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写作艺术 感悟人物形象

2021-05-30 22:51姚惠萍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1年10期
关键词:桑娜渔夫人物形象

姚惠萍

一、揣摩心理,感悟人物形象

1.聚焦课题,在朗读中重温生活贫穷。

(1)文中出现了三个人物——(板书:桑娜、渔夫、西蒙)他们都是穷人。

(2)文中没有一个“穷”字,却处处透着“穷”。(出示句子,学生齐读。)

①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

②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

(3)没有宽敞的屋子住,没有鞋穿,没有食物吃,甚至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捕鱼以维持生活,他们的生活多么穷苦。

【设计意图】学生在第一课时通过语言文字已经感受到桑娜一家生活的贫穷。教师带领学生聚焦课题,在朗读中重温桑娜一家生活的贫穷,为下面揣摩桑娜的心理活动、体会人物形象做铺垫。

2.品读句子,多角度揣摩人物心理。在自身难保的状态下,做出收养孤儿、帮助西蒙的决定并不容易。让我们一起走进桑娜复杂的内心世界。浏览第8~11自然段,画出描写桑娜抱回孩子后心理活动的句子,想想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活动。

(1)聚焦中心词语,在对话中体会矛盾心理。(出示句子)

①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②不,没有人!天啊,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

根据字形理解“忐忑”的词义。是什么原因导致她“忐忑不安”?读读这段话,说说你从中读出了桑娜内心的哪些感受。(紧张、害怕、担忧、自责、矛盾,这些复杂的感受掺杂在一起。)

(2)关注三种标点,在比较中探究矛盾心理。出示修改后的心理活动,学生寻找不同之处。讨论交流:原文和修改后的句子哪个好?

他会说些什么,这不是闹着玩的,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好像是他回来了,不,他还没有回来。我把他们抱过来,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预设:原文好,因为读者可以从省略号看出桑娜的思绪时断时续,更能体现她的忐忑不安。问号更能体现出她的紧张、害怕、纠结。感叹号更能表达出桑娜已下定决心,做好了被揍的准备。

小结:作者运用7个省略号、6个问号、4个感叹号,将桑娜的忐忑不安表现得淋漓尽致。

3.深入探究,在对比中品析人物形象。

(1)阅读这两段内容的时候,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桑娜?(板书:善良)

(2)看来,读小说时,留意人物的心理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板书:心理活动)

(3)為了表现人物形象,我们一般会写桑娜毫不犹豫、果断,而作者却写桑娜犹豫不决、忐忑不安,甚至质问、责备自己,这样会不会有损桑娜高尚的形象呢?

预设:桑娜自己一家人都养不活,现在还要再养两个,她犹豫不决很正常。如果写她毫不犹豫,桑娜这个人物就不真实了。这样写不但不会有损桑娜的形象,反而会让她的形象更加高大。心理越忐忑,越犹豫,越能凸显她善良的品质。

【设计意图】抓住桑娜的心理活动展开层层剥笋式的教学,是走进人物内心、真切感受人物形象的有效途径,也是小说教学的重要抓手。抓住关键词初步体会,关注标点深入体会,通过对比真切体会,递进式的三个学习活动,既体会了人物的矛盾心理,感受了人物的高贵品质,又探究了言语表达的秘妙,学习了通过心理活动理解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品读对话,领会人物形象

1.品读“反常”之处,体会桑娜的善良。

(1)门开了,渔夫回来了,他们又经历怎样的心路历程呢?同桌分角色朗读第12~20自然段,找找桑娜的话有什么反常的地方。

预设:焦急地等待丈夫回来,一张口竟然是:“哦,是你!”正常情况下应该说:“你终于回来了!我担心极了!”“哦,鱼打得怎么样?”丈夫历经生死劫难,桑娜竟然不关心丈夫是否受伤,甚至不敢抬起眼睛看他。

