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教出文学性散文的特质

2021-05-30 10:48焦利莉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1年9期
关键词:文学性水塘阿妈

焦利莉

一、一篇教学设计引发的思考

笔者在某期刊上读到一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一课的教学设计,以下为其案例原文的摘录:

“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稻田像……”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体会到了什么?

这个环节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写法特点,再体会文本蕴含的情感。笔者认为,文学性散文的教学,首先应准确解读出各篇文本的内涵或写作等方面的特质,再针对性地组織教学,而不应千篇一律地用诸如上述“体悟修辞手法”等常见套路来解读所有课文的写法特质。“阅读—想象画面—体会修辞”这一套教学流程,是放在很多文学性散文的阅读教学中都适用的,也可以拿去教本单元的《观潮》《繁星》,但并不能教出《走月亮》这篇散文的特质。

教学《走月亮》这一课,教师不妨思考:这篇课文有什么特别之处?这轮“月亮”与贾平凹《月迹》之月一样吗?与季羡林《月是故乡明》之月相同吗?与苏轼的“明月几时有”之月一样吗?与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之月相同吗?怎样理解“吴然之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性散文,都带着作家独有的气质,文字里流淌着作家的经历、情感、思想。教师应努力帮助学生体会作家作品中的独特意蕴,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心中应有“这一篇”的意识。

二、我的“月亮”这样走

1.关注个性的私人定制。细读文本,可以发现《走月亮》一文写作极富个性。

(1)有陌生感的语词图式。文中的“阿妈”“阿爸”“走月亮”等语词,个性鲜明,明显带有方言特色和地域特色,而本文的作者吴然先生正是云南宣威人。

(2)写作指向的对象并非读者。

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我们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哦,阿妈,我们到田埂上去吧!你不是说中秋节放假了,阿爸就要回来了吗?我们用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

《走月亮》文中多次出现这类句式,细细品读,似乎作者正在面对面地向阿妈诉说,与阿妈对话。作者的写作不是指向读者的,而是给他的阿妈的,是直接地向他的阿妈抒发真情,所以文中的语句多有对话意味,极具场面感,这是很多课文所没有的特质。

(3)民歌风的语句。

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细细品读,这排比反复句式,一唱三叹,反复吟哦,在婉转中表达情愫,这样的语言很有民歌风,这也是很多课文所没有的风情。

2.彰显风格的语言沉淀。针对文本上述语言特质,笔者进行教学设计时插入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1)感知写作指向的对象。

师:“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品读这些语句,你有什么感觉?

生:就像在跟阿妈说话一样。

师:像这样的句式,课文中还有吗?找出来读一读。(生读)这样的语句,仿佛“我”正在和阿妈面对面诉说,让我们阅读时很有现场感,很有画面感。

(2)体会语词乡土特色。

师:课文中“我”是怎么称呼妈妈的?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阿妈”像是云南那里的叫法。

师:没错,课文作者吴然先生正是云南宣威人。读着这一声 “阿妈”,我们仿佛看见一个云南的小姑娘,把我们带入了和阿妈拥有美好往事的地方。

(3)唱出文本的民歌风情。虽然文本语言的民歌风只是笔者个人的阅读感受,但教师不妨尝试引导学生将课文改编成歌词,配上音乐唱一唱。

师:作者用饱蘸深情的笔为我们描述了“我”和阿妈走月亮的一幅幅画面,语言优美,情感丰富。一次次的排比、反复,一唱三叹,回环往复,读来仿佛在听一首抒情民歌。说到民歌,我们唱一唱这篇课文,好吗?(师引导生唱)

师:大家觉得很奇怪吗?其实,我们的祖先写诗就是唱出来的,后来的宋词、元曲,也都是和着音乐唱的,文学和音乐从来就是好朋友呢。我们试着把课文第4自然段的文字改编成歌词,配着音乐唱一唱好吗。注意,改编成歌词的时候,可以根据乐曲把一些词句反复吟唱,或是删减。

文学性散文的教学,个性是其最大的价值。教师不能千篇一律,用单一的思维粗浅解读所有的课文,用教学模式套教所有的课文。一篇经典的选文,需要教师真正懂得,解读出“这一篇”的特质,并落实到教学中。

猜你喜欢
文学性水塘阿妈
阿妈叻嚒
一个小水塘
老家的水塘
阿妈的草原
毛泽东诗词文学性英译研究
论《阿达拉》的宗教色彩及其文学性
《洛丽塔》与纳博科夫的“文学性”
阿妈 阿爸 嘎洒坝
醉在水塘
梁亚力山水画的文学性