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腾,冉雪玲,杨 宁,苑志宇
(西南科技大学 环境与资源学院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 绵阳 621010)
废锂离子电池中含钴5%~15%、锂2%~7%[1],其中的钴质量分数远高于硫铜钴矿中的钴质量分数[2-3],是重要的钴二次资源。另外,锂离子电池含有易燃、有毒成分,对环境有潜在危害性[4]。废锂离子电池兼具资源性和危害性,因此,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都有重要意义。
处理废锂离子电池的方法主要有机械物理法[5-6]、湿法[7-9]、生物溶出法[10]、电解法[11]等。机械物理法操作简单,但效率低;生物法需要选培细菌,处理周期长;而湿法对金属有较高回收率,采用有机酸浸出还能有效避免环境污染问题。浸出液中的钴仍然以离子状态存在,需要进一步提取。常规提取成本高,且过程较为复杂,包括中和、萃取、沉淀、过滤等[12]。而电沉积技术具有成本低、产品纯度高、二次污染小等优点[13];但目前的电积工艺大多针对盐酸盐或硫酸盐电解液[14-15],阳极会产生Cl2,电解过程中pH及电解液不稳定,为了避免影响电积钴质量,需要不断对电解液进行调整,这容易增加生产成本和操作难度。
针对上述问题,试验研究采用柠檬酸浸出—电沉积联合工艺回收废锂电池电极材料中的钴。以柠檬酸作浸出剂、双氧水作还原剂从电池正极材料中浸出钴,无须分离铝箔和正极活性物质,过滤后,铝箔、导电剂和黏结剂(PVDF)留在渣中。浸出液中的钴采用电沉积工艺回收。柠檬酸对钴离子有很好的配合作用,柠檬酸盐也会稳定电解液,使电积钴产品更致密平整[16],可以更加清洁地回收金属钴。
试验原料:废锂离子电池取自某电子废弃物回收公司。拆解后,用王水消解法消解预处理电池正极材料,消解液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测定金属成分,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正极材料中金属元素分析结果 %
试验试剂:盐酸(34%~36%)、硝酸(65%~68%)、一水合柠檬酸(≥99.5%)、过氧化氢(30%)、无水硫酸钠,均为分析纯。
试验设备:DF-101S型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聚四氟乙烯电积槽,SXY-1型恒温电砂浴,KR-3005 30V/5A恒流电源,SHZ-D(Ⅲ)型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YM-040S型超声波清洗机,DHG-9000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
电池正极材料分离并粉碎后,加入到柠檬酸-双氧水体系中,浸出结束后过滤分离,得锂、钴浸出液。针对含钴、锂浸出液采用隔膜电积法电积钴。电积体系阳极板为钛涂钌板,阴极板为316 L不锈钢板。
柠檬酸为有机弱酸,浸出过程中不引入杂质离子,且不产生有毒气体(Cl2,SO3,NOx等)。柠檬酸分子(C6H8O7)中含有3个羧基,会发生3级解离反应:
(1)
(2)
(3)
电池正极材料中,钴以钴酸锂形式存在。以柠檬酸作浸出剂、双氧水作还原剂浸出时发生如下反应:
(4)
(5)
(6)
(7)
(8)
(9)
(10)
电积:电池正极材料的柠檬酸浸出液中的主要成分大多是配合物,能够携带电子的游离态离子很少,因此需要加入电解质增大电导率。试验中,加入硫酸钠作电解质。
电积时,阴极区发生的反应为:
(11)
(12)
(13)
阳极区发生水的电解反应为:
(14)
浸出在500 mL烧杯中进行。配置300 mL一定浓度柠檬酸溶液加入到烧杯中。烧杯置于DF-101S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中搅拌加热。待温度升至目标温度后,加入一定量双氧水及一定质量电池正极材料并搅拌。浸出一定时间后过滤,得浸出液。
隔膜电积在实验室自制聚四氟乙烯电解槽中进行,电解槽尺寸10 cm×7 cm×6 cm,阴、阳极板间距9.5 cm,极板实际参与反应截面积35.70 cm2, 在一定电流强度下对浸出所得浸出液电积150 min,之后关闭电源,取出阴、阳极板,用去离子水清洗阴极板,在超声、65 ℃条件下干燥后称质量,计算电积钴质量。根据电积所得钴质量计算电流效率(η)。
式中:m—析出钴质量,g;K—钴电化当量;I—电流强度,A;t—通电时间,min。
采用SEM、EDS、ICP-OES分析电积钴的成分及形貌。
搅拌速度430 r/min,考察柠檬酸浓度、双氧水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固液质量体积比对钴、铝浸出的影响。设计5因素5水平正交试验,因素及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最佳条件组合为柠檬酸浓度1.25 mol/L,H2O2浓度4.9 mol/L,反应温度80 ℃,液固质量体积比8.5/1,浸出时间70 min。在此条件下,钴浸出率为94.84%,铝浸出率仅8%。