丈夫只是随便问问她在家做些什么,她竟然紧张得说话结结巴巴、吞吞吐吐。

桑娜说话如此反常,此时此刻,她到底在想些什么?教师趁机引导学生走进桑娜真实的内心世界。

小结:桑娜的内心是复杂而纠结的,所以,她回复丈夫时才会心不在焉、紧张不已。

2.补写心理活动,体会写法的独特。

(1)此时,两个人沉默了。沉默中,桑娜在想些什么呢?请联系上下文,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写桑娜的心理活动,注意运用省略号、感叹号和问号。

(2)学生写话,交流点评。

(3)讨论交流:作者为什么不把桑娜的心理活动直接写出来呢?

预设:前面写了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这里再写心理活动,就重复了。桑娜的紧张、害怕在桑娜和渔夫的对话中已得到体现,不用再写心理活动。

小结:这里是通过人物对话来表现桑娜内心的紧张、害怕,从而体现桑娜的善良。看来,读小说时,留意人物对话,可以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板书:对话)

3.探究内心变化,体会渔夫的善良。

(1)桑娜做出收养的决定不容易,渔夫的内心也经历过复杂的斗争。同桌分角色读第21~27自然段,想想渔夫的内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预设:从“皱起眉、严肃、忧虑、搔搔后脑勺”可以看出渔夫很担忧孩子会被饿死或冻死,但想到如果把孩子抱回来,自己一家人的生活会更贫穷。他矛盾、纠结。从“熬”可以看出为了收养两个孩子,他已经准备过更艰苦的生活,付出更多的辛劳。

(2)这是一个怎样的渔夫?(心地善良,宁可自己受苦受难也要帮助别人。)

【设计意图】桑娜和渔夫的对话很有特点,让学生寻找桑娜话中的“反常”之处,深切地感受桑娜紧张、不安的内心,体会桑娜的善良。补写桑娜的心理活动,既是对前面描写心理活动方法的巩固与运用,又能在想象写话中深入体会桑娜的形象。顺势追问“为什么不把桑娜的心理活动直接写出来”,引导学生通过对话理解人物形象。

三、关注环境,升华人物形象

1.前后对比,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1)观察插图,说说这是怎样的渔家小屋。(破旧简陋、温暖、舒适……)

(2)小组讨论:这间小屋明明是破旧简陋的,作者为什么说它是温暖而舒适的?

预设:小屋的主人桑娜在屋里生了炉子,把地扫得干干净净,食具擦洗得闪闪发亮。主人的勤俭持家使渔家小屋温暖而舒适。

(3)这段环境描写能否去掉?它对刻画桑娜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烘托了桑娜的勤劳、善良。)

小结:关注小说的环境描写,有利于我们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板书:环境描写)

2.关注全文,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1)找出文中其他几处环境描写,想一想:它们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

小结:环境描写是为了烘托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的品质,即使自己受苦受难也要帮助别人。

(2)桑娜和渔夫一家是那么善良,此时的小屋更加“温暖而舒适”了。学生齐读:“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3.回看“穷人”,深刻理解以“穷人”为题的含义。

(1)自由辩论。学到这儿,你认为桑娜和渔夫是穷人吗?为什么?(他们物质上很贫穷,但是内心很富有,有着一颗善良的心。)

(2)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穷人》,知道桑娜、渔夫生活贫穷,但心灵深处闪烁着人性善良的光辉,穷人,不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读小说时,关注环境描写、留意人物对话、揣摩心理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

【设计意图】本單元的语文要素是:“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而环境描写往往容易被学生忽略,它只是默默地为刻画人物形象服务,起着铺垫、烘托的作用。这就需要教者在学生看不见的地方加以引导和点拨。此环节,在学生品味插图后,顺势引导学生体会文中充满温情、悲苦的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不仅升华了人物形象,理解“穷人”的真正含义也水到渠成。※

猜你喜欢
桑娜渔夫人物形象
穷人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穷人》梗概
渔夫和小猫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渔夫之利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续写《穷人》
穷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