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瑜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怎样才能使学生“动起来”?什么样的课堂才能算得上是真正“动”了的语文课堂?笔者在执教《再塑生命的人》这篇课文时,进行了一系列尝试,下面就结合课例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和收获。
活动一:游戏导入
师:在上新课前,我想请一位同学上台和老师合作完成一个小游戏。谁有兴趣?(生举手,指一生上台)请你闭上双眼,老师要在你手心里写下一些字或拼音,你注意体会写的是什么。其他同学在下面,也可以和同桌配合着完成。老师首先要在你的手心写一个拼音。(投影出示:qǐ)你猜老师写了哪个音节?
生:pǐ 吧?(众同学笑)
师:那我们再写一个字。(投影出示:绽)猜得出是哪个字吗?
生:感觉好复杂啊……猜不出。
师:那我们再试另外一个字吧。(投影出示:翼)猜出来了吗?
生:老师你再写一遍吧。(师再写一遍)翼。(众同学惊讶)
师:好,最后,我们来写一个词,看看你能不能猜出。(投影出示:惭愧)怎么样?
生:猜不出。
师:好了,你可以睁开眼睛了。你很厉害了,刚刚把最复杂的字猜出来了。那我们坐在下面猜字的同学,有猜出来的吗?(零星幾个同学举手)大家觉得刚刚猜字难不难?
生:太难了……
师:难度非常大。而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这篇文章的作者—— 海伦·凯勒,她是一位盲聋残疾人,她不仅学习了大量的单词,还写文著书,甚至被马克·吐温评价为19世纪最杰出的人物之一,能够与拿破仑相提并论。她的身上究竟发生过什么事情?她的成长故事又是怎样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这篇文章。
其实,学生对海伦·凯勒并不陌生,很多学生读过她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从已读过的名著中节选片段来学习,学生容易产生懈怠情绪。如何调动起学生对这篇课文的学习兴趣,是笔者面临的一大挑战。特别是生字词的学习,若直接生硬导入,势必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若开头没有成功调动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那么这节课的教学也会事倍功半。
基于以上的思考,笔者采用了游戏导入的方式,请学生与教师合作完成游戏活动,借助课文生字词进行角色扮演,体会盲人学习的困难。在角色体验导入新课的同时,落实本课的字词教学,寓教于乐,既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激发了学生与作者的共情,加深了学生的学习印象。
活动二:自主设问
师:在进入文本阅读之前,老师想问一问,你看到这个题目时,会想到哪些问题。
生1:是怎么再塑生命的?
生2:谁再塑了生命?
生3:为什么要再塑生命?
生4:再塑了谁的生命?
师:既然大家想到这么多问题,那就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默读全文。因为这一单元是在锻炼大家的默读能力,所以请大家按照“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一气读完全文”的默读要求来阅读全文。试试看,默读一遍以后能否快速解决刚刚提出的这些问题。
在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会随之增强。因此,教师可将接下来的课堂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质疑发问,教师再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默读文章,寻找答案,在课堂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这样,学生解决疑问的同时,也达成了在阅读中把握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的教学目标。
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只有学生领悟了学习方法,才能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自主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活动中,笔者尝试引导学生自己根据题目设问,独立思考,敢于探索,摸索出属于自己的课文学习思路。
活动三:小组讨论
师: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曾经内心充满恐惧、迷茫、无助的盲聋孩子现在变得如此幸福,莎莉文老师究竟在她身上施了什么样的“魔法”,让她有了第二次的生命呢?她是怎样“再塑”海伦·凯勒的生命的呢?
