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为做好初高中衔接,课程标准将“预备知识”作为主题一,人教社A版数学教材构建了两章教学内容.笔者以集合为基础重构了“预备知识”的思维路径,并提出了主题教学观念下的教学实践方案与实施案例.
【关键词】 主题教学;预备知识;教学实践
“核心素养”指新时代的公民必须具备的人格品质及其关键能力,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标尺.落实课程目标与培养学生素养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是教学,要与传统“逐个”知识点的“了解”“识记”“理解”为目标的教学相区别,其关键在于实施“主题教学”.主题教学设计倡导将教学内容置于主题整体内容中去把控,更多地关注教学内容的本质、蕴涵的思想以及学生素养的培养[1],由此教师基于学科素养,思考怎样描绘基于一定目标与主题而展开探究活动叙事的活动,目的是为了创造优质的教学[2].
根据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主题一“预备知识”中涉及的内容有:集合、常用逻辑用语、相等关系与不等关系、从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人教社A版在處理教材时,构建了两章,即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和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笔者认为这两章之间可以用“集合”的语言将这四块内容串起,加深预备知识的理解,落实主题教学的观念,真正达成初高中数学学习的过渡.
1 重构“预备知识”的思维路径
集合是刻画一类事物的语言和工具,使用集合语言可以简洁、准确地表述数学的研究对象,掌握一门语言最好的途径就是“使用”,因此需要用集合的语言来表达所研究的各种对象,并能以此贯穿整个“预备知识”,重构思维路径.
1.1 集合研究的内在逻辑与外化运用
集合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类比”,类比的对象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数”,遵循数的研究路径:定义—关系—运算,就获得了集合需要研究的内容:关系和运算[3].的确,研究两个集合的关系,可以类比数的大小关系,构建“包含”关系,形成“子集”概念,但笔者认为,从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来说,最直白的分类依据是“有无公共元素”.如果有公共元素,那么就需要研究有哪些公共元素,形成“交集”运算,特别地,如果所有公共元素构成的集合恰好是其中某个集合,就可以构建“包含”关系;类比“交集”中用“且”联结,可以用“或”联结来定义“并集”运算.如果没有公共元素,那么发现某个集合包含于另一集合的“对立面”,即形成“补集”运算.至此,对于集合的研究便形成了极其清晰的研究路径,如图1.
教学中问题的设置应该具有一定的目的,本问题主要能够将这两章的内容加以整合,在解决问题中灵活选择,达到复习的目的.虽然问题的形式是第一章的集合关系,但是问题的转化集中展现第二章用函数研究方程、不等式和最值的“统一观念”,也就是德国数学家F·克莱因(F.Klein)所指出的:“我确信函数概念的教学是学校的灵魂,以函数为中心,将全部数学教材集中在它的周围,进行充分的综合.”[7]
“预备知识”应该不仅仅是知识方面对初中与高中的衔接,更应该是思想方面的衔接,特别是学习方法和研究技术的衔接.倘若要让主题教学观念得以落地生根,那就得从“预备知识”开始,让教师刻意引导学生去体会和感悟“主题”,最终实现用“主题”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形成“主题学习”的理念,推动“探究学习”的实践,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史宁中,王尚志.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5:253.
[2] 钟启泉.学会“单元设计”[N].中国教育报,2015-06-12(009).
[3] 王嵘.作为语言来学习,发展数学抽象素养和逻辑推理素养——人教A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介绍[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9(25):12-13.
[4] 宋莉莉.在回顾、梳理基础上提炼、迁移,发展一般性的思想方法——《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人教A版)》(第一册)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的教材设计与教学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9(31):19-22.
[5] 刘洁民.数学文化: 是什么和为什么[J].数学通报,2010,49(11):11-14.
[6] 刘炜.主题教学引领的“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课堂实践与反思[J].中学数学月刊,2020(05):11-14.
[7] COONEY T J,WILSON M R.Teachers′ thinking about functions:historical and research perspectives [M].Hillsdale:Lawrence Erlbuam Association Publishers,1993.
作者简介 刘炜(1983—),男,江苏东台人,中学高级教师,硕士,主要从事中学数学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