患者内心的负面情绪,并且增强患者自我管理意识。针对患者的运动方面以及饮食方面实施干预,可增强患者的体质,补充患者的营养,改善预后[8]。本研究结果指出,经不同干预方式护理前两组患者6MWD、FVC和FEV1指标水平有可比性(P>0.05);经不同干预方式护理后与常规组相比较,实验组患者6MWD、FVC和FEV1指标水平显著偏高(P<0.05)。经不同干预方式护理前两组患者总生活质量评分有可比性(P>0.05);经不同干预方式护理后与常规组相比较,实验组患者总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偏高(P<0.05)。
总之,将综合康复护理方式应用在临床呼吸科收治的慢阻肺老年疾病患者中,不仅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还可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值得临床持续推广并加以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