我们通过下面这样的说话练习,从文中寻找细节。(出示:从__________这段文字中,我读到了一个__________的莎莉文老师。第一空填细节描写的内容,第二空填人物的品质特点)例如,我从第5段“一个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这段文字中,读到了一个富有爱心的莎莉文老师。
这句话通过“握住”“紧紧地抱”这些动词,将莎莉文老师第一次见到海伦·凯勒时的动作进行了细致描写。在海伦·凯勒伸出双手需要关爱时,莎莉文老师的举动表现出她富有爱心,愿意亲近孩子、走进孩子心灵的美好品质。请同学们先圈点勾画,旁批记录,然后再小组讨论交流。
小组1代表:我们找的是第9段。从“莎莉文小姐把可怜的布娃娃的碎布扫到炉子边,然后把我的帽子递给我,我知道又可以到外面暖和的阳光里去了”中,我们读到了一个有耐心、教导有方的莎莉文老师。因为这是在“我”乱发脾气的情况下莎莉文老师的举动,这里的“扫”“递”都可以看出来,老师对于“我”的不耐烦并没有发火,而是很有耐心,有包容心,换了一种方式来转移“我”的注意力,可以看出老师很懂得教育方法。所以我们觉得她是一个有耐心,有包容心,也很有教育方法的老师。
师:这一小组的同学们很棒!在“我”乱发脾气的时候,老师并没有训责“我”,而是很有耐心地帮“我”排解心中郁结,分散“我”的负面情绪,看得出来莎莉文老师非常了解儿童心理。
小组2代表:我们组找的是第10段,从“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中,我们读到的也是一个很懂得教育方法的莎莉文老师。因为她在写字的时候是从慢到快,一步步循序渐进地在帮助“我”。
师:你用到了“循序渐进”这个词,非常好!这也是教育方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所以,我们可以将这个特点归于“教学有方”中。
这个部分是本课教学中的一个重难点,如果教师在教学时,只是采用“你问我答”的引导方式,最后容易呈现两极化的学习效果:一部分理解能力强的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一部分理解能力弱的学生,可能没有完全领会。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理念出发,教师可转变思路采取更为有效的引导方式。比如,“课堂讨论”就是一种良策,它可以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思想,提升效果。但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将讨论充分展开,并行之有效,避免活动流于形式。
为了避免表面的热闹,笔者在进行讨论前先做了示范,示范包括在文中寻找句子和词句理解分析,再对小组讨论提出具体要求,圈点勾画,旁批记录,再讨论交流。这样,学生无论在獨立思考,还是在小组交流,教师都可以一眼看到勾画痕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指导。最关键的是,在讨论交流之后,小组同学之间的纽带并没有被切断,他们不仅在交流讨论中优势互补,达成共识,还通过小组配合的方式将交流的成果书面呈现出来。一个说,一个写,这其中有默契,有认可,再辅之以教师的引导和评价,学生从课堂活动中受益匪浅,体现了自主探究的精神。
1.从学生学习目标出发设计活动。学科教学应强调目标意识,语文教学同样如此。在备课时,第一步就是设定学生学习目标,围绕目标进行教学设计。为实现这些学习目标,需要开展哪些课堂活动,这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的。如本课教学案例“活动一”中,笔者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游戏活动的形式设计教学导入,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再如,为了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笔者在本课教学案例“活动二”中,以自主设问的形式,启迪学生思维。这些课堂活动的设计都是依学生的学习目标而定的。
2.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调整活动。教学不是照着剧本演戏,因为课堂教学是生生、师生之间的对话,往往会有不曾预设的意外。所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灵活地调整课堂活动。如本课教学案例“活动三”中,在小组讨论时,有的学生理解尚浅,只能看到词句的表层含义。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安排朗读活动,通过个人朗读、小组朗读或全班朗读的形式,边读边感悟,加深理解。教师若能及时抓住课堂意外,妙用生成,可能会产生课堂活动的亮点。
3.从学生学习效果中检验活动。课堂活动的开展,其实就是在给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活动中有所习得。在课程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应反思课堂活动有没有帮助达成教学任务,有没有通过活动达成相应的学习目标。这样,从学生习得的视角反观课堂活动,才能在一次又一次的教学中优化课堂活动,以实现活动意义。比如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三”中,一个一开始只能理解词句表层含义的学生,通过讨论活动,最终可以理解词句深层含义,那么他在课堂上的学习就是有效的,同时教师的活动设计也是有意义的。再如,本课教学在最后环节设计了一个深层探究的问题:比较题目“再塑生命的人”和“我的老师”之间哪一个更好。学生通过探究讨论,剖析出“再塑生命”中蕴含着的老师对“我”的爱以及“我”对老师的感激与敬爱。通过讨论活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再次深化,教师的教学主题得以升华。
活动理论强调“活动不仅是人的基本生存方式,也是人的发展的必要方式”。学生只有参与实践活动,才能真正获得体验,习得经验。符合教学规律、有效组织安排的课堂活动是学生语文学习良性发展的真正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