表2 正交试验因素及结果
每次电积时间为150 min。
3.2.1 钴质量浓度的影响
电积温度65 ℃,pH=4,电流密度435 A/m2,硫酸钠质量浓度150 g/L,钴(柠檬酸配合物)质量浓度对电流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随钴质量浓度提高,电流效率显著提升;钴质量浓度高于44.81 g/L后,电流效率稳定于90%左右。
图1 钴质量浓度对钴电积电流效率的影响
试验过程中观察到,电解液中钴质量浓度较低时,已沉积的钴易从阴极板上脱落下来。因为钴质量浓度较低条件下,析氢反应是主要反应,沉积钴层应力大,脆性大,容易发生龟裂、脱落;随电解液中钴质量浓度提高,析氢反应逐渐变为副反应,氢气泡减少,沉积钴的氢脆性降低,不易脱落。综合考虑,确定电解液中钴质量浓度以45 g/L左右为最佳。
3.2.2 电积温度的影响
电解液中钴质量浓度45 g/L、pH=4,电流密度435 A/m2,硫酸钠质量浓度150 g/L,电积温度对电流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电积温度对电流效率的影响
由图2看出:电积温度在25~55 ℃范围内,电流效率较高;温度高于55 ℃后,电流效率提高幅度不大;温度超过65 ℃,电流效率有下降趋势。在较高温度下,电解液离子迁移速率及钴沉积过电位都会提高,电解液和隔膜电阻下降,因此,电积槽电压有所下降,如图3所示。槽电压的下降会引起电沉积能耗降低。
图3 电积温度对电压和能耗的影响
温度高于50 ℃,电积钴更具金属光泽,表面更光滑,因为此时沉积层应力较小,同时电解液与钴沉积层的界面张力降至临界值以下,而钴沉积层表面自由能超过临界值,氢气泡容易脱离[18]。
综合考虑钴沉积层的形貌和质量,确定电积温度以60~65℃为最佳。
3.2.3 电解液pH的影响
钴沉积平衡电极电位相对较负,电积过程中会发生析氢反应,消耗部分电流,导致电流效率下降。电解液中钴质量浓度45 g/L(柠檬酸配合物),电积温度65 ℃,电流密度435 A/m2,硫酸钠质量浓度150 g/L,电解液pH对电积钴能耗、电流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如图4所示。
图4 电解液pH对电积电流效率和能耗的影响
由图4看出:电解液pH在3~5范围内,电流效率稳定提高;pH>5,电流效率逐步降低。电解液pH较低时,氢离子浓度较高,析氢过电位降低,使得有更多氢气析出,电流效率下降;另外,不同pH条件下,电解液中钴配合物不同,pH越高,配合物越稳定,其还原电位越负,钴还原更难[19],电流效率也就不高。电解液pH=3时,电积钴表面有氢气泡附着,有气痕和凹点;pH=4时,电积钴表面气痕消失,表面开始变得光滑;pH=5时,电积钴层脆性增加,表面有轻微龟裂现象。综合考虑,确定电解液最佳pH=4。
3.2.4 阴极电流密度的影响
电解液pH=4,电积温度65 ℃,钴质量浓度45 g/L,硫酸钠质量浓度150 g/L,阴极电流密度对电流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如图5所示。
图5 电流密度对电流效率的影响
由图5看出:随阴极电流密度增大,电积电流效率提高;但阴极电流密度增至700 A/m2时,电流效率却大幅下降。这是因为电流通过时,电极发生极化现象,阴极电流密度提高,阴极极化程度加深,利于钴还原;但阴极电流密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阴极电极电位更负,电子能量更高,电子更容易从电极迁移到溶液中,有利于析氢反应发生,反而抑制钴的电沉积。
随电流密度增大,槽电压几乎呈线性增长,如图6所示。电解槽电压由电解液分解电位、极化电位及溶液、电极和隔膜等的电阻电位组成,均受电流密度强烈影响。随电流密度增大,阴、阳极极化电位都有所提高,导致槽电压提高。
图6 电流密度对电压和能耗的影响
电流密度较低(172~258 A/m2)时,沉积层应力较大,容易脱落;随电流密度增大,沉积层应力减小,附着力增大,表面更平整;但电流密度过大(>700 A/m2),沉积层又变得不平整和粗糙,颜色也变灰暗。综合考虑,确定阴极电流密度以435 A/m2左右为宜。
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电解液中钴质量浓度45 g/L,硫酸钠质量浓度150 g/L,电积温度65 ℃,电解液pH=4,电流密度435 A/m2,电解时间150 min。此条件下,电积电流效率为90.56%,电积后阴极板呈银白色,表面平整,钴质量分数高达99.76%。
采用柠檬酸浸出—电沉积工艺从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回收钴效果较好;适宜条件下,钴浸出率为94.84%,电积钴表面致密平整,具有金属光泽,电积电流效率达90.56%,电积钴质量在99%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